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A-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亮點: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建構具本校特色之學生入學管理機制、串聯學生學習短、中、長程價值鏈,組成學習成效議題研析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透過校務研究加值學生高效學習。
有效分析學生學習成效,透過大數據進行各系所「畢業生職場競爭力分析」,系所可藉由此分析報告得知畢業生流向,藉此調整系所之課程架構及師資聘用,以達學用合一之效。本校從學生入學開始即掌握學生特質,及早幫助學生瞭解個人專業職能和職業興趣與所讀的系所符合度,協助學生規劃修課策略及生涯發展。
強化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S
推動「良師啟迪.薪傳實作」專題實作補助,以師徒制方式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專題製作,補助類別除有原先的業界出題、學界解題之產學合作類進行延伸,另增加跨域整合類及競賽類,學生可依專題性質申請補助,藉由專題實作操作過程,讓學生可以依據補助類別學習不同的合作方式。如產學合作類可以讓學生和產業對談,貼近產業界並藉此了解產業趨勢和發展脈絡;跨域整合類則透過不同系所的學生相互合作,激盪出不同的創意想法,並結合自身專長完成專題製作;參與競賽類的學生以得獎為目標進行專題實作,除可將想法實品化,亦可增強同儕間的向心力並培養自信心。
培養學生關鍵能力
110年度新推動彰師特色必修通識課程,開設「人工智慧及其用」,因應世界潮流,培養學生洞悉大數據背後意義,透過自身專業並結合人工智慧以有效提升自身價值及增加職場競爭力;推動學院跨領域課程,以各學院的特色課程為核心,提供給非本院的學生選修,提高學生跨域學習機會和廣度,亦增進學生跨域整合能力;盤點師資生的就業市場現況,規劃師資生多軌進路:(1)110年度開設公職培育學分學程,經過課程盤點及整合,學生可修讀公職人員培育學分學程,除可從事教職外,亦可選擇成為國家公務人員;(2)開設雙語師資培育課程,因應國家推行策略,開設中級、中高級雙語師資多益英語聽力與閱讀班,鼓勵學生取得B2等級以上的語文證照,並修讀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取得雙語教學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強化教學支持系統
透過成立教師專業社群,促進教師間教學、研究、輔導、服務與產學合作等同儕交流及經驗傳承,以落實教師成長之目的。為提高教師教學品質,培育優良教學助理亦是教學支持系統重要一環,透過教學助理培訓營、教學助理學習社群及優良教學助理講座分享,有效提升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於課堂中順利進行。引進業界師資協同授課,以產業界的實務經驗進行教學及分享,拓展學生對於產企業界的應用視野,加深學習印象,使基礎知識能夠學以致用。
提供教師教學創新上的實質支援及協助,鼓勵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辦理多場計畫申請說明會,提供教師多元資源與經驗分享對談;辦理教師增能工作坊,邀請業界專家與會增加校內教師教學知能,將其融入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能。
成果:
- 透過校務研究加值學生高效學習,有效分析學生學習成效,已完成研究案36件。
- 校務研究中心針對本校辦學資訊定期盤點分析,建置學生入學管理平臺並進行議題研究,透過相關研究議題有效檢視學生入學管理,已完成8件議題分析。
- 以多元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之機制,已完成17項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指標分析。
- 110年度執行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結果,畢業滿1年填答率63.62%,畢業滿3年填答率53.94%,畢業滿5年填答率47.77%。
- 落實本校校友之雇主滿意度調查,110年度調查102人次,後續將會進行分析及追蹤輔導。
- 110年度開設32門多元學習課程,共計提供901人次學生選讀。
- 110年度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20門,共計有513位學生選讀。
- 110年度開設6門創客微學分課程,參與學生達176位。
- 110年度成立校級教師專業社群14組,院系所級教師專業社群1組。
- 10年度辦理23場次教學助理研習工作坊,透過研習工作坊提升教學助理所需具備技能,110年共配置了362位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教學。
- 善用校內國家運動選手擔任教學助理,培育12位運動績優教學助理。
- 110年度共計81門課程導入業界師資協同教學,學生受益人次4,527人次。
| |
「人工智慧及其應用」培訓營 | 美術系參與藝術新聲展覽 |
面向B-發展學校特色
特色師培:品德關懷陶鎔,專業良師基地
亮點:
師資培育課程融入創新教學或探究與實作能力,理學院開設7班「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課程及5班「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專題」院課程,並辦理探究與實作專題實作競賽;師資培育課程融入創新教學或探究與實作能力的比例達40.74%。
雙語教學中心規劃「109學年度培育中等學校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一覽表」(需達CEFR語文能力B2級),培育雙語教學專業及應用人才共86位;語文中心開設多益聽力與閱讀課程,協助學生達CEFR語文能力B2級,共76位學生參與,以培育大學雙語教材教法教學人才。
產學合作:育才創新模式,產學共創三贏
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善用沃旭能源捐贈之百萬瓦級儲能系統,於寶山校區建置完整的智慧電表系統,並透過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霧端伺服器及資料儲存設備,彙整智慧微電網大數據,作為教學及研究之用。此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本校全球排名101-200,臺灣排名第5名。
研究能量:優化學術環境,厚植研究能量
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亞洲401-450;2022年THE教育學科全球排名301-400、工程技術學科與生命科學全球排名1001+,足證本校在教學、研究及辦學績效均廣獲各界肯定。此外,本校在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學術生涯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0)及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本校各有11位、10位上榜,顯示本校教師於各研究領域長期深耕及展現其優秀實力。
國際交流:深耕特色結盟,淬鍊國際優勢
本校與全球25國、217所國外大學締結為姊妹校,並有8學系(另有4系洽談中)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Fresno分校、英國史崔克萊大學等簽訂雙聯學制,近5學年度共76位學生就讀,其中30位獲得畢業證書。
成果:
- 開設「教育哲學」、「生命教育」及「教育議題專題」等4門課程、16個班級,構築敦品有禮、關懷社會、自我學習及培用合一的彰師良師風格。
- 鼓勵師資生擬定學習規劃與目標,辦理教育專業知能檢定、教育學程增能工作坊等,110年度師資生共1,351人次參與。
- 補助師資生成立21個教學知能學習社群,透過專業講師講座及跨系交流社群動能,提升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及教學專業知能。110年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達83.38%,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67.37%。
- 開設21門學科教材教法及22門教學實習課程,提高教學品質與應用實作。
- 符應教育現場趨勢及技職教育場域特性,110年師資培育中心與各系所辦理業師協同教學共19場,參與師資生535人次,以提升師資生教學實踐實業實務能力。
- • 補助22組與企業合作之學生專題實作,透過師生共同解決業界實際的問題,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與市場脈動緊密結合。
- • 辦理「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主題分為「綠色科技」、「機械及自動化」、「資訊與電子」及「人工智慧及其應用」,共有來自全國191隊參賽。
- 主動提供教師申請計畫所需之行政服務,減少其行政作業負擔,提升產學合作意願,110年度產學合作案達75件,金額合計5,718萬元。
- 鼓勵教師組成跨領域團隊共同合作,積極爭取計畫以提升整體研發能量,110年度共有4隊研究團隊執行5件重點計畫。110年新增學術合作學校高雄醫學大學,本校化學系教師由高雄醫學大學合聘至該校授課。
- 辦理彈性薪資獎勵特聘教授、領域傑出教師(教學、研究、服務、通識教育)及特優導師,110年度共有41位教師獲此殊榮。
- 鼓勵教師申請科技部計畫,110年度計畫申請案達224件,未獲通過者依本校「專題研究專題經費補助要點」,補助具研究熱忱之教師;110年度科技部通過率為46.88%,有效提升整體研究水準及競爭力。
- 110年度本校教師發表SCI(E)、SSCI、A&HCI論文達192篇。
- 110年邀請15位國際學者蒞校短期訪學,協助研究、指導學生、辦理國際會議或工作坊,提升本校師生國際視野及教學研究能量。
- 與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合作開辦「數理創意教學碩士在職專班」,並辦理馬來西亞數理教育專業文憑課程2班;開設2梯次國際認證課程「語言行為應用」及「在督導下實習」,共有30位學員考取國際行為分析師國際證照。
- 參與25場線上海外招生活動及教育者年會或教育展,有助提升海外學生來校就讀或學習意願。
- 移地學習改採線上方式進行,共49位學生參與;辦理翱翔國際教育講座、姊妹校交換說明會等共25場;辦理2梯次暑期線上華人文化國際營隊及2梯次暑期線上鹿港文化體驗活動,合計88位姊妹校學生參加。
- 辦理7場國際友善大使培訓活動,使其具備籌辦國際活動、外賓接待、國際營隊服務及輔導境外生等能力。
面向C-提升高教公共性
亮點:
促進階級流動、完善輔導機制
專案基金賦能,安心就學:本校落實永續性助學機制,透過與產、官、企與校友間建立緊密聯繫,以及推廣「萬人點燈,千人領航」之小額募款理念,協助家境窘困學生,於110年度共募集475萬,相比往年募款金額提高175萬。
「木棧通道」之入學端保障及增加經濟不利學生入學機會:110學年度透過揚鷹分組與個人申請優先錄取,提供32個名額,共錄取19名經濟不利學生。
全方位關照弱勢學生整體學習歷程:透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110年度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輔導項目共17項,獲補助學生共368人。
深化「精準輔導」建構學生復原力:110年透過新生普測與大二以上學生心理測驗與心理檢視學生身心適應狀況,進而篩選出適應困難且須輔導資源之學生,並搭配開設復原力培力課程,提升學生復原力。並於110年度起建立自編之身心情況問卷分析常模,以利了解學生進入諮商後之類別,提供心理師評估與決策,與後續輔導資源介入。109學年度及110-1學年度共有865位學生接受個別諮商。
辦學自我課責,永續校務經營
定期公開外部與內部的績效報告:本校新版校務資訊公開網站 (https://ncueinfo.ncue.edu.tw/ )支援響應式網頁設計、多人同時在線編輯、內建資料搜尋引擎等。110年網站使用者共計1,283位(不重複計算),其中初次訪問率90.7%,回訪率9.3%,網頁瀏覽量達5,204人次(年增率2.12%)。
招生專業化發展:導入校務研究進行優化選材,有效運用評量尺規串接學生高中學習表現,反饋至招生系統。並透過關聯式規則分析(Associative Analysis)的Apriori演算法,分析本校各學系的競爭對象,協助各學系具體定位所面對的競爭對象為何,進而擬定相關招生宣傳策略活動及調整選才策略。
成果:
- 110年起提供學生安心就學,建立永續永續性助學專款,成功募集475萬。
- 110學年度透過「揚鷹招生分組」、「優先錄取」,分別提供32個名額,共錄取19位。
- 110年度為提高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機會,實施關懷在地區域型高中,透過設計向上延伸微課程、工作坊、科學活動等方式,本校與6所高中(彰化藝術、和美、成功、田中、二林高中及和美實驗學校)簽訂課程合作意向書合作,尚待簽約的有彰化女中與東海附中,透過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微課程或科學活動等方式,將課程內容結合目前趨勢,例如綠能發電等,協助學生跨領域多元學習,探索自我學習興趣。
- 依據學生學習情況,110年度提供特殊教育學生22人次個別學習建議。
- 透過「揚鷹計畫」,提供學生多元輔導機制,以「學習取代工讀」的精神,讓學生得以兼顧生活及課業所需,110年度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輔導項目共17項,獲補助學生共368人。
- 定期公開外部與內部的績效報告:(1) 110年度網站使用者共計1,283位(不重複計算),其中初次訪問率90.7%,回訪率9.3%,網頁瀏覽量達5,204人次(年增率2.12%)。(2) 在校務資訊公開部分,共發布11項公開資訊,涵蓋校務基本數據、評鑑結果、畢業生表現、財務資訊等等,有效支持校務管理透明化作為。
- 招生專業化發展:(1)導入校務研究進行優化選材,並有效運用評量尺規串接學生高中學習表現,反饋至招生系統。(2) 模擬使用尺規之實施情形:提供試模擬審查的具體分析項目共有7大項, 110年度招生專業化個人申請評量尺規試模擬分析(109學年度學生,110學年度尺規)共計25個系組參與,分析結果共有21個系組評分結果達一致性(達統計顯著水準)。(3) 個人申請正備取生與入學後學業表現分析:正取生和備取生在學習表現上是差不多的,包括班排名PR值、學期成績上未有顯著差異,休學機率未有顯著差異,顯示各學系的選才標準有較高的一致性。惟在學習預警部分,正取生預警次數較高(>= 5次)的發生機率較備取生大。(4)個人申請第一階段-學測成績與入學後學業表現分析:運動系在上、下學期的班排名PR值表現依然與國文級分具有相關;資管系資訊管理組在108-2班排名PR值的校正判定係數超過70%,是可多關注的系組。(5)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各審查面向與入學後學業表現分析:部分系所在審查面向的得分上,與入學後的學習表現有顯著相關,建議可適度提升該指定項目得分佔比。(6)不同高中在校成績與入學後學業表現分析:整體而言,都會型高中的學生入學後表現顯著優於非都會型高中學生。各學系及系組,在「高中學習表現」與「入學後學習表現」之等級有顯著相關存在,甄選時可多參考學生的高中學習表現。(7)個人申請入學的生源競爭分析:透過關聯式規則分析(Associative Analysis)的Apriori演算法,分析本校各學系的競爭對象,此分析結果可協助各學系具體定位所面對的競爭對象為何,進而擬定相關招生宣傳策略活動及調整選才策略。(8)建立招生與學生學習資料庫:共計整合10項資料表,超過61萬筆資料,有效支持大學招生專業化之校務研究議題發展。
- 推廣教育碩士學分班:109學年度開設130班讓各領域在職人士能彈性規劃個人專屬學習藍圖。
- 跨界合作開設在職課程:110年度開設6班專業在職課程,強化職場知識與能力。此外,本校更接受彰化縣政府委託,合作辦理「2021巾幗學院-女性領導人菁英培訓班」與「2021電商學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班」,藉由產官學攜手合作,建立跨領域合作交流平台。
| |
C-1-2揚鷹招生-透過教學方式宣傳系所課程特色 | |
面向D-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亮點:
學校整體校務發展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行政整合協調機制面:
1.本校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由學務長領導專責助理團隊統籌及推動本校大學社會責任。
2.計畫執行進度管考會議:針對各案USR計畫,每1-2個月進行PDCA的品質管理機制,逐項檢討質量化績效指標與經費執行狀況,並給予相對應的建議。
3.USR計畫交流討論會議:每二個月邀請全校所有執行教師(深耕計畫D面向、USRHUB、USR計畫)出席交流討論會議,針對各計畫執行困難與執行資源相互交流與討論,並針對重點議題提供建議與協助。本年度已辦理5場次的交流討論會議。
4.USR教師專業社群:以會議/講演/工作坊形式,進行專業知能的分享與交流。110年度辦理6場次教師增能講座與經驗分享會,其中在110年8月19日本校學務長帶領USR社群教師至本校USR HUB「連結、蔓生、新地誌-彰化城區藝術亮點營造計畫」的執行場域:南郭宿舍群進行踏查與經驗交流。
5.USR助理執行協調會議:本校USR助理不定期以線上或實質會議的形勢,針對執行當下重點進行討論或相互支援。今年度針對各執行議題辦理3場次實體與多場次線上USR助理執行協調會議。
6.校級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類計畫指導諮詢委員會:110年度邀請校外委員針對校內所有USR類計畫進行指導諮詢,並於會後針對委員意見進行檢討與修正。
課程面:
1.透過通識課程,進行大學社會責任之扎根育苗:
(1)開設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藉由課程中的服務學習實際參與社區、企業的服務體驗,引導學生初步與地方連結,加深學生對地方文化、產業及環境等領域之瞭解與認同。
(2)開設願景激發與執行課程:透過課程鼓勵貢獻所學與創意落實在地發展,除了增加自身就業機會,也推動地方新生。
(3)開設「USR多元學習微學分課程」:110年度開設5門多元學習課課,藉由靈活且多元開課與自主修課的設計,導入在地特色、環境永續與產業發展的課程,培養學生在地認同情懷,發現地方問題與反思解決方案。
2.設置「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以專業課程連結在地特色之跨院系、跨領域「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截至110年度累計已有24位學生取得「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資格。
教師支持面:
1.持續推動校級USR教師專業社群:社群教師由107年的20名成長110年度已有34名教師加入團隊,教師對於參與校內外共學活動,認為可提升教學知能調查為4.72分(五分量表)。
2.激勵教師參與USR之制度落實成效:計畫年度結束將針對USR執行教師進行校內、外共學活動參與次數進行統計調查,並統一呈請研發處協助針對教師評鑑予以加分。
學校成為區域發展、地方創生推進者的整體作為
本校專業服務團隊於110年,辦理諮詢服務118小時;辦理3場次綠能教育相關工作坊與科學種子教師研習營;培育USR相關種子教師及志工人數54名,並透過諮詢服務,累積與地方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的意願與能量,110年專業諮詢服務團隊執行亮點如下:
1.彰化在地諮詢服務團隊:運健系所師長針對彰化高齡者辦理多場次身心健康諮詢與體適能檢測,並透過社區巡迴運動,達到銀髮族之全人健康福址;美術學系針對彰化巿老舊社區,提供社區活化建議,配合彰化縣政府南郭宿舍群《南郭現場》巷弄美學計畫,連結南郭的記憶與情感,亮點再現南郭充滿魅力生動的人文風華;輔諮學系協助田中鎮勵志中學透過教育與輔導渡過轉型期的艱難,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實踐在地人文社會關懷。
2.永續環境專業服務團隊:110年度協助芳苑鄉進行14次魚塭與溝渠的水質檢測,並協助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立台灣氣候變遷之漁業衝擊圖資(文蛤養殖區) ,和產官學界專家一同訂出台灣漁業面對氣候變遷的應對政策,減少在地損失。
3.產業永續經營關懷團隊:根據織襪廠商需求,提供電子商務專業諮詢與輔導,110年度已由原本各別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整合成社頭好襪電商平台,目前已召募5家在地廠商加入平台。
4.綠色能源專業諮詢服務團隊:電機學系針對彰化綠能之發展,多次與彰化縣政府、彰化縣國中小進行諮詢服務,並透過人才的培訓與最新綠能知識的分享,推動彰化綠能發展。
5.偏鄉教育專業諮詢服務團隊:邀請大學教師、中學現職教師,就教學實作、服務學習、素養導向教學及跨領域教學應用與實作,與教育志工進行協同教學與實務演練,並針對教學現場進行臨床試導與諮詢,即時回饋並修正教學計畫。
成果:
- 人才培育-教師面向:110年度校級USR教師專業社群辦理6場次教師增能與計畫執行交流工作坊,致力於將教師本身專業研究與教學實踐應用在USR課程及場域的執行層面,在110學年度本校通過教育部核定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專案共計5件。
- 人才培育-學生面向:110年度本校共開設60門USR專業課程,校內學生經由USR課程與系列工作坊培訓,獲得相關榮譽如下:Linker全國大專院校創意行銷與創業競賽,21組學生獲獎、2021台灣尤努斯創新獎-社會企業提案,最佳人氣獎第二名、2021黑潮海洋基金會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海洋相關研究類一組獲獎以及取得國內外運動指導員相關證照累計99張。
- 在地關懷面向:計畫團隊產出素養導向及跨領域教學教案186件,並輔導偏鄉弱勢學生完成「個人中心計畫」累計116件。
- 環境教育面向:水質檢測團隊協助芳苑鄉進行14次魚塭與溝渠的水質檢測,提升養殖戶至少7成的收成率,並在8月份協助風機漏油事件進行水質監控檢測減少漁民損失。
- 產業永續面向: 建置社頭好襪電子商務平台,已邀請5家織襪廠商加入,並協助完成完成品牌通路與經營診斷,同時將Tavocol商標註冊成為本校智慧財產。
| |
| D-2 USR教師社群-南廓現場成果交流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