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摘要

主冊

    二十一世紀人類生存互動的時空樣貌劇變,不論是全球化或逆全球化,世界各國莫不奮力爭取國際舞台的一席地位。由於臺灣的特殊定位與國際處境,展現國家競爭力,高等教育扮演重要角色,適當調整高等教育之架構與內涵,實為因應時國立中山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於1980年在高雄西子灣畔立校,倚坐壽山,前瞻國際航運樞紐之高雄港,其位置居亞洲太平洋要道,是東南亞及東北亞交通必經之港埠,優越的地理為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提升戰略價值。本校挾此優勢的區位條件,又是全國唯一具有校內海岸線之頂尖大學,以「雄踞南方,前進國際」的思維擘劃校務發展的藍圖,除了以「海洋」教育與研究為發展的特色外,身為南臺灣的領導大學之一,與大高雄區域的發展是命運共同體,亦是全校共識。

 

    本校規模雖小,績效卓越,已發展為一所人文與科技並重之研究型大學,具備人才培育與學術研究的競爭優勢,不僅躋身全國重點研究型大學,也立足國際知名一流大學行列。本校以「擔當大高雄之學術、文化、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之發動機」為校務發展的願景,打造「南方智庫」成為本校當仁不讓的使命,除落實在地深耕與學用合一,弭補臺灣南北區域發展的落差外,也在「新南向政策」中,為共進共榮盡心盡力。

 

    本校在高教深耕計畫中,以「讓生命在中山轉彎」為題,堅守人本關懷的教育價值,以廣納多元(Diverse),鼓勵創新(Novel),勇於挑戰冒險(Adventurous)的DNA,訂定「培育具前瞻思維領導菁英,促進社會階級流動」、「創造卓越學術價值,提升國際學術競合力」及「引領區域升級發展動能,創建社會與經濟福祉」三大目標,以追求學術卓越、促進社會流動為發展方向,深化人才培育的初衷,創新教學模式,整合跨領域研究能量,連結區域發展與國際合作,培養具專業力、適應力、創新力和跨文化溝通力的人才,強化國際移動,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深耕高等教育是國家面對未來的正確方向,中山大學將在現有的堅實基礎上創新發展,深耕教學與研究沃土,厚植大高雄區域連結,接軌國際競爭,善盡社會責任,永續未來。

 

智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本中心主要針對智慧科技、經營模式創新,及消費行為分析三個方向,進行卓越的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

本中心主要針對智慧科技、經營模式創新,及消費行為分析三個方向,進行卓越的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

(1)智慧科技:智慧科技的發展可以應用到電子商務的非常多,可研究的議題包括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機器與深度學習、智慧軟體機器人、區塊鏈與虛擬實境等等。

 

(2)創新經營模式及應用:智慧科技要能夠發揮作用,必須要能夠結合到企業的經營模式中,成為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在最近兩年出現了一些科技主導的創新經營模式,本中心將針對以上智慧科技對經營模式創新的價值,進行深入的探討,可研究的議題包括智慧商店經營模式、軟體機器人模式、智慧通路管理等等。

 

(3)消費行為分析:科技及經營模式要能夠發揮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消費者能夠買單,因此消費者行為及行銷的研究也是智慧商務中重要的研究主軸,可研究的議題包括消費者需求分析、智慧科技接受度、智慧科技的效果等等。

 

晶體研究中心

本團隊整合本校物理、化學、材料與光電科學系、光電工程系及機電系近30位菁英教授,由材光系周明奇講座教授(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兩次科技部傑出獎)、物理系張鼎張講座教授(科技部傑出獎)、張六文特聘教授(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郭紹偉特聘教授、林宗賢特聘教授、杜立偉特聘教授領導團隊,及多位年輕學者所組成。另連結德國前Paul Drude Institute主任 Prof. K. Ploog (杜聰明獎)、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柏林Institute of Crystal Growth、東京大學物理系、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俄羅斯Kazan量子電腦中心、拉脫維亞大學物理系、立陶宛Vilnius大學應用物理系及日韓香港等多位教授及南部地區之中鋼、金屬中心、南分院、日月光、多家晶體成長公司等,共同研發新穎晶體材料,包括結晶複合物、有機無機混成晶體材料、微結構分析與功能性原材。


中心分三大群組,從上游一直研發至下游:
(1) 晶體材料製備:本中心可以生長各式光電晶體、高溫超導晶體、醫療閃爍晶體、化合物半導體單晶基板、壓電晶體、磁性單晶、軟質有序晶體結構、奈米中孔晶體材料、其中多項均獲國內外專利技轉,擁有紮實之晶體生長的know-how,甚具競爭性,近五年技轉金超過七千萬元。
(2) 晶體材料分析:藉助中山大學優秀之顯微分析設備能量,對晶體材料性能分析與機制探究層面作深入研究,掌握各式功能性晶體材料之物理和化學性質,提升有序晶體材料之品質與價值。因本中心從2000年初期開始,陸續投資上億之分析設備,並聘請近二十位技術員管理維護,可以從事尖端之之物理、化學、光電、磁性及機械強度等分析,使本中心在晶體材料性能分析與機制探究層面,有傑出表現。
(3) 晶體元件應用:成功開發量子通訊晶體、汽車雷射車燈所需的螢光晶體、正子斷層顯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及高能物理的晶體陣列模組及輻射劑量學(Dosimetry)晶體等,對產業貢獻顯著。
研究中心在晶體材料之研究及該研究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並極具國際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