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醫學院充分運用臨床技能與模擬中心各項設施,精進各系特色臨床技能,推廣至長期照護、智慧醫療、醫學工程及醫材開發等,並強化學生的人文社會學科訓練;另持續辦理「長庚跨域人才培育計畫」,培養學生領導統御、跨域學習及國際移動力,同時開授全校大一必修人工智慧概論,以因應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曾修讀程式設計課程之學生達50%。本校執行「雙語化學習普及提升計畫」,辦理「教師精進全英語授課技巧(English as a Media for Instruction, EMI)工作坊」,並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大力推廣遠距教學,支援相關軟體與數位學習平台,確保學生學習品質。
|
|
3D列印建模練習及復健輔具設計課程 | 聯合手術訓練課程-下肢手術訓練工作坊 |
|
|
跨領域臨床技能基礎腹腔鏡與縫合營 | 護理系基本生命急救術 |
「發展學校特色」本校跨領域研究中心發展關鍵技術,共同參與國內外組織解決社會環境重大議題,如:分子醫學中心持續加入美國國際癌症登月(Cancer Moonshot)計畫進行癌症防治;新興病毒感染中心持續與國際組織合作對抗Covid-19疫情,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技術,獲得「2021臺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與科技部110年「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並與工學院合作開發「COVID-19中和抗體效價檢測自動化平台」,開發長庚大學首台自動ELISA微型化快速感測機台,增進臨床使用的便利性與高通量檢測能力。延聘英國牛津大學榮譽教授Dr.Siamon Gordon為特聘講座教授,指導免疫團隊;延聘現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外科病理部教授吳子丑院士為學術顧問,指導免疫機制及疫苗開發之轉譯醫學研究。史丹佛大學專家團隊2021年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本校國內排名第9(私校第1);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公司公布「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本校世界第456名(名列國內綜合大學私校第一);2021年荷蘭萊頓大學公布科學影響力世界大學排名(CWTS Leiden Ranking),本校全球前三百大,全國第二,僅次於國立台灣大學,為國內科學影響力典範大學。
| |
新興病毒感染中心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技術。 | 新興病毒感染中心榮獲「2021臺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 (照片來源: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
「提升高教公共性」本校持續增進及保障弱勢生入學機會,提供外加名額入學管道,並搭配各項經濟扶助及獎助措施,營造友善學習環境;此外,增強導師關懷網絡,設有216名班級導師與26名系輔導老師,110年各類經濟不利學生計430名,實施輔導計801人次,輔導比率達186.28%。校務研究中心持續完成校內各處室初級資料盤點,整合其他校內外資料庫與社群資料,作為數據導向量化管理之重要基礎,並藉由校務研究議題分析及客製化指標儀表板系統,提供各單位績效追蹤與決策參考。
「善盡社會責任」本校積極推動研發成果與產業之連結,110年產學合作金額超過1億6,000萬元,技轉金額超過7,400萬元;其中蔡孟燦教授之「可攜式多功能3D皮膚光檢測儀」榮獲「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並於110年3月成立本校首家價創衍生新創公司,亦在同年6月完成技術移轉,總金額達4,000萬元。另持續推動執行USR HUB計畫,以「在地文化、保存再造」及「弱勢族群、社會支持」為主軸發展,110年計有師生235人次參與校內USR培力活動,並發行《自然生態觀察手冊100•桃園市龜山區》一書,已被龜山區山頂國小列為自然科學課程教材,對在地生態教育有所助益。
|
|
可攜式多功能3D皮膚光檢測儀 | 自閉兒的友善共生—星兒農場實作 |
|
|
泰雅族文化之循環商業模式應用—工設系學生設計之竹件研磨罐 | 職人創造,能力營造—庇護性企業開幕:雞蛋糕攤車 |
|
|
在地考察-語林有機農場 | 學生、學校、社區—長庚大學周邊社區人文與生態建置計畫—「大學與社區連結」USR課程系列演講 |
|
龜山生態觀察手冊內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