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臺北醫學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110年度主冊計畫成果及亮點

110年度成果及亮點

(一) 落實教學創新-培育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

1.厚植學生基礎能力與人文素養

(1) 完善資訊領域課程

累計全校大學部基礎程式設計修課比例達96%,人工智慧導論則達53%精進大一新生先修班及新生檢定考試110年度先修班課程完成修課人數為640人,完成率約69%檢定考試110年度受測人數為90人,通過率約56%109年起舉辦程式設計黑客松,110年共76位同學完成活動,透過密集式上課及團隊分工實作,強化學生應用能力。另外舉辦程式設計競賽,四年共86組團隊,合計200學生參賽。

(2) 強化深度閱讀,敘事書寫與反思寫作

將「北醫知識創新工作平台」導入經典閱讀課程持續操作,輔助學生進行深度的反思學習;舉辦15場多元敘事融入課程的基礎理論研習活動,累計303位教師參與敘事與反思教學研究;首次舉辦線上反思教學活動,99位跨校、跨域教師參與反思教學設計,厚實教學品質及研發能力。

(3) 深化經驗學習、激發創作力與策展力

110年持續與中研院合作開設9門人文講座課程,與故宮博物院合作開設「北醫人到故宮」,培育學生導覽文物與數位策展能力。110年辦理9場「名家講堂」,邀請4位藝文領域名家蒞校進行短期講座,共1,089人次參與。於疫情期間,整合「北醫人藝」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推出「獻聲抗疫」,募集師生短片連載40部,網路觸及達11,261人次。

(4) 優化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學習能力

110年度共開設30門次微型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共1,468人次,較109年成長99%建置自主學習「學生達人平台」,完成自主學習優秀學生分享經驗;110年舉辦線上自主學習策展,觀看人次達1,873次。

2.精進專業及實習教育

(1) 完善模擬教育、實習與臨床教育

將創新科技導入臨床教學,發展超音波模擬教學導入解剖學課程,開設虛擬實境臨床整合課程(VR Clinic),透過遊戲化臨床情境體驗,協助學生提早瞭解醫療場域。2021國際醫學模擬教育研討會的主題為「未來教育的新選項- Hybrid Education」,觀看人數高達628人,滿意度4.8分。109年完成並優化學生實習履歷管理系統e-portfolio 2.0110年所有職類皆上線使用。

(2) 精進學系專業課程,健全課程品保機制

110年啟動新一輪課程外審循環,著重臨床與產業課程內容審查。109年起推動學院發展教學特色課程,目前10學院皆完成特色教學規劃。提供國考線上模擬測驗平台予學生自主練習,將國考科目導入課程並開設團體諮詢輔導。本校整體國考通過率為91.41%,各類科通過率皆高於全國平均,其中護理師通過率達100%110年度國考類科醫師()、醫檢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牙體技術師五類科榜首皆為本校學生。

(3) 建立領導知能學習路徑,提升學生領導能力

110年針對大一新生,於各系所中導入領導知能導論課程,110年度舉辦相關課程與活動共1066,939人次參與。課外學習護照系統於1106月正式啟用,透過系統,可完整紀錄學生之課外學習履歷,協助學生領導知能。110年度已有17位學生完成【實踐領導書院】認證、10位學生完成【卓越領導書院】及【菁英領導書院】認證,將持續協助學生領導能力之養成。

3.建構跨領域學習及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1) 完善跨領域學習環境

各學系認列系外選修學分,各學系由原未認列系外學分,108學年度認列6-20學分,109學年認列10-20學分,至111學年各學系開放系外選修擴大到14-44學分。110學年為大一開設「新生專題-Design My TMU Life」課程,共931人完課,辦理創新創業相關活動26場,2,024人次參與。與日本九州大學合作開設「國際跨領域創新見習」全英課程,與臺灣人壽合作「台壽百歲人生發佈會暨創新論壇」,共782人次參與。 

(2) 發展跨領域微學程,培養學生具備跨域核心能力

110年已發展人工智慧、創新創業、新媒體及社會創新4大領域,開設15個符合前瞻趨勢微學程,110學年已有15學系組將跨領域微學程納入畢業條件。1062學期大學生選修跨領域課程5.1%1101學期增至24.6%,成長近5倍,10711092學期修課由381人次增至1,316人次。

(3) 打造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完整學習路徑

規劃創創學習分為TMU Biodesign Junior生創人才培育課程產學共創課程三個部分。初階課程有336位學生參與,進階課程有98位學生參與;產學共創課程規劃學員完成TMU Biodesign Junior課程培訓期間,同時接受產業專家指導學習相關產業相關知識課程,如產業性質分析、產業相關技術等,針對企業專題進行創新概念發展。

(4) 推動全校性人工智慧生醫教育

110年辦理TMU「園丁計畫」,進行3梯實習計畫與9個實習專案,並提供導師輔導與產業實習雙向學習機制。推動學系專業課程導入程式設計與人工智慧之應用,15學系組皆已提出AI+X課程。與清大電機資訊學院合作跨領域學習專案,110年暑期14位同學參與清大專才班專案

4.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1)  建立以國際磨課師為底,數位自學為用的創新數位學習模式

110年新開設5門、精進4門全英語磨課師,累計完成91門磨課師課程(29門全英語),總計超過23萬名學員註冊,110年北醫「全球衛生安全與醫療照護數據分析」課程榮獲全球知名MOOCs搜尋引擎Class Central推薦為「全球最佳250門線上課程」排行。1102月起擴大與Coursera合作,成為東亞第一所實施「Coursera for Campus」專案之大學。於教育部大學深化數位學習推動與創新應用計畫中,臺北醫學大學榮獲教育部肯定,獲頒「大學數位學習深耕優良學校」獎項,全國僅有四校獲得殊榮,於2021ELOE(e-Lear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Open Education Forum)數位學習國際研討會暨開放教育論壇,由跨領域學院數位自學中心萬序恬主任代表受獎,代表該校在數位學習的努力投入與傑出表現深受肯定,可做為推動數位學習參考典範。

(2)  重塑教師數位教學技能與應用

110年辦理7場線上遠距教學實作工作坊,教師共365人次參與;製作數位學習教學指引手冊。已成立4數位校學教師社群,參與教師增至206人次。另109-110年共提出35件數位相關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案,共16件獲得補助。

(3)  開發多元創新教學模式

110年度63門專案導向課程提出審查,符合標準有36門;1072學期起推動創新教學方式,課程佔比為15.8%1101學期佔比提高83.6%109年持續將VR推廣導入課程應用,1081-1101學期已累積開設45AR/VR課程。109學年大學部學生遠距及數位課程平均修習4.16學分(107學年2.62學分)、研究所碩博士生平均修習2.32學分(107學年1.63學分)1091學期開始全校實施二週遠距教學週(515),學生滿意度達83%

(4)  完善分級化教師賦能培育

新訂教師教學專業認證制度:109學年起實施教學專業認證制度,1101學期共38位通過認證。110年舉辦43場次1,099人次教師參與。鼓勵教師海外教學研修,補助4名教師參與AMEE線上研討會。11024件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本校另提供8件校內補助計畫,鼓勵教師持續精進教學研究。累計至110年度已有5名教師通過教學實務型升等,及16名教學型教師。

5.深化國際交流與國際競爭力

(1) 系統性培養學生在地國際化及國際移動力

110年藥學院獲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重點培育學院計畫,於1108月成立校級雙語教育推動委員會及雙語教育推動中心以線上社群TMU EngLive為媒介,提供學生彈性學習與諮詢的數位平台,1103,779人次參與;110年活動講座與競賽參與人次達5,517;另建置各式線上學習資源,如Easytest等,使英語學習不受限。110年度在地國際化活動以結合線上及實體方式辦理41場活動,大學部具在地國際化經驗學生由10746.6%提升至11073.4%

(2) 完善學生國際學術專業培育

110年獲學海築夢計畫2案,預計選送14名學生赴國外見實習;另透過多元數位自學與線上講座,吸引本校近900名學生及國外盟校近1,000名學生共同交流。目前共有31個雙聯學位,至110年已有12位學生修畢、5位正在就讀。

(二) 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研究特色,深化轉譯醫學,建構生技創業生態系

1.發展特色研究,推動轉譯醫學

(1)  開創新研究特色,創造研究新格局:以轉譯醫學為主軸,結合基礎與臨床,推動以疾病為導向研究,發展4大優勢領域(癌症轉譯、神經醫學、胸腔醫學、人工智慧醫療)2大新興領域(細胞/免疫治療、醫療器材研發)及潛力領域。

  1. 癌症轉譯:由前校長閻雲講座教授、彭汪嘉康院士及龔行健院士帶領,尋找癌症治療藥物與疾病相關生物標記,110年發展15大特色癌症研究,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胰臟癌、腎臟泌尿道癌、婦癌、頭頸癌、肝癌、甲狀腺癌、胃癌、淋巴癌及血癌、腦腫瘤及腦轉移、食道癌、兒癌、分子腫瘤精準醫療。透過建立篩檢平台,評估罹癌風險、疾病發展及治療成效,發展抗癌藥物達到精準醫療,並結合本校數據庫、組織庫及中研院臺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完成癌症轉譯平台串聯。
  2. 神經醫學:由張文昌院士、沈哲鯤院士、杜永光教授及蔣永孝教授等帶領,整合本校臨床與基礎研究團隊,發展婦幼神經心智、大腦與意識、睡眠、腦創傷、血管性失智、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神經影像、血小板生醫工程療法、神經復健與疼痛等團隊,涵蓋神經發育及發展到損傷與退化、中樞到周邊神經病變、診斷預防到治療等完整面向之研究,以期提升神經疾病之診斷及治療。

    C. 胸腔醫學:由臺灣胸腔醫學權威郭漢彬院長及林建煌校長帶領,整合臨床與基礎研究團隊,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發展胸腔疾病之預防、診斷與治療。發展氣喘、睡眠醫學、肺癌、慢性呼吸道、肺結核、重症醫學及介入性支氣管鏡等七大特色團隊。以基礎研究、跨領域跨校國際合作,進行Cohort study,針對肺部疾病,開發肺組織晶片(Lung-on-chips)作為藥物篩選平台。已完成肺癌細胞、免疫細胞、支氣管平滑肌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的藥物測試

    D.人工智慧醫療:由陳震宇副校長、李友專教授帶領,以用藥安全、影像辨識、智慧加護病房、睡眠醫學、精準醫療、重症預測、影像基因圖譜、穿戴式裝置、數位病理及智慧醫院為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建置精準化治療策略。

    1.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由何弘能講座教授帶領,發展醫療未滿足與老化疾病研究,包括神經損傷治療、胸腔醫學疾病、代謝疾病、癌症醫療、再生醫學等。附醫、萬芳、雙和醫院皆成立細胞治療中心,附醫為全國第四家通過衛福部核可執行特管辦法之醫院。
    2. 生醫器材研發:由陳志華教授、胡流源院士及王寬院士帶領,以骨科醫材、血小板組織再生、牙科醫材、神經復健、傷害防護科技、血液診斷技術、即時檢測、穿戴技術、藥物篩選等九團隊,將研發成果加速應用於臨床上。

      (2)  推動傑出研究人才培育

      110年共21位教師獲國家新創獎,如新創育成獎(蕭宇成)、學研新創獎(陳震宇、陳威達、陳志榮、林若凱、賴鴻政、李岡遠、黃彥華、蕭宇成)、臨床新創獎(賴建宏、劉如濟、張蓀芃)、精進續獎-學研新創獎(潘秀玲、賴基銘、邱仲峯、黃彥華、莊爾元、康嵐媖(2))、精進續獎-臨床新創獎(李友專、呂憲宗)推動團隊研擬新興議題,透過小組議題磨合、PI研習營媒合院士輔導,培養具競爭力之團隊108-110年度科技部整合型計畫計畫書通過12。藉由「轉譯創新研究計畫」徵件,組成特色研究團隊,以提高研究能量。110年雖受疫情影響,仍有6位教師出國進修,包括蕭宇成助理教授赴美國史丹佛大學參與「創新醫材設計國際導師計畫」等。

      (3)  建置研究核心服務平台

      110年成果包括持續完善臨床研究資料庫、生物資料庫110年完成單細胞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建置。建置完整動物活體影像核心設施,包括7T動物用核磁共振影像儀、動物電腦斷層掃描儀、活體動物冷光及螢光絕對定量分析等,截至110年共14篇論文使用動物中心活體影像設施進行發表。

      2.以特色研究為主軸,延攬人才,深化國際連結

      (1)  持續增聘優秀外籍學者,提升國際教研合作動能:持續延攬國際優秀人才,現有19位專任外籍教師,分別來自美、英、法、韓等11國。11045%專任教師參與國合研究,合作國家達50國,國際共著率自10729.9%提升至11035.8%(110.11.03)FWCI亦達1.1

      (2)  深化國際學術聯盟:特色領域學術聯盟包括北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癌症及婦女疾病學術聯盟,共聘研究人員、醫學生研究訓練與線上指導、執行臺美雙邊計畫等;北醫-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轉譯科學學術聯盟,兩校2016年起透過研究種子基金成功媒合18團隊(21件計畫)跨國研究合作,共著論文113篇。

      (3)  開設特色線上課程吸引外生交換學習:110年獲教育部新南向人才培育計畫補助158萬;爭取教育部首屆非洲菁英人才培育計畫,獲補助248萬辦理特定領域專班、短期專題研習學分班以及醫藥領域聯盟,為全臺唯一通過三類型計畫之大學,有助本校在非洲地區長期發展。

      (4)  配合國家政策吸引新南向與非洲地區優秀人才:110年獲教育部新南向及非洲培英計畫三年(110-112學年度)1,700萬,獎助19名印尼、越南、馬拉威等地大學講師級優秀人才來校攻讀碩博士班。

      (5)  外國學生人數穩定成長:透過校內外多項獎學金(如臺灣獎學金、國合會獎學金、外國政府獎學金等)吸引優秀外籍研究人才,目前全校境外學生共663位,佔全校學生10.8%以上,110學年外籍博士生259人,較109學年成長近13%110學年外籍碩博班新生註冊人數為137人,疫情中仍逆勢成長逾28%,國際招生獲教育部肯定,111學年外國學生招生名額增至210名。

      3.推動研究成果產業應用,完善北醫生技創業生態系

      (1) 獲大型產學經費挹注,加速研究成果商品化:110年產學計畫總金額超過1.89億元,如(A)科技部科研產業化平台計畫第一年補助914萬,促進北醫與產業鏈結及跨校合作;(B)續獲科技部「微整型生醫材質產學研發中心計畫」(109-111)與寶齡富錦共同執行,110年金額共2,250萬元等。

      (2) 整合產官學研醫與國際資源,培育博士、醫師等創新創業高階人才:(A)獲教育部大學產業創新研發計畫(RSC)補助900萬元,以研發成果創業為目標,針對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員進行培訓;(B)獲科技部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產博後計畫)補助1,155萬元,將培育11位博士進入企業服務;(C)4件教育部「大專校院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補助1,335萬元,培育數位牙體技術暨人工智慧、生技新藥研發、跨領域生醫創新研發等研發人才。

      (3) 北醫加速器與國際加速器深化合作:110年北醫生醫加速器與UCSF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簽訂團隊輔導合作計畫,另與日本合作夥伴PremoPartner共同合作,擇優共同輔導團隊開發美國及日本市場業務。

      (4) 衍生新創成果豐碩:累積成立22家衍生新創公司,110年新增4家,成果包括鉉宸科技、台捷醫資、賦能生醫與慧術科技。

      (5) 臨床試驗成果豐碩,鼓勵PI自行發起臨床試驗案:110年度新簽約149件臨床試驗案,簽約金達3.23億。

      (6) 雙和生醫園區即將啟用:雙和生醫園區已於1109月取得使用執照,未來將設有產業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北醫生醫加速器、臨床試驗場域等資源。

      (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完善弱勢就學與落實知識共享之北醫新典範

      (1) 優化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扶助機制

      經濟不利(含展翅組)招生名額由31(109學年)擴增至35(110學年),名額使用率自32.5%(109學年)提高至56.8%(110學年),另外本校推動申請入學展翅組(不分系)之名額使用率更由25%(109學年)大幅上升至80%(110學年);並增加文化不利招生名額5(109學年)擴增至34(110學年)。提供展翅組入學之低收入戶學生每年18萬元、中低收入戶學生每年12萬元助學金,近三年經濟不利學生申請獎助學金100%獲得補助,平均獲金額自10795,350元提升至110115,702(成長21.3%);執行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勵學機制,提供膳食、住宿、書籍費補助及各式助學金,110年度共計332人次獲得579.2萬元之補助。

      (2) 優化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扶助機制

      110開辦多元教育班別117班次,共8,421人次參與,辦理樂齡大學課程2班次,參與54人次。建置校友終身學習回流機制,共開放211門課程免費供校友修讀,共計140位校友選修。

      (3) 完備校務資訊系統化,落實實證決策

      110年已建置教學、研究、國際、畢業生調查等共122校務資料表、1,606個欄位、完成16項指標、33大模組之建置。除提供本校各單位查詢外,另可進行指標長期趨勢追蹤。完成11項議題分析,包含「學生休退學因素調查及改善」、「資訊素養前後測分析」、「探討UCAN職場共通職能與本校大一新生核心能力相關性」等。

      (四) 善盡社會責任-實踐社會參與,優化區域鏈結,提升社會創新與發展

      (1) 深化北醫大社會共好校園文化

      本校1104月成立「臺北醫學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並提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為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將學院院長、行政一級主管、附屬醫院院長納入當然委員,共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110年共開設21門課,修課人數780人,舉辦演講活動共22場次,強化全校對SDGs的認識與實踐,共計715人次參與。完成「2020年大學社會責任報告」,展現本校落實社會責任與實踐SDGs之成果,報告書通過BSI英國標準協會認證,110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永續報告獎」金獎、「永續行動獎」銀獎以及「永續單項績效人才發展」領袖獎,完成建置本校社會責任中英文網站、發《與世界一起變好:北醫大實踐SDGs的故事》專書

      (2) 持續偏鄉志工服務,提升當地衛教環境

      110年雖受疫情影響,為使服務不間斷,進行實體及線上的同步服務,共有18個服務861人次國際服務方面,飛洋國際服務團持續推動醫療包計畫,學生完成醫療包及衛教手冊,寄達柬埔寨,同時透過線上課程與柬埔寨台灣教育計畫,為當地教師傳授衛教知識。

      (3) 協助友邦提升當地醫療品質

      本校醫療團秉持醫療無國界理念,98年起常駐非洲「史瓦帝尼」、102年起常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醫療團隊配合當地政策,疫情期間仍持續進行援外醫療。110年受疫情影響,改為視訊辦理友邦醫事人員培訓,已完成25位史瓦帝尼醫事人員訓練。110學年招收馬紹爾2名護理人員就讀本校護理學系碩士班,持續協助友邦培育高階醫事人才。

      (4) 善用產官學研能量,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1. 提供高齡長照社區賦能:以數位關懷模式如長者線上共餐,維持社區參與連結,獲台灣能源研究基金會「2021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入選教育部USR EXPO計畫亮點故事」。
      2. 推廣食源文化與食安守護:於信義國小推動健康促進活動,安排農場參觀讓學童體驗種植及收成,增加參與學童對食源認同、了解農產業型態及飲食習慣。
      3. 輔助科技支持身障族群生活:110年開設服務學習課程並與社團法人身心障礙者藝文推廣協會共同合作,辦理輔具適能活動及失能體驗,讓學生於課程中體驗身障議題與實地了解身障族群交流,拍攝輔具相關知識等教學影片。
      4. 智齡質感生活聚落示範計畫:以創新課程深入社區經營場域,為信義區居民創造特色運動空間。藉師生與社區合作導覽,引導學生看見在地,打造專屬活動,如於公園放置手工香皂形成香草公園、製作防疫閱讀包供民眾閱讀,與在地人民培養情感形成在地文化。
      5. E世代銀髮藥食健康守護實踐:透過架設「藥食樂活」Line APP關懷長者之用藥安全與藥物知識、舉辦社區藥食體驗及進行銀髮病人居家照護計劃,並開設藥食健康守護講座宣導藥物衛教,為e世代銀髮族建構健康藥食生活圈與健康守護的新雛形,展現與社區共構豐富的在地醫療知識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