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主軸著重在教師教學創新與學生跨域自主學習,教學創新部分,建構全方面跨域環境,引導學生自主跨域學習,藉磨課師課程分享東華多元創新課程。並擴大招生管道,透過特殊選才創立大一不分系及專業學院。亮點成果如下:
實踐教學創新 亮點成果:
三創課程 X 專業知識 X 在地文化:三創課程學生執行成果豐碩,皆能以所學專業知識連結在地文化與產業,產出豐碩的成果與報告。
圖說:「2017-2018 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金賞獎隊伍牛三寶
裕隆日產自2005年連續13年投入超過5千萬元經費深耕創新教育,舉辦「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競賽,是國內車壇和全國大專院校競賽的年度盛事,也是國內首創以全新汽車做為金賞大獎的競賽。國際企業學系大三學生李宜庭、陳怡憓、許妍翎在陳怡廷副教授指導帶領下,籌組「牛三寶」隊伍,參加第9屆「裕隆日產汽車創新風雲賞」競賽活動脫穎而出,奪得金賞獎,抱走NISSAN LIVINA汽車乙台。本屆競賽有各大專院校超過110組師生報名參賽,共10組優秀團隊進入決選。「牛三寶」得獎感言為:「我們真的很牛,牛到把Livina開走,謝謝裕隆公司提供舞台,亦感謝陳怡廷老師,引導企劃方向及提點細節,並讓我們自由發揮創意與想法,一起打造2023年的Next Showroom。」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8年5月23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4-1000-127247,r2390-1.php?Lang=zh-tw
精進課程跨域 亮點成果:
一、打造BRICK學程:延伸無邊界大學,開創之BRICK學程,與系所共同研發多元整合課程,邀請社區業師或業界專家發展學習,提供學子多元學習管道。
圖說:東華大學磚家學程學分追認辦法的運作模式
東大學首推「磚家學程」自主學習課程,從主題到學習形式,完全學生自主,強調真實生活學習與實踐。BRICK學程106學年度第二學期推行以來,已有15個學生團隊提案規劃自主學習專案企劃,包括部落關懷、文化創作產業、創新創業、友善環境、偏鄉青少年的閱讀及教育議題、國際競賽籌辦等主題。學習內容由學生自主規劃,並以校內專業師資與校外場域業師群從旁提供動態諮詢及支援。東華大學推動BRICK學程並非僅在學制上突破,是希望提昇學生學習的在地實踐參與者之能見度及責任感、將社會議題融入課程,並與在地組織合作,讓學生進入場域中以異於傳統專業的思維操作,使學生跳脫固定的商業或社會模式。透過正式、非正式課程的運作,讓學生充分融入課程,關鍵在於學生自主學習社群的引導與促成,讓學生畢業後能迅速融入社會與職場結合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9年10月9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4-1000-131430,r2390-1.php?Lang=zh-tw
二、全國唯一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東華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將結盟族群、部落,導入原住民樂舞藝術專業人士,並與藝術、人文社會等學院研發課程、合作教學,傳統與創意互動加持。
圖說:東華大學原民院舞團奪下大專組全國總冠軍
東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東華原住民族學院舞團)於6月13-15日前往臺北國父紀念館參加2018「活力E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再創佳績,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三年級林雍同學以扮演部落傳統領袖的傳神演技獲得最佳勇士獎外,東華原住民族學院舞團更以精湛優異的表演榮獲全國大專組冠軍。「越用力唱歌跳舞,就越能貼近祖先」是東華原住民族學院舞團始終如一的初衷。透過傳統樂舞的學習來傳承原住民族快速消逝的文化,再透過現代手法的詮釋結合傳統文化的精隨,讓一般大眾可藉由舞台展演更認識原住民族的文化樣貌。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8年6月20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3-1000-128331.php?Lang=zh-tw
厚植語言能力 亮點成果:
一、舉辦「志學廟埕甘知影」地方影展的在地實踐方式與包括移動理論、記憶研究、地方性等知識體系展開對話。
圖說:東華大學「志學廟埕咁知影」團隊合影
英美語文學系主辦及「媒體製作與實務研究」課程全體師生共同執行的「志學廟埕咁知影」影展,以東華大學位處之「志學村」周邊聚落為核心,在社區居民日常聚會主要場所志安宮廟前廣場舉辦影展,並邀請東華學生及花蓮在地餐車至現場擺攤,重塑舊時獨特的廟會露天觀影經驗。也希望創造讓年輕的大學生與年長者對話的契機,以期打破大學圍牆的藩籬,走入社區,凝聚社區力量。英美系一直致力於走出課堂,以行動實踐理論,影展成功讓居住在志學的人可以進行跨世代、跨領域與跨族群交流的機會,讓志學村民與東華師生能夠拉近距離,一起建立更深刻的連結及認同。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9年1月8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4-1000-135364,r2390-1.php?Lang=zh-tw
二、除正式課程外,亦有非課程之外的雙語在地故事採集及女性影展花蓮巡迴場的執行。
本計畫主軸持續推動本校學生職涯輔導、強化學生就業能力,更進行校務系統分析與統整,提供各項學生學習相關資訊。亮點成果如下:
培育就業能量 亮點成果:
一、引進專業,精進教師輔導能量:與天下雜誌合作,辦理「職涯輔導種子導師培訓工作坊」成功引進業師專業及實務經驗,精進教師輔導能量。
二、套裝式之職涯講座:打破單堂式之講座類型,與業界合作開設套裝式之「青年必修15堂課」職涯講座,廣受學生歡迎。
深化教學品保 亮點成果:
一、IR系列叢書:發表校務研究工作歷程,以及基礎資料與進階資料的整合之模式,結果應用於學習與興趣探索、專業能力培養、學生背景之探索。
二、進行生源分析:採用爬蟲程式與視覺化互動資訊技術探勘中長期資料,解析考生流向、競爭關係、與地緣因素對生源的影響。
本計畫主軸係以東華校務發展計畫中十大在地發展行動策略為基礎,結合東華各學院及花東在地產業、人文及社區特色,達到善盡社會責任與發展學校特色目標。亮點成果如下:
強化在地連結 亮點成果:
一、原來在這裡-臺灣原住民族陶藝展:吸引許多民眾欣賞。並彙集本院師生及各陶藝家出版「原來在這裡-臺灣原住民族陶藝作品集」。
圖說:「原來在這裡」為臺灣原住民族陶藝巡迴展覽
東華大學舉辦「原來在這裡:臺灣原住民族陶藝展」,以「傳統」、「復興」、「再現」三大面向,展示臺灣原住民製陶文化的歷史與當代發展,其中「傳統」與「復興」兩大面向,試圖以原住民傳世的古陶器對照當代原住民新製的傳統技法作品;「再現」則是展出當代原住民結合傳統文化、社會議題的創作。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8年9月18日
https://arts.ndhu.edu.tw/files/14-1019-127370,r4220-1.php
二、紋面族群家屋蓋造:紋面族群家屋蓋造傳習計畫透過邀請部落族人來校指導、教學並與本院師生協作完成紋面族群家屋蓋造。
三、探究實作及多元智慧型課程:運用實驗物理技術、仿生與環境課程,分別以問題導向學習提出專題計畫,累積學生的社會參與經驗及闖關成果發表代替期末考方式,以結合基礎科學強化科學實作能力。
圖說:仿生團隊進行簡易型抗寒耐型溫室簡報說明
東華大學自資系以「全球環境變遷的適應、減緩之方」為主題參加「2018全球仿生設計競賽-臺灣校園海選」,楊悠娟老師指導的仿生團隊以作品「簡易型抗寒耐旱型溫室」參賽,經過初選、複選及仿生咖啡館3階段評比榮獲佳作(第4名),隊伍由人文與環境科學學程碩士生魏仲良、自資系碩士生劉俊佑及學士生何岷翰組成,係東部地區首次參賽隊伍即獲得獎項。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8年7月3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4-1000-128684,r2390-1.php?Lang=zh-tw
四、進行在地服務學習: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承諾,培育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透過學生製作觀光休閒實務專題。
本計畫主軸分為輸出面及輸入面。在輸出方面,本校擬定「國際教、研、學移動計畫」,著重於培養師生之國際移動能量及擴增國際交流機會,藉以積極將本校師生送入國際;在輸入方面,本校將致力於輸出東華教育,於在地營造國際友善校園,並深耕海外招生資源。亮點成果有:
國際移動佈局 亮點成果:
一、參加各區域教育者年會成績亮眼:姊妹校數量大幅成長,出國/來校交換生數量也有所成長,發展更多國際交流機會。
圖說:東華大學近年推動國際化,吸引近900多名國際學生就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5月9日發布最新「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8),東華大學今年首度進入「新興經濟體排名榜」,名列第184名,在全台入榜的31所大專院校內,排名17。東華大學今表示,未來將持續致力國際化與國際接軌,2年內突破300所海外姊妹校。東華大學表示,近年東華大學致力推展國際化,在多年耕耘下,境外學生人數穩定成長,2018年外籍生人數近900人,占東華學生總數的9%,在海外締結的姊妹校也高達245所。
原文請連結:東華大學,2018年5月11日
https://www.ndhu.edu.tw/files/14-1000-126906.php?Lang=zh-tw
新聞網址:自由時報,2018年5月11日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22757
二、深耕在地:東華具東部地理與文化優勢,秉持深耕在地的精神,辦理多項活動,帶領境外生與在地連結促進交流,同時將台灣花東在地文化特色推向國際。
三、大使講座:辦理多次國際講座及一系列的大使講座,邀請外交部退休大使蒞校演講,分享駐外經歷及國際議題,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最新國際情勢、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