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中華大學 計畫摘要

主軸一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計畫架構

本校高教深耕計畫根據SWOT分析、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師生之支持度及教育部(外部利害關係人)之期望等規劃而成。SWOT則是綜整歷年執行教育部私校獎補助計畫、教學卓越計畫、區域教學資源整合分享計畫的具體成果(本校優勢)與待改善問題(本校劣勢),以及外部環境帶來的機會和威脅。在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項目中,提出八個執行方案如下圖所示,其中利用機會發展優勢(SO)提出「三階段人才打造計畫」、三創環境建置計畫」及「資訊能力提升計畫」,利用機會改善劣勢(WO)提出「適性自主學習輔導計畫」、「NEXT亞太學園計畫」及「p型跨域能力培養計畫」,監控威脅消弭劣勢(WT)提出「AI+人工智慧人才培育計畫」及「教師增能計畫」。

 

為達到強化學生之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成效、培養跨域人才及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之目標,本計畫提出四項執行策略:

(一)  適性學習:提出三階段人才打造,適性輔導守護學習,達成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加強邏輯思考、中文閱讀寫作能力為目標。

(二)  能力培養:落實核心能力導向與專業實務學習,達成強化學生AI資訊力、國際移動力及跨域能力之目標。

(三)  做中學:強調解決問題導向學習、並建置完善三創學習環境,打造動手作校園為目標。

(四)  跨域創新:透過教師增能,達成提升教師跨域教學之創新能力與實務經驗之目標。

計畫目標

   強化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成效、培養跨領域人才與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主軸二:發展學校特色

計畫架構

為持續成就學生成為「就業率高、薪資高、雇主滿意度高」的職場贏家,本主軸計畫使「保障就業職場爭覇計畫」及「全球移動築夢飛揚計畫」培養學生正向積極與熱情關懷之生活態度與人生性格,提升專業知識應用與團隊合作之能力,形塑出企業最愛之態度與性格,更透過企業導師、系所職涯導師之配合,讓同學提高就業信心與準備度,按部就班找到適性理想的工作與待遇,搭配本校「保障月薪31K」方案,堅定學生在求職路上勇往直前贏得高薪資工作的信心。

   在開拓學生國際視野上,則協助學生分階段、由淺而深,以在學四年期間,來提升其國際觀與移動力。具體作法包括提供所有學生海外的學習機會,如國際體驗、海外學習、交換學生、海外實習等四階段。藉著海外參訪研習、交換實習以及移地教學等跨國交流項目,使本校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海外活動,理解各國文化習慣、市場特性和做生意與工作的規則,主動跟不同國家學生、青年世代一起生活、學習與合作,開闊視野,壯大自信心,培養學生寬闊之國際觀與跨文化適應能力,並充分開發其職涯潛能,使學生走出象牙塔與舒適圈,培養其面對世界的能力,勇敢迎向就職之路。其中全校提升資訊能力之內容已於子計畫1.4資訊能力提升計畫中說明全校性推動程式設計、運算思維及跨域黑客等創新作法

 

計畫目標

  • 執行保障就業方案,引導學生藉著「陽光、創新、π中華」培養學生軟實力、創新力與跨領域專業能力,厚植其就業力。
  • 加強企業導師與系所職涯導師協力輔導學生適性且優質的就業,得到理想的工作與待遇。
  • 透過全面海外體驗教學及國際學園,提升學生之國際觀與移動力。
  • 增加海外研習據點有利學生赴海外進行多元研習,提升其國際移動能力、就業力。
  • 經由國際研修挑戰海外環境,從而開發本身潛能專長。
  • 就讀雙聯學制之學生逐年增加,有助於學生國際流動,累積不同地區之文化體驗同時取得雙學位。

 

主軸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計畫架構

本主軸計畫分別從學生面、教師面及制度面提出三項推動策略,以確實落實「提升高教公共性」,計畫架構如下圖所示,三項推動策略詳述如下。

 

學生面:本校透過教育資源提供介入性的幫助,提高本校弱勢學生連結學系專業學習和職場實務需求的契合度,並提升弱勢學生的軟實力與工作態度。在課業學習與專業能力之輔導方面,本校將整合各單位資源,運用校務專業管理(IR)之分析協助,提供弱勢學生更完善之學習輔導與陪伴學習環境。在職涯與就業輔導方面則提供完善並完整之職涯發展諮詢、虛擬職場體驗與模擬、以及就業力培訓計畫。

(一)  保障弱勢生入學

為鼓勵弱勢學生進入本校就讀,凡符合弱勢學生身分者,於個人申請入學管道,提供若干名額優先錄取,且報名費全免,並依通訊居住地補助交通費用。

(二)  建立弱勢生輔導及陪伴機制

  1. 為了建構弱勢學生安心與優良之就學輔導環境,整合校內外資源,於生活照顧上,藉由政府、企業(含民間社福團體)及學校三角鏈的整合提供各項經濟扶助,以期經濟弱勢學生能安心學習;在課業學習上,透過完善輔導環境,並落實職涯輔導功能,深化弱勢學生之就業力養成訓練,提供弱勢學生有系統且完整的職涯輔導機制,期使弱勢學生在校期間即建構完善之職涯規畫,強化其就業競爭力,與未來之就業職場平穩接軌,協助其自信地立足職場,貢獻所長,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
  2. 運用校務專業管理(IR)之分析,提供弱勢學生就學狀況分析作為提供弱勢學生更完善之學習輔導與陪伴學習環境之執行參考。

() 提供完整並完善之職涯與就業輔導

本校提供弱勢學生個別化之職涯發展諮詢職有為你中心之各種虛擬職場體驗並提供學生職場爭霸之專業就業力培育訓練

教師面:本校為改善專兼任教師比例,特訂定「延攬優秀人才來校服務辦法」,聘任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所畢業或有博士學位之教學研究人才,及為因應校務發展之長遠規劃,充實師資陣容及提升教學研究品質,特訂定「青年教師聘任要點」並規劃逐年降低全校生師比至151之目標。

為引導本校教師職涯發展與學校之人才培育方向相結合,讓其能充分適性發展、發揮所長。規劃辦理新進教師研習、教師教學專業知能成長研習、優良教學觀摩會、辦理業師協同課程,鼓勵教師發展教學專業(教學實務/技術應用)方案,研擬並推動數位學習教材認證,以提升教師教學能量達到精進教學的目標。子計畫1.8:教師增能計畫已規劃於主軸一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內。

制度面整合本校各項辦學資訊,以多元管道揭露辦學資訊,提供予各互動關係人相關資訊,並以滾動檢討方式,逐年修正資訊揭露項目。互動關係人較關心之辦學資訊仍有擴大公開之空間,每年檢討公開辦學資訊之管道並由專責單位負責監督其成效。此外,每年撰寫社會責任報告書及提供節能減碳資訊。務實運行校務專業管理制度協助本校進行校務專業管理並達成高教深耕計畫目標,運用可獲得之資源妥適進行校務研究資料管理,以實證資料勾勒與洞察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畢業生就業之樣貌與關聯,回饋至學校人才培育與教學活動調整,引導學生學習促進表現。

本主軸計畫依據上述三項推動策略,在學生面上提出子計畫3.1:「建立弱勢學生之全面照顧網」;在教師面上提出子計畫3.2:「改善教師結構並調降生師比」;在制度面上提出兩個子計畫,包括子計畫3.3:「公開辦學資訊計畫」及子計畫3.4:「務實運行校務專業管理制度」,說明如下。

計畫目標

  • 協助弱勢學生翻轉人生展翅高飛。
  • 建立公開辦學資訊的檢核與反饋機制,強化自我課責及監督。

 

主軸四:善盡社會責任

 

計畫架構

    中華大學推動善盡社會責任係以「區域合作.在地連結」為願景,以本校為地理中心半徑25公里內作為「竹塹創生計畫」實踐場域(如下所示),朝三方面努力:1.促使本校面對全球高度競爭時,也能重新思索大學的使命;2.透過課程、活動、研究計畫的執行,整合校內、跨校的特色專長;3.以共創為概念,打造本校大學生與地方、產業合作的平臺,增加青年在地工作、創業機會。規劃未來五年以「竹塹創生計畫」改善城鄉差距,其中本校將搭配新竹縣市政府規劃發展2050願景城市配合政府稅制改革、資源重新分配、交通運輸改善等措施,讓青年願意流動到城鄉,抑制城鄉人才空洞化危機,並重振地方經濟。

 

 

   「竹塹創生計畫」為本校善盡社會責任之總計畫,也是本校高教深耕計畫13項子計畫之一,整合在地關懷、產業鏈結、續環境、社會創新等8項分項計畫,社會責任實踐場域以竹塹(新竹市之古地名)為主。本校多年來培育具社會關懷人才,持續投入能量協助地方人文、生態、產業之發展,落實竹苗地區共榮共生之社會經濟。「竹塹創生計畫」架構如下所示。

計畫目標

本校以「在地關懷」、「產學鏈結」、「社會創新」及「環境永續」為理念,推動城鄉共好與地方發展,為大新竹地區的生產、生活、生態持續開創生機。目標如下:

  • 本校日間部大一學生必選「竹塹學」課程,另畢業前至少選修一門善盡社會責任課程,強化本校與竹苗區域城鄉發展,與在地連結合作。
  • 藉由本校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科系、跨領域、跨團隊、跨校串聯的力量,結合社區、NPO、地方政府及產業等資源,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落與社區文化創新發展。
  • 培養新世代跨領域之p型人才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社區共學,一起發展解方,藉此增進學生對竹苗地區的在地認同,激發本校大學生在地就業與在地創業的動力,與社區、NPO、地方政府及產業等共同創生竹塹地區、循環自主、永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