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主冊)111年計畫成果及亮點
  1. 厚植跨領域學程:已有34個院系提供53類第二專長跨域學程,參與跨域學程學生計有1,292人。本校已建置校級不分系百川學位學程,將開放給推甄入學生。
  2. 校級共創實作課程:已開設核心與專業實作課程151門課、創新型微學分或學習坊等課程269門課,修課人數共達8,200人次,並已實際試辦EMI課程。
  3. 提升學術研究能量:ESI資料庫22領域中,本校有14個進入全球前1%,發表於ScienceNature系列頂尖期刊論文共187篇,高被引用論文145篇,均逐年提升。
  4. 延攬優秀人才:新進教師獲彈性薪資者佔全校獲核定教師20%以上;除獲教育部核定33名玉山(青年)學者,並透過自籌經費推動「校長青年講座教授」,延攬38位年輕優秀學者;另核定84案「教師增能計畫」,提供新進及中生代教師基礎或跨領域研究之經費支持。
  5. 深化跨國合作及人才雙向流動:與印度理工學院IIT成立博士雙聯學位,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材料系成立碩士雙聯學位,與越南國家大學所屬河內自然科學大學成立全臺第一所半導體境外碩士專班,與美國MIT合作推動學生來臺實習,促成MIT與企業及本校研究團隊之深度交流;與台達電及ASML合作,推動海外實習專案,增進學生之國際就業競爭力。本校姐妹校已逾350所,疫情前每年學生雙向國際流動人數上千人;雙聯協議校已達56所,取得雙聯學位人數逾200人。
  6. 強化產學合作:落實產業接軌,本校以優質技術帶動多家企業升級,有多位教授技轉超過500萬元;另,鼓勵並資助學校老師衍生新創公司,目前已輔導成立19家。本校榮膺2021遠見雜誌評比國內大學產學30強之冠,在醫學與工程結合的智慧醫療、生醫工程表現亮眼,並與社會需求密切接軌。
  7. 提高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機會,建置弱勢生輔導機制:本校注重高校公共性,作法之一是提高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機會,推動多元入學管道,包括旋坤揚帆及璞玉組,效果良好;以111年度為例,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之招生錄取79人,協助經濟不利學生申請獎助學金達3,678人次,外部募款金額逐年提高至500萬元。
  8. 回應社會議題,深耕在地永續發展:本校成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鼓勵老師帶領學生深入偏鄉及原鄉,以人文關懷的熱忱及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發展具文化敏感度之方案,聚焦健康促進、偏鄉課輔、弱勢關懷,解決在地健康及學習落差等問題,打造健康平權社會此外,本校積極推動SDGs相關之課程與活動,以達成聯合國永績發展目標。為協助烏克蘭難民在臺就學,本校發動募集校友及企業資源,提供41位博士生員額,協助烏克蘭大學生於本校就讀,善盡大學社會及全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