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1. 已建立校務研究機制,包括設置校務研究專責單位、組織跨單位研究團隊、執行校務研究分析、持續追蹤應用成效。
2. 鼓勵教師投入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並成立社群,落實教師研究與學生學習培育連結。
3. 優化校園生活機能及創新學習環境空間,完成雲端數位學習中心建置及持續更新。
4. 辦理《金大HERO風獅爺獎》徵文、攝影比賽,並創製華語學習之金門文化教材線上自學資源,及建構癌症防治、新陳代謝症候群、失智症防治及用藥安全四套電子書。
5. 推動島嶼特色之永續發展,開設島嶼地理、文化、發展特色課群。
二、發展學校特色
1. 開設特色跨領域課程,開辦六大領域學術交流工作坊、體驗活動及專題講座等。
2. 推動新南向國家策略聯盟及姊妹校;開辦學伴教學計劃。
3. 為在地特色食品產業研發加工及提供技術服務,並精進文化遺產保存與調查技術。
4. 建置智慧無人機產業研究中心、風光互補系統及能源監測APP系統;完成開發護理衛教的跨領域應用軟體及開發產學合作應用軟體。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1. 提供各式保障名額,且啟用申請入學之優先錄取機制資格人數由17人成長至139人(107-111),累計292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報名費減免金額自1萬8,688元成長至9萬8,560元(107-111),累計逾20萬元。透過拓增多元招生管道、計畫與名額(獲核定願景計畫100名、特殊選才8名),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2. 為推廣學生對飲食的正確認知,建立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配合年度節慶辦理5場自主健康管理飲食活動。111年度經濟不利學生參加人數406人。
3. 協助進行一對一健康諮詢與心理輔導。111年度提供經濟不利學生健康諮詢計141人次、心理諮詢156人次、生涯規畫輔導158人次、團體諮商課程113人次。
4. 為推廣原住民傳統文化,本校原資中心於111年度辦理職涯講座5場次、文化講座2場次,人數共計268人次,原住民傳統手作課程6場次,人數共計90人次。
四、善盡社會責任
1. 邀請知名作家張曼娟、黑幼龍及辦理大師級水墨畫展,並徵集中、西文教學圖書2萬餘冊、1500冊精裝版的「四庫全書」及採購5套電子資料庫,豐富讀者圖書資源。
2. 辦理社區銀髮族健康促進宣導與「銀髮族一日大學生」體驗活動,並經由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各大報大篇幅之報導,引起縣民廣大之迴響。
3. 辦理「志工服務培訓課程」,志工參與社福團體機構與社區服務、淨灘等環境保護,並延伸至海外推廣中文教學服務。
4. 推廣地區中、小學steam教育,參與對象為全縣20所小學、5所國中及中小學的資訊老師,讓學生培養手腦並重的能力,也提供老師提升專業能力、自我成長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