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成功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國立成功大學主冊計畫成果亮點

面對未來世界多變及新興議題需求,成大在養成專業人才的同時,也積極思考並融入跨域實踐人才的培育思維。一方面積極應對並滿足當下跨域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努力開創新型態的高等教育新人才培育方式,努力改善甚至突破既定框架,在穩定中以微擾動方式循序漸進。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推動期間,成大在彈性化教與學過程中,規劃可支持及深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跨域創新教學行動計畫,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為題,導入科技及落實應用思惟,扎根本土同時鏈結國際經驗,進行對應議題的課程開發與彈性化教育制度的推行,輔以教師教學增能。不僅支持上述專業及跨域實踐的人才養成,也展現本校之人才培育方針及成果的成熟完備。

在第一期深耕主冊計畫推動過程中,本校教務處以校級高度統整全校資源,鬆綁制度、淡化系所藩籬,致力打造跨領域友善環境。為深化專業及跨域教學並發展各學科教學法 (Education -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E-PCK),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運作各類議題導向或常態式教師社群。111年有482位教師參與其中,較107年成長167%,其中有211位教師參與開設111年度的創新課程。近年來,成大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中,近三分之二為教師社群成員。為強化跨域學習模式,成大結合微學分、密集式授課及線上學習形成「新十八週 (15+3) 」,並推行「全校跨域日」以支持校內教師創新教學彈性課程模式。為永續化跨域教與學,以虛擬學院College X串接九大學院教師、結合N3線上學習平臺,支持線上/實體混成的跨域創新課程設計。此外,接軌教育部跨域教師發展暨人才培育計畫,至111年,成大已是取得全國雙師跨域教學授證數最多的大學,充分顯示成大推動跨域教學的充沛能量和決心。

為培育學生養成「跨域學習習慣」,第一期深耕計畫,成大推動各教學單位開出特色課程,透過課程架構重整、翻新教學內容及方法,強化學生學習動機。舉例來說:文學院以在地文化為本開發「踏溯台南」課程,五年來不僅已超過萬人修習,更延伸出跨校合作模式;理學院的模組化課程經營有成,自106年至111年累計224門新開課程,不只培育大學生更提供優質高中AP課程;工學院積極推動產學研學堂,並透過實驗儀器操作認證考核、企業實習等措施提升學生知識實踐能力;電資學院建置虛擬線上學習平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規劃設計學院則實踐入世學術人的在地創生,從舊台南縣外圍區域、高雄、屏東,一直到馬祖與澎湖,都是全院師生團隊的踏足之處;管理學院以院為核心盤整院系所課程,透過Bobson Business School培育課程提升教師教學知能;醫學院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申請件數及通過率皆為本校九大學院最高,更在111學年度囊括近1/2全校教學傑出獎項名額;社科院成立「安全健康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培育前瞻跨域社會科學人才;生科院持續在其特色SDGs議題上發展場域實作課程,了解社區需求,由教師引導學生開發解決方案,協助社區產業升級。

以入世學術為核心價值,著眼於「實踐」的精神,成大學生以SDGs為題,在實踐課程的架構中延伸可銜接國際的「服學2.0」,輔以校級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敏求智慧運算學院、College X的創新教育模式及台灣罕有之「全球型高度USR計畫」,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使全校師生成為具有社會意識與社會實踐力的入世學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