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111年高教深耕計畫成果依「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及「善盡社會責任」四大面向重點成果簡述如下:
壹、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一、推動「四年解一題」系列課程強化專業實務能力
全校各學系規劃「四年解一題」課程強化學生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及實作能力等,各院系皆有亮眼表現。
(一) 人文管理學院:
- 機制作法:以經管系「永續產業育苗計畫」為範例,結合經濟與管理二大領域師資,培育具有永續經營意識的管理與創業人才,教師於課程中運用議題式教學、小組討論、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等,完成各課程的次目標,最後透過總整課程,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思考先前各答案的相互關聯性,並產出實務專題,最後提出更為完整周延的策略方案或經營模式。
- 具體成效:在課程能力自評方面,「行銷管理課程」後測平均值明顯要較前測平均值為高。整體而言,本課程有助於提升專業相關能力之平均值達4.40。「整合行銷傳播課程」,後測平均值明顯要較前測平均值為高。整體而言,本課程有助於提升專業相關能力之平均值達4.31。
(二) 電機資訊學院:
- 機制作法:以電機系的「綠能戰士-高效能電力轉換系統分析與設計」為範例,運用「電機概論」為前導課程,主要目的為教導同學軟硬體整合的能力,此前導課程對於微處理機以及微處理機實驗來說有著承先啟後的功能,讓同學可以將程式設計技巧與硬體電路設計運用在系統整合的開發上;搭配大二與大三的專業深化課程後,可以進一步再跟大三/大四的總整課程整合,讓學生有機會體驗將所學融入實務問題解決之中。
- 具體成效:學生參予《環保節能,永續環境大作戰》CAE創意大賽於111/03/29榮獲金獎,學生作品著重於新型半圈式變壓器的繞阻覆蓋率對於交流電阻及漏磁進行探討。
(三) 工學院:
- 機制作法:以土木系之「基礎建設開發實務與應用」為範例,運用紙橋競賽激發大一新生對專業領域的興趣。大二開始學習各項工程材料性質後,進行「混凝土試體抗壓競賽」,各組自行設計配比、拌合混凝土、製作試體並進行抗壓試驗。大三依興趣進行「專題研究」,將論文以海報方式進行專題競賽。大四則規劃參加土木工程領域的國際競賽,透過競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並驗證四年所學。
- 具體成效:辦理台北捷運信義線東延段工程參訪。由捷運工程局第二工程處協助安排,請施工單位帶領,從地面工程一路到深入地下20公尺深處工程,了解捷運工程各面向施工工序及地下工程深處開挖的困難及注意事項。
(四) 生物資源學院:
- 機制作法:以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之「新穎生物製劑研發」為範例,為達成「養成將醫藥及農業生物基礎研究拓展至產業研發之跨領域、高創造力及關鍵技術之人才」目的,藉由課程設計規劃、學員招募培訓、實務專題團隊垂直整合,在專業知能面向以專案計畫執行與成果發表驗證其所學;同時導入業師協同教學,由產業選題,讓學生實際掌握產業人才需求,配合產業參訪與實習,以提升其於生技動物系就讀之學習動機及日後投入新穎生物製劑相關產業開發行列的興趣與意願。
- 具體成效:學生團隊以「新穎陽離子抗菌胜肽對產氣莢膜梭菌之體外抗菌效力探討」為主題獲得生技動物系期末專題成果發表會生物技術組第二名及2022生物資源學院壁報論文競賽中大學生組特優獎的肯定。
二、以在地特色課程提升人文素養
(一) 機制作法:舉辦黃春明文學走讀、黃春明文學營、黃春明週等藝文活動。
(二) 具體成效:適逢宜蘭知名作家黃春明擔任本校講座教授10週年,辦理「黃春明週」系列活動,邀請立法院長游錫堃、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分享與黃春明老師的緣分。除了講座,還有靜態展呈現九彎十八拐雙月刊百輯成果展等,以及黃春明文學讀書會精選短片、蘭陽采風學生微電影學習成果、龜山島文學獎等黃春明各種課程與活動的成果。
三、學生社群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一) 機制作法:訂定「國立宜蘭大學學生學習社群實施計畫書」,推動學生學習社群制度。學生社群類型包含健康樂活、數位科技、專業揚才(競賽及檢定)、多元文化及創業築夢等五大類型,藉由同儕間互動討論及知識經驗分享,共同完成學習計畫,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終身學習,動手解決問題之習慣。年末為展現學生自主學習成果,舉辦成果發表遴選優良社群提供獎勵及進行表揚。
(二) 具體成效:111年度「自主學習成長學生社群」申請案件共計61群,經審查後核定通過49群。年底舉辦「學生社群成果發表競賽」,依據考評制度及競賽結果選拔各類組績優學生社群,並進行「績優學生社群頒獎典禮」提供績優社群獎勵。
貳、發展學校特色
一、激發創新創意思考:三創圓夢中心
(一)機制作法:建置校級創客空間,內容包括木工(森林資源領域)及3D及雷射雕刻(生機、機械、資工領域)。活絡校園創意思考、創新實踐與創業精神氛圍,引導學生跨領域合作與自主學習能力。中心號召學生組成「學生創客團隊」,一起推動中心重要任務,並開辦創客工作坊供全校師生免費參加。此外,挹注資源鼓勵教師將創客元素納入課程,使師生有效利用「三創圓夢中心」的空間與設備。
(二)具體成效:111年三創圓夢中心辦理29場次活動,共計592人參加,申請使用三創圓夢中心空間共62次,共計1,403人次參加。
二、深化育成創業扎根:創新育成中心
(一)機制作法:培育學生創新創思,舉辦創業競賽,結合所學專業的特色主軸,融入創新思維,促使競賽作品之成果設計再加成,實現個人自創作品產出;同時,啟用雙軌伴護制度建立創新教學的體系,除本校專業教師,也透過資深顧問、定期輔導、產業交流、教育訓練等,建立學生創業及產業輔導機制,使創業團隊更為卓越。
(二)具體成效:
- 111年「U-start創新創業計畫」計畫,「魚仔青工作室」通過111年度U-start創新創業計畫-創新服務組審查,獲得50萬元創業獎金。
- 與宜蘭縣府共同舉辦「2022宜!蘭新創力競賽」,橋接在地企業進行產學合作、精進產業技能,帶動宜蘭新創量能。賽事包含三大競賽主題「科技應用、創新服務、企業指定」,並分為學生組及社會組,需經初賽審查,入選團隊需再歷經數個月的培訓輔導課程、計畫書審查,最終經口頭簡報評比後才選出獲獎團隊。
三、無人機產業連結與發展:成立無人機(UAV)應用研究中心
(一)機制作法:深耕無人機教育,提升學生無人機基本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對無人機之創新能力,並熟悉無人機產業用用,推廣無人機農業應用與發展。
(二)具體成效:進行無人機資師培訓及開設5門無人機應用(微)學分學程課程,並辦理2梯次藥毒所代噴人員共同科目課程、3梯次無人機專業實務應用班。
參、提升高教公共性
本校為提升高教公共性,提供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參與面試補助及入學管道、協助認識大學並在入學後給予學業及生活輔導。此外也辦理招生專業化、改善教師結構並辦理校務研究。
一、擴大招收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為落實國立大學社會責任,於各招生管道鼓勵學系招收弱勢學生,推動以來弱勢學生招生名額呈現成長之趨勢。
二、補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參加面試交通費及住宿費:凡參加本校各學制班別招生面試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子女或孫子女、原住民族學生、新移民及其子女,補助其交通費及住宿費。
三、協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認識大學校系:免費提供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大學體驗課程、微觀大學講座、校系探索、模擬面試等生涯輔導機制;辦理主題營隊活動,讓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探索興趣科系,增加學習歷程,增加多元學習機會。
肆、善盡社會責任
一、USR計畫
(一) 「Tayal(大同、南澳)原鄉部落產業亮點計畫」
以大同、南澳兩個原鄉部落,探討部落原鄉區域人文發展與在地特色產業(咖啡、馬告、高山高麗菜、段木香菇、林下養蜂)與轉型機會,讓師生參與及部落原鄉合作,除建置部落相關產業議題外,也藉由部落訪視、田野調查、盤點來瞭解目前部落社區、聚落及現有產業所面臨困境為何,尋求學校和部落社區合作契機,俾於消除貧窮、產業創新和部落基礎設施、永續城市及社區之計畫方向推展。
(二) 實踐里山精神•建構永續農村
與地方產業建立緊密關係的優勢,發展生態環境友善農業相關課程,計畫以生態農業為核心,規劃課程搭配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中的「陸地生物」、「優質教育」、「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帶領同學走入社區/休閒農業區了解產業現況,期能協助地方產業與社區的發展,兼顧生態保育及經濟發展之永續發展目標。
二、USR Hub計畫
計畫期程為109-111年,109年本校提出5件USR Hub計畫經教育部審查後全數通過,經管考及進退場機制,部分計畫整併或退場後再公開徵件,鼓勵有興趣投入社會實踐的教師加入。111年現有7件USR Hub計畫,分別為「在地安老『銀』向幸福社區—促進健康樂活人才培育」、「宜蘭蘇澳蘇打氣泡泉循環經濟綠色創新計畫」、「I-Wood, I would,從宜開始」、「宜蘭在地二戰機堡故事與文物重現計畫生命學伴計畫」、「材能兼備–從森林出發看綠能」、「園癒暮年-跨世代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及「生命學伴計畫」。已有學生於畢業後,因參與USR相關課程與地方連結,實際將場域執行的經驗運用至職場,甚至吸引學生留至合作場域就業,將優秀人才留在地方,為地方創生注入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