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玄奘大學 計畫摘要

107-111深耕計畫簡介

  玄奘大學高教深耕計畫強調教學創新、培育特色專才、重視高教公共性與善盡社會責任,並以有效培育學生成為務實且有品質的社會人才為目標。透過精進教師教學創新知能、跨域教學資源強化、學院實體化與投入在地實踐,搭配軟實力、硬實力、就業力及三創力的學習環境與課程設計,期待在本校全體教職員用心辦學下,讓每一位玄大學生都有感。

A.立基科學證據 落實教學創新

  秉持科學證據導向的原則,推動各學院跨域課程之實踐,搭配三創學習、自主學習及語文課程分級教學等,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多元視野、基礎語文及身心健全之專業跨域素養人才,以貫徹本校人文關懷的傳統校風。
教學資源設備為學生跨域學習的重要基礎,持續優化各項教學設施,以因應為提升學習成效的各種教學創新模式,包含智慧互動學習環境、創客空間、PBL教室設備之優化,以及專業教室的專業教學設備之升級,讓學生在優質教學環境中多元學習。

  教師專業是促進高教深耕的重要基石,因此持續精進教師教學創新知能,力求「建立專業分工,落實多元升等」、「延攬優秀人才,獎勵特色教師」的成果,並推動教師教學創新成效之檢核機制,以維護本校教學創新品質。

B.深化實務運用 培育特色人才

  以教學活動國際化為引領,訓練學生具備跨文化視野;獎勵學生進行海外實習、移地學習、各學院參與國際競賽及展演、推動國際夏日學院,以提升其國際移動力與學習。本分項計畫落實多元選才,培育新媒體傳播、高齡餐旅、文創設計、社會關懷等特色領域專業人才,更推動數位影劇學院與餐飲文旅學院,輔導學生畢業即就業。

C.精進校務管理 提升高教公共性

  強化本校長期重視之弱勢學生輔導方案,建置弱勢學生專款專用之募款機制,以維持本校強化社會流動效能之辦學績效。並建立高教深耕計畫品保機制,定期召開管考會議落實雙迴圈品保機制,確保計畫推動品質。完備校務運管及確保永續發展,以利各校辦學績效產出與透明公開化。

D.融入區域議題 善盡社會責任

  加強課程規劃與產學計畫與在地連結,讓玄奘大學發揮促進社會進步之功能。透過師生團隊的合作,發掘在地需求並解決問題,讓學生深入在地議題為地方做出貢獻。

 

高教深耕計畫亮點特色

  本校高教深耕計畫架構之四大分項計畫,分別發展「創新教學 專業品保」、「學用合一人才培育」、「淑世渡人 公共融入」、「社會關懷 責任貢獻」四大特色,並在校務研究分析的證據導向下,與校務發展計畫鏈結,聚焦「以學院為核心的跨域多元學習」、「融入在地議題的大學社會責任」、「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大學公共性」三大亮點,如下圖所示

 

一、以學院為核心的跨域多元學習

  為提高學生學習自由度及修課彈性,本校四個學院已全數推動學院實體化。傳播學院與設計學院於104學年度至106學年度獲教育部「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社會科學院與國際餐旅暨管理學院則於105學年度至107學年獲教育部「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以「學院」主體,達到學生跨域學習之目標,並訂定以學院為共同課程,推動具跨域特質之總結性與實習課程。於教師面進行以學院為核心之師資彈性調動,並任用具學院特色之專業師資。此外針對各學院之畢業製作成果展,特別獎補助跨學院之合作專題,形成別具特色的學習成果。

  以學院為核心的跨域學習不僅打破學科界線,並能讓產學無縫接軌。傳播學院與設計學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開設具產業特色之共通課程;國際餐旅暨管理學院打造高級教學實習飯店雲來會館、執行行政院農委會合作產學計畫、推廣機能性食材;傳播學院與中天電視產學合作就業學程,並與海外電影學院合作雙聯學制。

  此外,四大學院之跨域學習同時具有跨界特質。本校校長親自帶領四大學院推動短期學習、協同教學等境外移地教學計畫。社會科學院至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見習;傳播學院至中國浙江傳媒學院協同教學;國際餐旅暨管理學院至日本東北工業大學、關西大學與宮城學院移地學習;設計學院至日本近畿大學、宮城學院、捷克玻璃藝術工坊等校學習或參訪。高教深耕計畫靈活運用「分項計畫A 立基科學證據 落實教學創新」之院跨域課程、創客空間、職涯規劃。「分項計畫B 深化實務運用 培育特色人才」之提升師生國際經驗、培育各學院特色人才,深耕跨域與跨界的雙跨學習,全力培育對未來生/職涯充滿自信,具備多元文化視野,並勇於邁向國際之專業人才如下圖所示

 

 

二、融入在地議題的大學社會責任

  本校為提升對社會的貢獻,持續推動融入在地議題之課程或活動,以人才培育為基礎,透過社會關懷及解決在地問題的概念,鼓勵教師帶領學生結合地方政府及特色產業,共同促進在地產業、宗教文創之創新發展,並增進學生對在地問題的瞭解與認同,進而深入在地就業或服務。

  本校過去推動在地社會責任經驗豐富,除已通過之「新竹香山活力計畫」、「邂逅新竹風堂好滋味,翻轉橫山在地新環境」、「新埔特色文創產業實踐柿業有成設計加值計畫」等案之外,更運用創客空間陸續推動香山社區活動中心之空間活化、竹東長安老人養護中心義賣活動、新竹十二寮湖光無毒農耕園產學合作計畫、協助新竹知名伴手禮產業海瑞摃丸相關文創週邊進行設計規劃等。

  高教深耕計畫以過去之經驗,持續深入活化在地特色產業,並耕耘弱勢族群之服務。為強化本校對在地之貢獻,分別從特色產業、宗教文化觀光、樂齡服務、弱勢族群關懷、弱勢學生學習輔導、電子商務行銷等面向,針對區域重要需求與產業長遠發展進行策略式的協助,以落實本校之在地實踐與提升社會良好形象,如下圖所示

 

三、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大學公共性

  本校為宗教界與社會公益人士組織辦學之大學,創辦人長期以來關注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畢業後,能否促進社會階層之流動101104學年度之弱勢學生(含「低收入戶學生」、「中低收入戶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及身心障礙人士子女」、「特殊境遇家庭之子女」及「原住民學生」)人數占全校學生人數之平均比例達21.18%,遠高於全國一般大學(排除技專校院)之平均比例12.77%、一般公立大學之平均比例11.61%,或一般私立大學之平均比例13.71%105學年度所進行「畢業滿一年」及「畢業滿三年」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並配合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網站 「近五年內大專畢業生薪資」調查結果,本校不論大學部或碩士班畢業「一般學生」之平均月薪(平均34,182元)均高於全國(平均29,317元)。至於在「經濟弱勢」學生方面,雖然碩士班畢業生之平均月薪未及全國平均表現,但是大學部「經濟弱勢」學生畢業後平均月薪(平均31,176元)則確實高於全國所有大學部畢業生平均月薪(平均29,317元)。

  本校學生屬於「經濟弱勢」者約占三成,而且具有學雜費減免身分之弱勢學生人數亦約占兩成,此為本校學生先備特質方面之特色。然而,由於本校歷年來加強推動扶助弱勢學生之相關舉措,在「補助弱勢清寒學生之助學性支出」上投入比例占總「經常支出」之4.84%且高於全國其他私立學校之4.10%,故得使「弱勢助學」學生免除一定程度的經濟壓力,據以安心學習並且取得優良學習成就,甚至於畢業後能有高於全國大學部畢業生的平均月薪表現。弱勢生自本校畢業後均能達成學生個人在社會階層中實現向上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