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臺北大學 計畫摘要

國立臺北大學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107-111年計畫總覽

一、計畫總目標:「鏈結海山‧鳶颺亞太:ACTS點亮典範大學城」

 

         本校高教深耕計畫以「鏈結海山」緊密連結在地發展;「鳶颺亞太」廣擴世界國際交流,並聚焦深化與亞太地區代表性知名大學的實質交流與學術研究合作,為落實教育部新南向政策貢獻己力。A代表本校師生落實本計畫的行動力(Action),C代表本校致力地方發展責任、國家責任及國際貢獻的強力連結(Connection),T及S則分別代表本校校園精神「追求真理(Truth)、服務人群(Service)」,以期成為引領地方繁榮及永續發展的國際知名大學,並培育「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現代將才。

 

二、計畫內容及架構

本校深耕計畫係結合本校「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具體且虛心地檢討本校IR資料,提出4大目標及其相關計畫作為有效的改善方案:「目標1: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目標2:發展學校特色」、「目標3:提升高教公共性」及「目標4:善盡社會責任」,於其下開展各項執行主軸與具體方案。

本校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兼具跨界專業核心能力、人文社會關懷、現代科技素養與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為達成此一目標,目標1以「厚植學生關鍵基礎能力、跨域素養、國際觀」、「創新教學與精進課程的永續發展」、「無縫接軌的就業競爭力與軟實力」三大主軸,養成多元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強化資訊科技應用、培養深度閱讀書寫核心能力,廣設以學院核心之跨域學程、微學程,強化教學創新,精進課程結構,深耕「教與學」成長社群,強化職涯導航體系。預計106年至111年修習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等跨領域專長的學生比率將由20%增加到33%,修習全英語課程學生比率將由55%增加到70%,修習第二外語的比率將由22%增加到50%,曾修習程式設計學生比率將由29%增加到60%,教學創新的課程比率將由52%增加到84%。

目標2以「政經優質人才培育、強化特色跨域研究與智庫角色」、「海山環抱:典範大學城的建構」、「特色結盟、鳶飛亞太、放眼世界」三大主軸,厚植本校教學研究特長,推動特色跨領域研究,培育骨幹人才與政府智庫,擴大產官學合作方案,從深耕在地出發,胸懷世界,積極布局亞太,以因應時代發展之新需求。由各院提出特色課程與特色計畫,積極連結在地資源及校外產官學等公私團體,回饋國家、社會與桑梓,由「做中學」建構北大文創城,傳承地方特色產業與技術,關心在地民眾與環境的健康與永續,實踐共學共榮,建立兼具人文與藝術、糅合創意與科技、實踐社會責任的典範大學城。此外,配合國家政策,與新南向國家的優質學府積極合作,拓展學術交流網路,跨國共同培育人才。預計至111年執行5件產學合作案,持續開設海山系列課程8門,建構一座鏈結校園、北大特區、老街區的北大文化城。

  目標3以「建立公開透明公共化機制」、「完善就學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從進修教育到開放式大學」三大主軸,建立完整的校務整合系統資訊平臺,彙集並交流民主意見及各類質化量化之校務資訊,由校務研究辦公室分析研究本校辦學績效、學生就業情況、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的分佈與需求,進而修正改進、共同監督,作為校務永續發展之決策依據。拓展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管道與機制,個別化的課業輔導與職涯輔導,建立代行善舉的募款基金,讓經濟不利學生能安心就學,並達成階級流動的教育價值。形塑開放式大學的典範,建立彈性終身教育學制,對外連結校園的空間,拓展終身學習之推廣教育,開設社會實踐課程與相關活動,帶動地方產業及社區文化的創新,促進人才培育,滿足業界人才需求。預計106年至111年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的比率將由6.7%增加到9.8%;進修學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新生報到率將由90%逐年提升至94%。

目標4以「形塑在地社會實踐永續推動平臺」為主軸,秉持本校「追求真理、服務人群」之校園精神,透過「服務學習」、「自主學習」、「社參課程」、「微型課程」等特色課程,由老師帶領學生,與在地民眾共同務實面對在地重大課題並尋求解決方式,使學生成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新世代公民,與在地共學共榮,落實「一個偉大的城市應該要有一所偉大的大學」理念。預計USR特色課程,106年至111年將由補助0門增加到47門,USR社群教師對於社群具強化教學知能之認同度將由4分提升到4.5分。

簡而言之,國立臺北大學將活用教學研究能量來深耕在地、連結國際、展現公共性,並實踐社會責任,建構典範大學城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