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為達成本校「培育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的教育目標,以下分為五個面向展現107年度教學執行成果。
一、厚植學生基礎能力與人文素養
為培育學生具備面對全球化時代的能力,本校以「深耕反思寫作,厚實醫學人文教育」及「培育學生與21世紀對話的通識教育」兩大主軸設計相關課程。在醫學人文教育中,除基礎人文素養的養成,持續與中研院、故宮博物院等合作,深化人文教育。同時從基礎倫理對接專業學系倫理教育,強調體驗參與,讓學生從實踐中進行倫理反思。針對數位時代下資訊教育的總願景,透過程式素養的紮根養成、建構運算思維邏輯、跨域團隊合作,期望學生成為資訊應用與科技整合的開創實踐者。
1. 強化深度閱讀與敘事溝通:(1)設計經典閱讀學習檔案提升閱讀寫作能力:107年度特別在學習檔案中,要求學生撰寫「我與經典的對話」,共10門課程推行此方案,313人次參與;(2)開發多元敘事系列課程工作坊:開設9類共12場次工作坊,提升寫作、影像與口語表達、溝通、設計思考等能力;(3)錄製優質人文講座短片:邀請曾蒞校講座之名家講者拍攝短片,以對談方式講述醫療、科技與人文的互動,107年產出「走回真實人生向世界出發」(陳芳明與馬世芳老師對談)、「超越AI的人文力量」(閻雲與張錯對談)兩部人文示範短片;(4)舉辦「楓林文學獎」藝文競賽:激發學生多元敘事力,共分為新詩、散文、醫療小說、攝影4個競賽項目,共36件投稿,選出15件優異作品。
2. 深化人文藝術教育:舉辦人文與藝術講座、名家講堂與駐校藝術家創作活動,其中人文藝術講座邀請李清志、幾米、吳佳璇、雷光夏、林強、張錯、鄭穎與宋剛進行7場講座,並彙集精彩講座內容出版《向世界出發,走回真實人生》專書。名家講堂以單一名家深入講授,使參與學生能浸潤於個別的人文藝術領域,搭配駐校創作者活動,帶領學生共同創作。
3. 推動彈性學習與自主學習:107年度除持續辦理自主學習沙龍外,另針對制度宣傳進行強化,製作「N+2選課懶人包」及「自主學習行事曆」,同時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持續研發新的自主學習模式。107年開設多元課程模組課程共計20門294人次參與,並有44人次提出16件完全自主學習。
4. 設計走讀步道,強化在地連結:為深化學生在地情感,開發4條信義在地走讀步道,分別為「生態信義‧親土」、「繁榮信義‧經濟」、「特色信義‧人文」與「多元信義‧住民」,以多元視角深耕在地意識。同時,為了讓學生更了解社區發展,形成社區意識,開設「城市的歷史記憶」、「城市空間與自我治理」、「生態、環保與醫療」、「城市與醫療:現代醫療的城市起源」、「都市原住民社區發展」等課程,共255人次修讀。此外,在社會議題導向課程導入社會議題審議模式,107年度共訓練12名審議主持人,訓練學生具備帶領公共討論的能力。
5. 完善程式設計系列課程:基礎程式設計已列為通識之必修課程,開設15班實體課程、4班線上課程與8門進階課程,程式設計系列課程累計修課人次達1,247人次。為深化學生學習,開發程式設計微學程(159人修讀)、大數據微學程(21人修讀)、人工智慧微學程(112人修讀),並舉行程式設計競賽,共有27組團隊參與決賽,其中入門類以App Inventor與Scratch程式語言為主,共10組優選與5組佳作獲獎,共頒發特優、優勝、優選、最佳創意、最佳視覺、最佳技術等12組獎項。
召集支援通識中心基礎程式設計的教師夥伴,討論非資訊領域學生學習程式設計課程的現況、問題,並在會議中提出相關的策略與因應之道
二、精進專業及實習教育
制訂完善教學品質制度以提升教學品質,從訂定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結構外審、課程內容外審到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量,經由系列教學檢視,確保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同時,為培育優質生技醫療產業人員,除提升學生基礎與專業知識,導入新穎科技研發醫學模擬教材與課程,精進臨床教育成效,領先全國建置臨床實習e-portfolio資訊化平臺,隨時掌握各階段學習成效,培養學生具備良好專業能力。
1. 健全課程品質機制:全校各系所皆已完成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修訂,並重新調整核心能力比重、學生學習地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透過必修課程外審、教學評量與反饋機制,提供系所及教師進行課程精進,確保教學品質,107年度已完成68門課程外審作業,106學年度教學評量平均達4.42分(滿分5分)。
醫學模擬教育中心開發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虛擬實境教案,學生可自主學習操作,亦可參加課程透過教師引導進行團隊合作照護學習
2. 提升學生實驗課程學習環境:107年度推動學生共同實驗室改善專案,從課程面、環境面與設備面進行整體盤點,經和各學科與學生代表進行座談,於9月份完成生理暨藥理實驗室、微免及生化實驗室、化學實驗室與解剖實驗室等實驗室教學環境整修,並建置VR設備與解剖虛擬數位教材,導入解剖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3. 強化臨床實習跨領域團隊教育與全人照護:於實習期間進行床邊跨領域團隊教學,培養學生醫療團隊合作性共辦理8場。並且強調成果式臨床技能學習,編纂臨床實習相關手冊、教案,OSCE考試、創新縱向整合學習,培養全方位思考能力。並且運用問題導向學習方式,藉由臨床的教案進行腦力激盪,作為進入臨床學習前之知識統整練習,透過批判性思考,培養思辨與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4. 完善產業實習媒合機制:建置業界小組輔導制度,共有1,070人次參與輔導活動,與15家合作密切之公司或校友機構合作,提供產業實習職缺,辦理實習暨就業徵才說明會13場共1,029人次參與,拓展學生對於產業發展視野。為確保產業實習品質,舉辦3場企業實習成果分享會共288人次參與,以了解學生實習概況與成果,建置符合學生學習成效的產業實習制度。
藉由業界導師的帶領,讓學生進入職場前先了解職場現況,即早規畫未來職涯方向,在求職時除自身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外,亦能強化個人求職力
三、建構跨領域學習及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發展彈性多元的跨領域課程,提供數位與實體的學習及實作空間,透過人文關懷與社會參與,建構第二專長,培養跨域能力,並培育面對問題所需的解題能力。本校於107年成立跨領域學院,作為通識、專業及臨床教育的溝通橋樑,透過培養五項核心能力(主動探索與問題界定,創新創業實踐,團隊整合與溝通合作,全球適應,自主終身學習),使學生具解決跨領域問題能力,進而打破學科與專業之界線。
1. 建置完善跨領域推動制度:107年設立跨領域學院專責推動跨領域學習與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本校第11個學院,學院之定位為連結專業學系、通識教育與臨床實務之教學資源整合平台,由具豐富跨域創新經驗之團隊擔任各級主管。
2. 鬆動學分結構與彈性:為提高學生選修彈性,逐年鬆動必選修課程結構,本學年度各學系必修比例由106學年度83.8%調降至78.8%,並開放6-10學分系外選修,透過開放選修自由度,使學生專精於專業之外,亦能涉獵不同領域之知識。同時也革新課程開設制度,推動暑期課程及新生先修課程,此外亦進行基礎學科能力檢定與檢定考試驗證,通過即可抵免學分,增加學生更多自由選修空間。
3. 開設跨領域課程與多元微學程:結合校內外師資,跨領域學院已開設39門跨領域課程、677人次選修,提供有系統修習路徑,建置多元彈性的微學程,提供學生適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微學程,在專業學系的學習下同時強化個人跨領域學習能力,也增加未來的競爭力,已設立10個跨領域微學程,有25人次完成修讀。
4. 完善學生創新能力及創業家精神養成路徑:以系列性課程及個別化輔導,培育學生創新能力,107年度擴大舉辦國際健康促進黑客松,共100位學生參加,並將創意領域課程定為通識必修學分,1071學期已開設10門課程共455人次修讀,培養學生發掘問題與問題解決知能,並銜接跨領域學院創新創業課程,結合業界教師,輔導16個潛在創業團隊,完善校內新創育成銜接機制及導入校外新創資源之鏈結,以獲得關鍵資源,進而將創意轉為實質價值產出。
與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院附屬羅格森醫學中心合作,擴大舉辦國際生醫健康促進問題解決松
5. 推動跨領域教學聯盟:透過教學聯盟,提供教師互動與交流平台,平均每月舉辦一次教師社群活動,以跨領域教學、創創議題及數位自學為主題,已舉辦12場次,平均每場30位教師參與,促進交流並創造教學合作可能性。
6. 推動數位自學學分選修:為推動數位自學學分選修,設置「數位自學課程實施要點」,可認抵校內課程最多8學分,同時建立數位自學課程認可標準作業。首創全國提供校內學生「數位自學基金」美金100元,建置「數位自學系統-學分銀行」、「學習足跡」等相關措施,完善學生修讀數位自學課程制度。目前已開設58門,選修達608人次,其中104人次完成學分認抵。
7. 建置跨領域學習中心及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約500坪之空間包含溝通表達訓練區、策展區、交流及討論空間、展演區、人工智慧實驗室、創客基地(3D列印、雷切、木工、Arduino應用)等。107年度已舉辦超過100場跨領域活動,每天平均約有800人次在跨領域學院進行交流學習。
四、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推動專案導向教學,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與專業應用能力,透過收集大一、大三背景與學習資料,完善學生學習資料庫,並設定議題進行研究分析,了解學生學習行為;鼓勵教師從事教學研究,透過同儕經驗交流、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提供補助等,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知能,促進教師達成教學實務升等。此外,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學,增加教學獎勵項目,精進教師教學表現與教學品質。
1. 推動專案導向式課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知識應用能力,並透過徵件提供課程補助,協助教師開發專案導向式課程,同時也辦理3場教師經驗分享,提高教師專案課程教學知能與課程設計,107年度已發展15門專案導向課程。
2. 執行學生學習相關之校務研究議題分析:運用校務研究資料庫,進行學生學習成效相關議題,進一步檢核及評估教學策略,引導決策方向。包括:(1)大學部學生修業行為分析:了解通識課程各領域開課數及容額問題、學生選課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發現超修通識學分的學生人數眾多,建議未來建置超修學分線上審查作業,以提高學生選課意願及行政作業效率;(2)弱勢學生身心調查結果與相關因子探討,著重於輔導學生之類型與措施等議題。分析發現境外學生憂鬱、衝動、自傷程度顯著較高,將加強境外生三級預防工作,強化高關懷境外生追蹤輔導。
3. 重視教師繼續教育:107年度進行10位新進助理教授個訪,媒合傳習教師並舉行33場次新進教師教學諮詢,辦理34場次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與工作坊,約1,200人次參與,成立24組教師社群253人次進行同儕共學,並舉辦教師研習營,共有56位新進與資深教師參與,並首度邀請13位校外教師,包括臺北大學、海洋大學與文化大學等盟校,開創跨校跨域教學合作可能性。除校內活動外,亦鼓勵教師至海外教學研修,接軌世界教育趨勢。
4. 有系統推動教師教學實踐研究:為鼓勵教師透過教學研究提升學生學習成效,107年度除獲得12件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並建置完善教師教學實踐研究支持系統,已辦理4場經驗分享講座、1場計畫撰寫工作坊、成立教師社群與核定8件校內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透過系統性的支持機制,協助教師進行教學研究。
桌遊in Nursing(桌遊ing)-討論桌遊教案
五、深化學生國際交流與國際競爭力
本校國際交換生逐年成長,106學年outbound學生達499位,inbound學生達626位,為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除了開設語言與跨國文化課程外,也積極促進本地生與國際生的交流,整合全校國際資源,建立國際學習護照制度與多元活動,透過跨國文化認識與交流,讓學生具備國際視野與國際移動力。
1. 建立多元語言學習:於基礎英文課程置入TED Talks、參與英文諮詢服務,並與授課老師建立大學生涯英語學習導生關係,已舉辦26場次語文講座及工作坊,共計834人次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及培養職場英語應用能力;運用Easytest線上學習測驗平臺、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等,提供學生多元自學資源,共計47,118人次使用,使用達1,125,380分鐘;推動教師線上互動直播諮詢,共辦理11場次直播諮詢,12場次影音諮詢,總瀏覽達3,968人次;於「英文簡報技巧」課程試行類翻轉教學,學生於課前需觀看Coursera課程影片,並在課堂分為雙人和小組討論,即時上台展現簡報理論與其應用,再由教師給予同學更深度的個別指導。
2. 整合全校資源,辦理在地國際化活動:整合全校具國際元素課程與活動,開設26門課程1,150人次修讀,辦理68場活動共計3,376人次參與,推動本地及國際學生共學,設計國際學習護照,訂定國際知能五大核心能力,包括理解及欣賞多元文化差異、理解及分析國際議題、增進外語使用能力、培養國際移動能力及國際職場就業力、履行國際公民責任能力,完整記錄在地國際化活動參與歷程;舉辦國際活動如每週國際沙龍、國際週、穆斯林文化系列活動及印度光明節慶祝活動等,並擴大舉辦國際文化之夜,邀請本地學生社團共同設計活動,促進彼此交流。
講師示範動作幫助境外生和本地生互相交流,也幫助國際生更認識台灣
3. 國際學術交流獎學金制度:設置國際學術交流獎學金制度,以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提升全體學生國際移動力,依學生申請狀況持續優化獎學金辦法,並辦理各項海外交流說明會與學生經驗分享座談,以提高學生出國見實習意願,確保學生對於海外交流與學習有充分的行前準備與良好的心理認知,107年度具海外進修經驗學生人數達7.8%。
4. 深化國際盟校合作:本校持續擴展與國際盟校交流,目前已與223所國際大學簽訂盟校合作,為深化與國際盟校關係,標定4所校級重點國際盟校與10所院級重點國際盟校,聚焦各面向深入合作,精進教學研究品質與能量。
【發展學校特色】
創新轉譯醫學並深耕特色研究,為本校持續努力之發展方向,聚焦於「癌症轉譯」、「神經醫學」、「胸腔醫學」、「人工智慧醫療」、「細胞治療」及「醫療器材研發」等研究領域,以現有成果為基礎深化重點研究。本校以發展疾病導向之臨床轉譯研究為目標,積極發展跨領域、跨校際及國際研究合作,透過研究交流共同培育研究人才,加速研究成果臨床應用,佈局生醫臨床創新產業發展。
一、發展特色研究,推動轉譯醫學
為培育學生具備面對全球化時代的能力,本校以「深耕反思寫作,厚實醫學人文教育」及「培育學生與21世紀對話的通識教育」兩大主軸設計相關課程。在醫學人文教育中,除基礎人文素養的養成,持續與中研院、故宮博物院等合作,深化人文教育。同時從基礎倫理對接專業學系倫理教育,強調體驗參與,讓學生從實踐中進行倫理反思。針對數位時代下資訊教育的總願景,透過程式素養的紮根養成、建構運算思維邏輯、跨域團隊合作,期望學生成為資訊應用與科技整合的開創實踐者。
(一)發展特色研究邁向國際級研究中心
1. 癌症轉譯研究中心:由前校長閻雲教授、彭汪嘉康院士與龔行健院士帶領發展癌症特色研究,尋找治療藥物與疾病相關生物標記。(1)設立學位學程:與中研院合作設立「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及「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共同培育高階研究人才;(2)建立跨國團隊: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癌症中心建立前列腺癌跨國研究團隊、凱斯西儲大學成立腦癌研究團隊與聯合研究種子基金等;(3)癌症轉譯整合研究平臺:透過轉譯核心設施及資料庫,提供高技術門檻優質檢測服務,協助新藥開發、早期診斷、臨床治療及預後評估。次世代基因定序(358例)、液態活檢(417例)、PDx mouse model(兒童腦瘤、乳癌、大腸癌及腎細胞癌)、CRISPR基因剪接(10個研究案)、microbiota核心實驗室(826例檢體)、臨床資訊建置基因/藥物資料庫(收錄TCGA五萬筆定序資料及超過千例本土病患)。
2. 神經醫學研究中心:由張文昌院士、蔣永孝教授等帶領團隊進行神經醫學研究。
(1)研究整合:107年整合本校神經醫學領域相關研究中心,包含「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及「轉譯影像研究中心」,成為「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以促進本校神經醫學研究人才交流及跨領域合作;(2)組成九大研究團隊:包括婦幼神經心智、大腦意識與精神疾病、睡眠、腦創傷、血管性失智、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神經影像、血小板生醫工程療法,涵蓋神經發育及發展到損傷與退化、中樞到周邊神經病變、診斷預防到治療等完整面向之研究;(3)培育優質人才:除原有「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新成立之「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將於108學年度開始招收碩博士研究生,並增聘研究師資提供良好學術環境與研究資源,積極培育神經醫學研究人才。
3. 胸腔醫學研究中心:107年延攬國際級胸腔領域專家學者郭漢彬教授與林建煌校長共同帶領進行胸腔醫學研究。
(1)組成七大研究團隊:包括氣喘、肺癌、慢性呼吸道、肺結核、睡眠醫學、重症醫學及介入性支氣管鏡等團隊,進行全面性胸腔醫學研究;(2)推動跨國研究:與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心肺研究中心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合作胸腔醫學研究。除成立臺灣第一個「呼吸治療學系暨研究所」,並與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進行碩士雙聯學位,同時與美國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建立跨國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世界衛生組織進行跨國研究。
4. 人工智慧醫療研究中心:由陳震宇副校長與李友專院長等帶領團隊進行醫學人工智慧研究,朝向區域跨校整合,促進人工智慧與醫療產業應用。
(1)組成研究團隊:包含數位病理、用藥安全、重症預測、影像辨識、睡眠醫學及智慧醫院等;(2)培育AI人才:與北科大及微軟公司合作,開辦「大數據微學程」,並已成立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及學士後大數據科技及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此外,108年獲准設立「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招收人工智慧醫療應用人才,未來結合相關科技產業,將以三家附屬醫院為開發基地,直接於醫療場域進行研究開發並加速落地運用;(3)產學合作:透過完整的育成與創投機制,與新事業發展部門合作,將所發展的人工智慧科技運用於醫療產業,經由本校輔導成立新公司以積極投入人工智慧醫療產業。
5.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整合學校暨附屬醫院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資源,進行臨床治療與藥品開發。
(1)培育人才:自104學年度起陸續成立校級「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GTP (人體組織操作優良規範)核心實驗室、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成為亞洲第一所同時完備細胞治療基礎轉譯研究、臨床級細胞製備和臨床試驗與高階人才培育之醫學大學;(2)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雙軌並進:著重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以醫療未滿足之老化疾病為標的,聚焦胸腔醫學、神經疾病、癌症治療、組織再生之轉譯研究、臨床試驗與細胞藥品開發。
6. 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建立生醫器材產品研究發展及商品化之程序,以提升國內生醫器材產業研發能力,並協助校院人員之開發與商品化。
(1)組成九大研究團隊:以骨科醫材、血小板組織再生、牙科醫材、神經復健、傷害防護科技、血液診斷技術、即時檢測、穿戴技術、藥物篩選輸送技術等,應用於臨床醫療;(2)產學合作:與醫療器材企業合作,進行實質可行之醫療器材研發,發展可商業化醫療器材之技術移轉;(3)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鼓勵學生至合作產業見習與服務,如德州儀器等,培養醫療器材產業研發之人才。
(二)推動年輕學者、教師至國際機構進修,強化國際研究合作:訂定配套制度完備之出國研修補助辦法,並積極與國外知名學研機構研究合作、推動教師及學生赴國外知名學研機構進修,期養成國際級的專業能力及進入國際研究領域。此外,透過以下方式,逐步強化研究國際化深度。
1. 鼓勵出國研修:訂定「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優秀住院醫師出國培訓試辦計畫」、「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優秀醫事人才出國培訓試辦計畫」、「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主治醫師出國進修辦法」、「藥學系臨床師資培育計畫出國受訓辦法」、「補助教師及博士生出國研修辦法」等,鼓勵出國進修。
食品安全學系蕭伊倫教師至德國卡爾斯魯理工學院毒理與基因研究所進行短期進修,期間於杜塞爾多夫參與第九屆奈米毒理國際研討會並發表2篇論文
2. 強化雙邊人才交流:訂定「補助學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出席國際會議辦法」及「鼓勵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補助辦法」,強化雙邊科技合作與人才交流。
護理學系老師帶領學生出席The 21st East Asian Forum of Nursing Scholars與各國參與人士進行研究討論
(三)建置臨床前動物試驗平台,提升研發成果產業化效能
1. 建立動物中心人員具備實驗性或誘發性(experimental or Induced models)疾病動物模式之技術。
2. 設置動物諮詢與服務平台,成立先導性動物試驗產學聯盟,作為中心與生技產業的對話及合作窗口,推動完備人類疾病動物模式技術及承接產業臨床前動物試驗委託,協助校內轉譯醫學之推動。
二、以特色研究為主軸,延攬人才,深化國際連結
本校長期發展跨國研究合作成果豐碩,為深化學術發展,將植基於特色研究領域強化與校院級重點盟校之交流,發展區域性學術聯盟,擴大延攬國際優秀人才,促進國際人才流動、知識共享與創新,建立國際級生醫聚落。
1. 特色研究領域延攬傑出人才:持續推動以特色研究領域延攬人才措施,延攬國際頂尖機構任職之研究人才、有潛力的年輕傑出學者及博士後研究員等,以建立跨世代研究人才版圖:(1)延聘國際頂尖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已延聘張文昌院士、龔行健院士、彭汪嘉康院士、王寬院士、閻雲教授、藍亭教授等傑出人才為講座教授,協助重點研究領域發展;(2)招募優秀國際人才:107年客座教師118人,其中外籍客座教師92人;(3)延攬傑出外籍人才:107年外籍教師共12人,並聘任藍亭教授擔任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白台瑞教授擔任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等。
2. 標定重點盟校,強化策略合作:本校選定國際頂尖盟校做為校級重點盟校,透過薦送學生至重點盟校研習、成立雙邊研究種子基金等機制,深化與校級重點盟校之教學研究合作,達到標竿學習之目標。本校設定四所「校級重點國際盟校」,分別為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加州大學及日本北海道大學。同時,十學院也建立「一學院一重點國際盟校」機制,推動全面性合作關係。
林建煌校長率領吳介信副校長等18位出訪人員訪問北海道大學
3. 結合特色研究,發展區域性主題式學術聯盟:以本校之特色研究領域建立區域性學術聯盟,透過機構合作,提升研究能量;另加強聚焦重點研究發展,培植具前瞻性特色研究團隊及醫療人才,以創新的學術研究推動教學與研究發展。
由中俄科技文化交流協會引見,管理學院謝院長及蕭副院長赴俄羅斯與在地的院、校、中心等交流
4. 擴大招收外籍博士生,拓展高階人才培育:本校長期耕耘招募國際學生,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宗旨,為永續培育研究人才,將以國際特色博士班學位學程為人才招募重點,配合國內外政府策略發展目標,結合學院國際關係網絡,以及研究特色領域,依標的國家及地區之需求擬定招生策略。
三、推動研究成果產業應用,完善北醫生技創業生態系
生技事業化是國內重點政策也是國際趨勢,本校以豐富之創新及產學經驗,優化臨床試驗、連結精準醫學、完善開發加速器及產學國際化扶植轉譯成果。
1. 建立產業化導向選題機制:透過科技部「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ANCHOR UNIVERSITY計畫」(TMU SPARK)及「研發成果萌芽計畫」補助,整合校院基礎到臨床之研發能量、建構商品化輔導平台:(1)產業化潛力選題:深入校內和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結盟校院進行案源篩選,針對新藥/疫苗、細胞治療、醫材/生醫材料、檢驗試劑、人工智慧醫療五大領域,聚焦於具技術成熟度,並以「臨床未滿足需求」、「具高端市場價值潛力」或能「銜接國際前瞻技術」等產業化目標導向(Industry-oriented)進行案源評估;(2)技術商品化輔導:篩選具發展潛力之培訓團隊,透過專案輔導,加速技術商品化。輔導案源已累積超過30件,包含台大、師大、中央、北科大等團隊,超過600萬美元技術授權簽約金,並取得逾1.5億股權之技術收益。其中107年由賴鴻政醫師團隊所研發之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IVD),已於8月正式成立技術衍生新創公司「酷氏基因」,同時獲選 ”Top 100 Science Spinoffs 2018”,核心能力與創新能量獲得國際肯定。
2. 發展創新產學合作關係:本校106年獲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計畫」,已將國際產學聯盟運作組織整合於事業發展處,全力配合推動產學合作。107年已招收國內會員12家,國際會員1家,其中「英華達」與本校在107年新加坡醫材展共同參展,獲得相當正面的效益,另外與四家公司正進行產學合作案。
【提升高教公共性】
為提升弱勢學生進入本校就讀的機會,增加弱勢生入學管道,透過降低申請門檻,提高就學可能性,規劃全面性的生活與學習照顧機制,並透過企業與校友捐資,讓學生能安心就學,順利完成學業。建置完善的校務研究資料庫與機制,定期完備更新校務資料,進行主題式校務研究,作為訂定校務策略的依據,同時,也透過各種公開平台,展現本校辦學績效。
一、完善弱勢就學機制,促進社會流動
為符合弱勢學生需求,先行調查弱勢學生學習及校園生活需求,結果顯示經濟弱勢學生最需獲得經費挹注,以協助其減緩家庭經濟與自身生活費用負擔;文化弱勢學生(原住民族學生)缺乏部落文化刺激與理念之傳承;社會弱勢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則著重於如何獲得最佳學習輔導及個別醫療照護,是為其關注之重點。期使本校能經由本計畫而實踐社會的公平正義,發揮教育促進社會階級流動之正向功能,進而落實教育機會均等之理念,以實現全民教育的理想標的。
1. 持續提供多元入學管道:為了善盡大學教育英才的責任,本校積極擴增各種入學管道,107年度本校繁星入學比例已達規定上限,並持續辦理如地方養成公費生、偏鄉護理菁英計畫培育、身心障礙生、運動績優生(包括單招及甄審)及提供原住民與離島生名額等,保障不同管道及弱勢族群的學生,有機會進入本校就讀,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107學年度將個人申請優先錄取條件,放寬為中低收入戶學生,並新增不分系招生(展翅組)與特殊選才管道,除降低第一階段檢定門檻外,並增加不同特色才能、不同教育資歷的經濟弱勢學生入學,保障弱勢學生學機會,共有11名學生入學就讀。
2. 提供弱勢學生全面照顧:針對經濟弱勢(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學生,提供學校餐廳惜福餐券、住宿費補助、獎勵語言能力鑑定獎學金,使弱勢學生安心就學而無後顧之憂,107年度共有167名學生獲補助,總金額約142萬元。提供個別支持輔導機制,針對身心障礙學生提供相關個別支持計畫評估、特殊教育服務諮詢與醫療照護,以提高身心障礙學生生活適應能力、增加自我信心並提高學習專注力。舉辦23場多元活動,促進弱勢學生心靈成長,共473人次參加。辦理賃居學生訪視,至68位賃居處進行關懷,了解學生租屋安全性與問題,適時予以協助,並主動提供安全及優惠租賃訊息,減輕弱勢學生經濟負擔。
講師進行一對一輔導,透過人格測驗/生涯牌卡的個別化自我探索,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性向發展與人格特質並協助規劃未來就業方向
3. 廣邀企業與校友捐資,提供永續扶弱機制:定有完善募款計畫,持續獲大型企業捐資,專案贊助弱勢學生獎助學金,包括全聯佩樺圓夢助學金、全聯佩樺清寒優秀醫護青年獎學金、國際扶輪3520地區生命橋樑勤學獎助金等,107年度另開拓新贊助企業5家;提供拇山新苗培力獎學金,已媒合60位校友透過小額捐資認養弱勢學弟妹,提供永續之扶弱機制。期使經由企業捐資與校友認養等模式,讓每位弱勢學生均得以安心就學,順利完成學業。
全聯實業持續贊助弱勢學生之獎助學金,提供永續的扶弱機制
二、健全校務實證管理,提升辦學績效
為提升校務管理能力及辦學品質,落實以實證為本之校務決策,強化校務經營效率與效能,104學年度成立校務研究辦公室,首要工作為完善建置校務研究資料庫,各項資料之清理及結構化、去識別化、保護隱私等為重要考量之項目,為能完整掌握體系內之資訊,利用此資料庫內涵進行數據分析,將資料做有效的鏈結運用。
1. 完備校務資料庫並進行議題式校務研究:利用校務資料庫所收整之資料,並由各單位共同參與,107年已完成2次校務資料庫資料更新,完成6項議題研究,提供制定決策時參考使用,引入實證為本之決策,重要成果列舉如下:(1)教師研究績效強度分析:了解不同層級教師之研究能量分配。分析結果顯示「產學合作件數」、「產學合作金額」、「專利件數」以及「技轉金額」皆呈現高度偏態,不適宜作為全校教師研究能量之指標參考,故以「論文總篇數」、「研究計畫總件數」、「研究計畫總金額」作為全校教師研究能量指標,以各職級中位數作為教師三年平均需達成之標準參考;(2)教師升等時間與教師聘任升等政策之相關性:為激勵教師投入教學、研究與產學、服務與輔導,探討專任新聘教師甄選小組遴選機制與設定教師升等年限兩項改革,對於升等之影響。分析發現應強化論文表現在升等指標或訂定論文表現激勵措施,同時加強輔導在教學實務表現優異教師適性發展,以突顯教學實務優異在升等時間上與學術研究表現有同等效益;(3)探討體育發展政策:本校榮獲體育績優學校,為少數大學部三年必修的大專院校,過去文獻已證實運動能提升健康,透過分析本校學生體適能與學業表現之相關性,進而檢視本校體育發展政策是否得宜。分析發現體適能項目坐姿體前彎、心肺適能、BMI與學業表現呈正相關,提供未來體育課程規劃參考。
2. 優化校務資料查詢平臺:本校校務資料庫平台以圖形互動方式呈現,讓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查詢相關資料,107年度已完成16個公開指標及13個重要模組資料數據更新,使管理者能掌握最新訊息,加速行政管理成效。本校雖已使用SAS VA視覺化系統建置校務資料查詢平臺,但為了防止系統之各項失誤所產生之狀況,另以Tableau建置視覺化分析系統,利用不同工具的優點,達到備份、管理使用、產生報表、定期揭露重要資訊之極大化使用。
開設Tableau視覺化軟體應用訓練課程,結合了資料探勘和資料視覺化的長處,隨心所欲客製化IR所需的分析程式圖表
【善盡社會責任】
為落實本校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以本校與三家優質教學醫院(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為據點,運用本校醫療照護專業,促進社區民眾健康,舉辦多元健康促進活動,如萬人健走、疾病防治等,提升民眾健康意識。同時,為培養學生關懷社會與服務人群的精神,學生服務隊每年至偏鄉、離島及國外,進行健康促進服務。本校附屬醫院長期以來支援史瓦帝尼王國與馬紹爾群島國際醫療服務,照護當地民眾健康,並配合新南向政策,聚焦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協助提升國際醫療品質與公共衛生防治能力,提供醫事人員訓練與醫療照護資源,建立完善的醫療人才培育制度與醫療管理系統,將有助於健全國家的醫療制度,提升醫療品質,照護當地國民健康,發揮世界公民角色。
1. 建構社區關懷據點結盟群組:本校已與29個非營利組織簽約,並與社區關懷據點結盟為夥伴關係,推動議題式群組,組成可交流與溝通的合作社群。以信義展齡中心為據點,達到活躍樂齡的目標,以代間教育與創新服務模式,凝聚信義區共好共老,尋求高齡社會議題的解決之道。運用已發展之社區經營工具:終身服學地圖和iSLA服學行動天使APP,協力社區行銷、資源推播及凝聚共識。同時以本校服務學習網站作為支持系統,開放供社區夥伴宣傳消息,並透過開設服務學習課程與專人帶領之形式,每三個月舉辦服學季,透過密集式系列講座與活動,建構對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的正確認知,平均一季可觸及700人次,107年度亦新增直播平台,以觸及更多族群。
由學長姊傳承學弟妹的方式,讓新生了解與社區相處可能碰到的狀況及對應方式
邀請優質服學課程信義社區大學教師分享信義社大服務學習方式及深耕社區的方法,使新生能夠加入社區,為社區貢獻一份心力
2. 以服務隊深化在地服務:舉辦多元活動提升居民健康知能,針對常見的慢性病作為主題,透過如衛教講座、健康操、有獎徵答等活動,增加居民參與度並內化衛教知識。系統性整理病歷與統計衛生資料,並與當地衛生所合作,對慢性病患者進行有效追蹤,守護居民健康。配合義診與家訪,提供個人化衛教與營養諮詢,宣傳醫療保健及慢性病相關知識,給予客製化營養建議,期能推廣正確的醫療觀念及用藥常識,建立良好健康習慣,協助改善部落及偏鄉居民身體狀況。
由學生自組服務隊利用寒、暑假前往山區、離島與偏鄉地區,透過服務的工作,讓學生主動關懷弱勢族群、體會服務的真義
3. 運用校院資源落實大學社會責任:(1)執行食安守護計畫:透過食源文化、營養醫學、高齡營養、食安守護隊,提高民眾食品安全意識。107年共帶領27學生人次至尖石鄉,依據當地食材設計創意農產品,協助進行蔬果農藥快篩,提供消費者參考。同時與偏鄉國小合作,由師生共同開發適合高齡者的營養均衡餐包;培訓食安守護隊成員,辦理3場講座共84名學生參與,並媒合5所高中,有25名學生參與示範教學,訓練成員具備食品安全衛生專業知識與快篩知能;(2)藥安守護計畫:以體驗學習的方式,使藥學系學生結合三家附屬醫院之周邊社區,進行用藥安全防護計畫,107年度已開發3案藥安數位教材,成立「藥安鐵騎團隊」,完成10名隊員的培訓,同時與5家社區藥局與5名藥師合作,作為實踐場所。
透過活動教導與會者食物添加物的簡易快篩及判別方式
4. 協助國際友邦醫事人員專業能力:運用校院資源協助國際盟國醫學生進行實習醫師訓練,提升當地醫事人員之技術能力,107年度共訓練11名史瓦帝尼王國醫事人員,來台學員對於課程安排及授課內容均有極高評價,有助提升當地醫療照護品質,並派遣內科、外科、婦產科與兒科等具專科資格醫師赴當地進行教學任務,107年共有18名醫療人員赴史瓦帝尼王國及馬紹爾群島進行教學訓練。除醫事人員培訓外,也協助馬紹爾群島國建置醫療資訊系統,迄今累計使用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11,349次,醫療資訊系統新建病歷14,067筆,協助完善當地醫療系統。
史京醫院工程師至北醫附設醫院接受儀器設備保養維修相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