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110年執行成果及亮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110年英文版成果亮點文章

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改變,我與我們」,在「藝科融合的教學創新」、「展演驅動的社會實踐」二大主軸推動下,執行成效除符應教育部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四項目標,同時亦兼顧精進七個學院專業課程品質、跨學院合作學習及強化全校整體性支持機制和系統性建構成效。以通識及專業課程為基礎,針對跨領域學習、社會趨勢和產業需求、發展跨學院合作教學創新。對內,翻轉前瞻性教學創新模式,厚植學生基礎能力、就業能力、跨域能力、國際移動力,增加學習多元性與自主學習,藉由教學創新促進學習品質。對外,著重於師生帶著課程與學習成果走出校園,對於地域、族群、事件的關懷與社會實踐,透過知識生產的公開展現,將屬於「個人」的專業轉化為「公眾」的能量,讓學生覺察藝術與自我、他者之間的關係,達成「改變,『我』」(學校與師生)、「改變,『我們』」(影響在地、臺灣與世界)的最終目標。

壹、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1. 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研與學習品質

本校多年來以引進國內外頂尖師資與訓練體系、推動「跨文化」與「雙向」的國際合作標竿課程、深化專業創新、跨域與國際合作能力,透過鼓勵教師參與社群、支持教師發展多元教材教法,多年來成果顯著。

近年來,多位教師藉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研發創新教學模式,例如,藝術行政管理研究所于國華所長主持「蘆竹湳的名字:從悲情之裡到祝福之庄」獲110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與劉蕙玲教授合授,安排學生實際走訪社區、挖掘在地文化、訪談紀錄並協助社區保留文史資料,培養學生跨域運用藝術媒介(紀錄片)讓更多人看見蘆竹湳社區(圖1)。舞蹈學系林怡棻講師「當代舞蹈高階」獲教育部評定110年績優計畫,課程內容著重於引導學生以經驗解剖學的觀點更清楚地建構自己對身體的覺知、以身心學「第一人稱」的觀點對身體信息深度探索,幫助舞者加以反思舞動經驗與書寫能力(圖2)。

圖1蘆竹湳社區為學生辦理影展,與居民共襄盛舉

圖2當代舞蹈授課情形

【亮點】以校級整合推動創新課程機制:集中式實驗課程

為進一步激勵教師願意投入課程發展與實踐創新教學,本校於108年以校級整合推動創新課程機制,通過集中式實驗課程試行辦法,109 年正式實施,補助7 門課程,修課人數合計 199 名;110年補助10門課程,修課人數合計291名。集中式實驗課程鼓勵系所彈性多元開課時間、打破原有課程框架及多元性跨域教學的各種可能性,部分補助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授課,降低校內專任教師開課負擔,強化開課效能。

其中,音樂學院正式邀請國家交響樂團藝術顧問、指揮大師呂紹嘉擔任特聘講座教授,與北藝大音樂學系碩、學士班攜手合作,開授系列課程包含「管絃樂合奏」、「指揮大師班」等,開創臺灣校園課程新紀元,此為國內教育界、學術界與音樂界一大盛事,透過專業課程、遴選指揮家、排練演出等,以教學與舞台表演方式,使學習更精進且堅實。修課學生也紛紛表示「能被呂紹嘉老師指揮到,是我進北藝大以來感到最幸福的事了。」集中式實驗課程促成大師與學生們的對話與互動,令人難以忘懷(圖3)。

圖3音樂學院「音樂講座—呂紹嘉大師專題」(109-2、110-1)課程排練與演出情形。

2.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啟學生藝術生涯的另一面世界

106至110年創新創業課程以通識教育中心、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藝術創業微學分學程為主要課程開設單位,多元學習機會以啟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視野與能力。為了解全校課程開設情形,透過全校課程盤點與專案會議,檢視出如美術學系「展覽與策展」、音樂學系「交響樂團之經營管理」、舞蹈學系焦點舞團課程「舞蹈行政」和「舞蹈製作實習」、影新學院「影展實務」課程等更多為幫助學生畢業後直接接軌產業創新的課程,109年合計開設37門課程、771人次修讀;110年較109年多增設13門課程,共1076人次修讀。

本校藝術創業教育以培養學生將創作轉換創業精神、提升校園創業風氣為目標,109年重新構建本校創新育成輔導資源整合體系,110年辦理校園微型創業競賽「夢想自造所Dear Dream Maker」,遴選具市場發展性8組團隊,透過實體展售檢驗成果,並提供合計31萬元獎金,使創業提案有機會投過資金挹注而獲得驗證。110年開辦「藝術創業微學分學程」開放5院所、共22門課程列為選修學分,並邀請13位業師及校友分享創業經驗,結合校園微行創業競賽實作,促成同學結識潛在跨系所夥伴,提升學生創業實務知識與校園創業風氣、強化業界資源及實務能量,培養學生具備將藝術創意轉化商機的實戰能力。輔導4組創業團隊申請政府補助計畫,共4組團隊「爿爿花」、「ALTER EGO」、「劇光燈」、「芒果醬Mango Jump」獲核補助合計65萬元,本校將持續引導具有創業潛力團隊進駐育成輔導,朝藝術創路之路邁進(圖4)。


圖4獲政府補助之學生創業團隊

 

3.累積學生專業與跨域知識經驗,精進學習效能

本校藝術專業課程注重理論與實務並進,注重學生專業學習成果公開發表、呈現與交流,聘邀請國內外專業師資與藝術家,亦注重學生從「做中學」累積產業實務經驗,提升就業能力。透過通識教育、閱讀寫作、程式設計、創新創業及跨領域課程與活動方案,厚植學生基礎能力、培養思辨論述的人文基礎素養,給予學生跨國、跨文化及專業領域不同視角的藝術系統訓練。

多年來,本校提供學生多元跨領域學習管道,豐富跨領域展創環境,增加學習多元性與自由度;包括校內或跨校修讀輔系、雙主修,學生修讀校內學分學程、教育學程等;110年校際選課、輔系、雙主修、教育學程修讀學生數合計153人。

近9年透過通識教育中心跨專長系所開設「通識跨領域藝術鑑賞」課程模組,每學期開設約8門藝術鑑賞,111年新增設1門藝術鑑賞(音樂與影像)。電影與新媒體學院以學院為教學核心之「院必修基礎課程」,與系所開設之具跨領域學習內涵課程,平均每年開設約60門課程1,600人次修讀,另推動跨領域學院/校合作教學計畫、藝術媒合服務學習妖山混血盃-跨域創意實驗室等不同類型跨領域展創環境。

 

【亮點】新媒體藝術學系跨領域跨校合作教學計畫

以「新媒體跨域教學基地」精神向外推展,每年為二、三年級學士生辦理,第四次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合作,為期 3週跨校跨域創作工作坊「輕量級」,奠定北藝大在新媒體藝術與多元創作教學領域的關鍵角色。工作坊以建築視角強化學生裝置結構實作能力,以新媒體藝術視角培養學生藝術思維與媒材運用能力,三校學生跨校分組,從概念發想、現地製作與展演呈現,並以跨校教師合作評圖,交互指導,給予學生不同領域視角的回饋。107年、108年工作坊皆於臺北市藝文重要展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地創作、展出;109年以「塔」為主題,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各個不同區域空間展出。110年以「拓樸學」為主題,其主要研究在空間內,連續變化下維持不變的性質。三校共同指導老師共11位、參與創作學生達78位,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地創作、展出,課程因計畫經費補助而穩定發展,將邁入第五年(圖5)。

圖5 三校跨校合作教學計畫現地作品設計、跨校討論、評圖與現場裝置

貳、發展學校特色

透過校級重點發展計畫,共同以多重面向發展具學校特色與優勢的跨學院合作課程,展現一個個精彩的創新教學成果,創造「關渡光藝術節」、「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北藝大博班實驗室」及「社會參與式藝術學習」作為藝術高等教育品牌典範,長期且具計畫性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此跨域合作學習模式具有臺灣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性。

1. 科藝融合跨域創新課程,以課程教學引領跨域藝術實驗創作

(1)【亮點】關渡光藝術節《EAT達文西》

關渡光藝術節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規劃主辦,是新媒體藝術學系對於「什麼是跨領域藝術」不斷的追問與實驗,並透過顛覆場館與藝術體驗的大型新媒體劇場實驗成果。107年《游泳克》與108年《壞運動》於北藝大游泳池展演、109年《量子糾纏》在關渡美術館及周遭環境創造全新的展演空間的可能。110年關渡光藝術節《EAT達文西》是新媒體藝術創作首次進入用餐空間的展演,以沉浸式影像與餐點菜色作呼應,透過影像、聲音及互動,循序漸進地堆疊餐點的層次。「EAT」由 Experimental(實驗的)、Artificial(人造的)、 Technical(科技的)三個不同的英文形容詞組成,訴說創作者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時抱持著實驗精神創作出科技藝術作品。融合「沉浸投影」、「互動影像」與「臺菜特色」概念,處理一個餐飲空間中的生活議題,跨域創造一場味覺、聽覺與視覺的饗宴(圖6)。

圖6 關渡光藝術節《EAT達文西》辦理成果

相關連結|關渡光藝術節 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2021關渡光藝術節 《EAT達文西 計畫簡介

                        2021 關渡光藝術節《EAT達文西》預告片

(2)【亮點】關渡光藝術節《後花園II-聲光對位》

北藝大音樂學系與新媒體藝術學系自106年起與法國里昂國家音樂研創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création musicale, GRAME)展開緊密合作,邀請知名擊樂演奏家Jean Geoffroy擔任藝術指導,啟動一系列對當代音樂與科技藝術的國際跨域創新實驗教學與展演計畫。繼《絢璧》(106)、《驅動聲音的光》(107)、《能量轉換》(108)後,《後花園》(109),奠基於往年跨系跨國合作共創的經驗,110年承襲《後花園》結合數位科技應用與原創當代音樂的理念,以二系專業為核心,開設「超聲響跨域專題」等課程。帶領音樂學系作曲組、演奏組與新媒體藝術學系數十位學生創作《後花園II–聲光對位》,歷經九個月課程教學、工作坊、實作研發、階段呈現、創作重組統整、劇場排練等過程,將自製樂器、真實器樂、互動電聲與影像裝置加以整合,建構出超越既定框架、極具實驗與創新的跨域展演模式「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於關渡藝術節售票演出共3場,同步直播達1225觀看人次票房成績亮眼,更獲得眾多各界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圖7)。

圖7 關渡光藝術節《後花園II-聲光對位》辦理成果

相關連結|《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 影片

 

2. 博班實驗性課程「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

北藝大秉持「立足關渡,放眼國際」的精神,同時擁有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化資源等5大藝術文化領域學院的博士班。為培養獨立研究與思考的高階人才,促成創造力與域外思考的實踐,並增進不同學門師生深度跨領域對話,於是構想為博士生建立更多元的跨學門學術交流平台,自110學年度第1學期邀請藝術文化重要議題學者,開辦博士班跨域實驗性選修課程──「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

「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由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林劭仁教授及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于國華所長共同開課,另特別邀請吳靜吉教授擔任課程顧問,一同參與課程與教學設計,利用部分週六、日時間,於校內外場域展開豐富多元且創新充實的集中式課程,修課學生跨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資等5院所,修課博士生共14人。課程旨在引導學生思考並探討藝術可以解決的、融入教學的、研究的、形成服務方案的臺灣社會、文化、政治、科技、教育等議題,建立個人和團隊學習成長的「創意導向」和「資源導向」的跨領域人際網絡,精進本校博士生學術生涯的研究能量(圖8)。

圖8「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埔里桃米校外參訪課程側拍

相關連結|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博班實驗性課程計畫成果與亮點特色

博班實驗室暨北藝學 歷年成果

博班實驗室暨北藝學 歷年成果影片

 

參、提升高教公共性

1. 完善就學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

配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附錄1「提升高教公共性:完善弱勢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計畫,配合校內單獨招生工作及大學專業化發展計畫,推動並完善對於經濟、文化不利或教育資源不足學生就學協助機制。

本校積極辦理「繁星推薦入學」、「單獨招生」、「個人申請」、「四技二專」及「特殊選才」等多元入學管道,招收擁有特殊天分之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並提供經濟不利學生入學應試相關費用減免、補助及入學應試協援服務,減輕應試負擔。學士班一年級招收比率107年為7.18%、108年9.21%,透過協助,錄取人數有所增加;109年因總報名人數下降27.6%,此類學生錄取比率下降到6.8%,而110年又成長至8.89%。在文化不利學生錄取率, 107至109年約在0.25%至0.27%間,110年成長至0.48%,顯示在積極性協助措施實施 下,此類學生錄取比率略有成長。

為增進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對於本校入學與就學輔導相關機制的了解,本校透過辦理「藝術體驗活動」及「校園參觀日」多元藝術體驗暨招生宣導活動,拓展學生來源。惟上半年度受疫情影響,部分活動因而暫時取消或延後辦理;下半年度本校與各學系視疫情趨於穩定後,與招生對象中學合作,以「到校活動」或「線上說明會」等形式辦理大師班課程、藝術體驗活動、招生說明會等方式。回饋統計顯示,參與過本校招生宣傳活動學生中,7.3%學生生長於經濟不利家庭、離島及偏遠地區學生5.2%、原住民學生2.8%、新住民及其子女3%,顯示參與本校招生活動的學生中有將近2至3成是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圖9)。

圖9 參與本校110年招生宣傳活動之特殊身分學生分析

【亮點】辦理特殊選才招生計畫
1.精進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習資源有限之特殊成就、才能、表現或潛能藝術選才機制

透過學系設定資格條件,學生得不受限於學業成績門檻,亦提供經濟或文化不利、具不同教育資歷(如境外臺生、新住民及其子女、實驗教育學生、持境外學歷報考且同時持國外具公信力之入學用大型測驗成績學生等)及具特殊才能優秀應試生就學機會、諮詢輔導與資源。經統計,111學年度特殊選才招生考試已通過審核階段的199名考生中,具經濟不利身分者32位(110學年度40名);其中文化不利身分者包括15名新住民子女(110學年度14名)、9名原住民(110學年度5名)、1名學生來自特殊境遇家庭、2位學生是身心障礙生,以及實驗教育學生44名(110學年度22名)。以上32位具經濟不利身分考生中,報考只開放經濟不利學生應試的戲劇學系報名人數24名,初步顯示此項招生管道對於系所挖掘潛能人才是有幫助的。後續,本校將透過學生學習成效平臺相關精進分析,追蹤此管道入學學生之在校、畢業表現,檢視此招生管道之選才效益。

2.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學生輔導成效並推動族群友善校園建構

本校於109年7月1日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於10月22日辦理揭牌典禮,積極完備一站式輔導服務,以使學生安心就學,並強化人才多元發展與族群文化友善環境建構。並透過與教務處、電算中心及學生諮商中心等單位合作,初步了解原民學生族語能力及所在原鄉,逐步掌握原民學生各項資料。

110年延續辦理1場新舊生期初座談餐會「原來在藝起」,積極鼓勵休學學生返校參與系列活動。本校邀請熟悉原住民議題之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及畢業校友擔任主講人,以生職涯探索為主題,傳承升學及就業心得;同時宣導校內相關獎助學金及減免資訊,介紹原資中心軟硬體設備與服務,提供各方面協助。亦透過教務處與電算中心合作建置之資訊系統整合學生基本資料與畢業生流向調查,未來將持續針對學生需求辦理各場不同議題座談。另於原住民族文化週舉辦1場「族服樂舞快閃活動」建構校園族群友善聚會,約175人參與。為了解原住民學生在學期間對於族群及自我認同的看法,提供原住民學生參與學校各類型活動展現原住民文化的機會,如關渡藝術節、畢業典禮等,藉此讓全校教職員生更認識原住民文化。

3. 藝大開門資源共享與辦學績效公開

北藝大每年在課程教學、展演創作、藝術教育推廣、社區與產業活動等方面,均有許多努力的成果,除了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統籌全校各學系辦理「夏日學校」(美術、舞蹈、動畫、戲劇、傳統音樂)招收八年級至大二學生,透過不同背景、不同年齡段在團隊合作學習藝術創作的過程,體驗北藝大藝術養成教育。並落實多元管道公開校務資訊辦學績效,除透過教育部規範之學校校務資訊公開專區整合校內各項辦學資訊、建置校務資訊推播APP、學校官網發布展演學術活動之外,高教深耕計畫網站數位化保留歷年執行成果,同步透過Facebook、Instagram與YouTube等社群平台公開本校辦學資訊,線上舉辦本校高教深耕計畫110年成果展、上傳21部各計畫成果短片、為期1個月抽獎活動等,觸及約2,500人次,提供予各互動關係人相關資訊,並以滾動檢討方式,逐年修正資訊揭露項目。

相關連結|本校辦理藝術推廣教育計畫

本校執行教育部美感教育中程發展計畫

本校校務資訊公開平臺

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網站

肆、善盡社會責任

本校成立藝術社會實踐中心,從北藝大專業領域特色出發,與在地社群形成夥伴關係,系統化建構「地方學」文化知識內涵,並著眼於創作展演轉化再現地方文化內容,從而落實藝術大學的社會責任。109至110年獲教育部核定4個案計畫。在校級協助機制上,由主冊支應專任人員1員額及基地運作業務費約197萬元,包括校內扶植「2021義家藝館:教學暨創作計畫」;依本校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支給原則,以彈性薪資獎勵、全英語授課獎勵方式鼓勵參與社會實踐課程與計畫教師帶領團隊。

相關連結|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中心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藝術社會實踐中心 深耕計畫歷年成果

Hi-Five Plus: 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

藝術媒合服務學習計畫 成果

1.臺北市.北投:
北投散步:歷史、環境、生活、記憶以及其展演計畫

以文化資源學院為中心,搭配舞蹈、音樂、美術、戲劇、新媒等藝術學院展演實作的創造力,透過跨域交流與整合,由三個面向切入北投,分別為「生活」子計畫:協助北投社區建構在地觀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多元社群、多元跨域的夥伴關係與工作模式,並鏈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政策,與在地發展歷史文化內涵驅動的展演與再現型態,形塑北投地區文化公共平台;「環境」子計畫:與關渡自然公園、多寶藝術學堂合作針對關渡地區人文自然環境等議題進行探討,並以圖像提出教學或其他方案呈現作品;「街區」子計畫:與中央研究院、成功大學等師資教授GIS地圖資訊系統,再由學生進行北投地區調查研究,整理區域性地圖,結合文獻資料、口述歷史、現存遺跡等資料,進行整合與詮釋再現,建構再現已經消失的關渡老街以及其生活面貌。藝術社會實踐中心串連校內各系所學生發揮藝術才能,加深社區發展的廣度,呼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近年來的發展「城市觀光」、「文化永續」等文化政策,藉此協助「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整合與強化文化內涵的深度,提供北投建構新的生活模式。如北投散步—新北投公園,由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老師及團隊,針對小學生設計有趣的走讀文本、活潑的互動遊戲,帶領南郭國小五年級資優班的學生回到百年前的北投公園,利用歷史環境學的觀察進行一場時空旅行。聽公園爺爺說故事,認識公園對於當時的人們的意義,進而描繪出在日治時期時,溫泉、浴場與北投公園交織而成的「公園想像」,公園內設施的背後故事,以及公園內豐富的生態資源探索(圖10)。

圖10 南郭國小學生認識新北投公園地景圖

2.苗栗頭份.蘆竹湳:
家在蘆竹湳—蘆竹湳社區保存發展陪伴計畫

北藝大長期推動藝術深耕地方,用「藝術」解決在地問題。以學生學習角度出發,學院專業的藝術研究專長、文化知識的系統性爬梳能力,結合教學與實務,協助地方夥伴探索自身文化。然「藝術社會實踐」並非單一藝術形式進行,而是採複合式的創作模式,且需長期陪伴場域夥伴,擾動地方、累積藝術的能量。本計畫之場域實踐將側重於「參與式藝術」的創作實踐,使學生必須「真實地」和在地社群互動、進行共同創作。由教師開設跨域課程、移地教學等進入場域,帶領學生進行議題式學習與討論,讓學生以不同領域視角與生活週遭人事物碰撞、對話、交流,培養學生創新融合能力。

蘆竹湳社區保存發展陪伴計畫以課程與實踐方式,參與和陪伴社區保存與發展,包括:協助好采頭藝術季規畫執行、以蘆竹湳為教室設計課程、辦理社區紀錄片影展。透過 USR計畫,讓學生參與社區實踐、了解藝術與地方創生及社區營造結合的理論與策展方法,並協助社區連結外部資源、累積社區紀錄影像資料、協助社區專業策展、陪伴社區營造及地方創生推進(圖11、圖12)。

圖11 師生與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會理事長合影   圖12 學生策劃主題、繪製蘆竹湳社區地圖

 

3.臺東縣綠島.國家人權博物館:
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

經過一個學期的課程與學習,學生透過對於記憶政治的文本閱讀與不同學院老師對於藝術形式參與社會議題的經驗分享,逐步構思自身所關切的議題。在臺灣過去民主轉型時代與現今社會關係中找到一個切入點,並透過藝術媒介轉化成創作,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開設議題式跨學院創新課程,搭配跨域實驗藝術創作提案。希望透過田野踏查與文化展演的穿透力,讓多元紛雜且曾被排除的歷史創傷記憶,在特定場址中以具有當代性的方式再現,促使綠島人權藝術季超越紀念追思的調性,轉型成能夠引領話題、提升議題關注度、推進轉型正義的藝術節慶,引起思辨、促成社會溝通對話。

110年延續往年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合作,今年北藝大再度參與綠島人權藝術季,經過一學期課程指導,選出3組優秀作品參展,以錄像、詩作、新媒體裝置等多元形式映照本屆主題「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為期3個月的展覽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呈現。另外也首度與綠島國中合作,以兩組教育推廣工作坊將人權議題結合藝術並帶入課堂實踐。一步步引導學生隨著教案回到1950年代的綠島,反思臺灣社會該如何面對/記憶這段歷史,並進而連結到當代之民主課題(圖13)。

圖13 綠島國中學生於課堂上將文字轉化為視覺創作

相關連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官方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

媒體露出|「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 綠島人權藝術季17日開幕(陳宛茜,2021年5月16日發佈聯合新聞網)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舉鏡自照的生命層疊與歷史書寫B面(童詠瑋,2021年9月15日發佈於AR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