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在「落實教學創新」面向,具體實施的重點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與學,分為 (1) 證據為本,教學精進;(2) 固本深化,跨域創新;(3) 鼓勵研究,實作學習;(4) 教學創新,數位學習。以此四大面向研擬精進策略。謹就成果亮點摘述如下:
一、 落實教學創新(一) 證據為本,教學精進:建立並改善現有的評量工具,包含:大一學習問卷、畢業生學習問卷、研究所新生學習問卷等,對學生探究能力與生涯定向之變化有更完整的追蹤與分析,同步強化NTU aCARE學習追蹤與輔導機制。此外,也鼓勵教師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教學作為研究對象,以實證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推動教學的精進與創新。
(二) 固本深化,跨域創新:請各學系重新檢視課程架構以規劃及推動領域專長。領域專長係由12-15學分、4-5門極具關連性的課程所組成,學生可迅速具備該領域知識的核心能力,並以該課程或領域專長為基礎,修習進階課程或旁及其他領域的課程,降低跨領域學習的門檻,輔以既有的雙主修、輔系及學分學程等機制,促進學生跨域學習。
(三) 鼓勵研究,實作學習:強化「做中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透過探究式的學習 (inquiry-based learning),結合理論與實務,以深化學習成效並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109學年度共7.94%具有實驗/實作/實習之設計與成分。同時鼓勵學士班學生修習學士論文及專題研究課程,或進一步修讀榮譽學士學程,截至110-1學期本校計有醫技系、經濟系、社會系、財金系、工管系、醫學系、地理系、公衛系、職治系等9個學系完成學士榮譽學程要點設置。
(四) 教學創新,數位學習:打造NTU COOL作為新一代數位教學平台,109-2學期與110-1學期共計6,314門課程,近30,000名學生 (逾九成臺大師生) 使用該平台。108-2學期啟用未來教室協助教學革新,109-2學期與110-1學期綜合和博雅共安排40門課,獲得超過5.44分(6分量表) 的整體滿意度。配合線上學分採計及導入混成教學,提供學生彈性修課管道,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及習慣。
二、 發展學校特色(一) 積極參與國際高教聯盟:本校目前是臺灣所有大學中參與重要國際高等教育組織會員校最多的一所大學,如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APRU)、東南亞研究型大學聯盟 (AEARU)、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ASAIHL)、M8 Alliance、亞洲大洋洲頂尖大學工學院聯盟 (AOTULE)、東南亞高等農業教育研究中心 (SEARCA) 等。除持續參與外,也積極爭取加入組織的核心團隊,以期在其間扮演更具主導性角色。
(二) 深化與策略重點姊妹校合作:於過去累積與重點姊妹校之間的信賴基礎上,此階段積極與重點姊妹校洽談共同種子計畫經費,由兩校共同媒合並出資支持教員間國際交流及合作。期間,已成功讓與會師生激發出多元且跨領域的國際合作行動方案。如目前已在聯合國SDGs解決都市問題上建立交流團隊,同樣的以姊妹校交流為利基所整合的國際研究團隊也在規劃中。其五,同時為教學多元化及國際化,增設補助邀訪之國外學者來臺期間於本校設立英文微課程,以增進本校學生修習國際名師開授之英文課程。
(三) 積極建構更完善的校園國際化教研環境:境外學生來源的多樣化:本校努力增加境外生來源,並提供就學誘因與輔導。其一,設置學士班—海外高中推薦入學新辦法。其二,重新調整國際學位生獎學金制度。其三,設置國際短期課程及華語課程。其四,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運用現有資源加上給予獎學金鼓勵,也成功提高東南亞學生參加人數。
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一) 擴大招生管道,協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完善就學與輔導
- 補助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參加本校各項招生考試報名、交通與住宿費。同時也逐年強化弱勢生招生機制,109學年度希望入學單招名額由35名增加至50名,更於個人申請增辦希望組招生名額34名,110學年度除維持弱勢招生管道且增加希望組招生名額至44名之外,也將增加招收偏遠地區高中學生類別,111學年度將持續擴增希望入學計畫招生名額,預期達到「二年倍增、四年三倍」的弱勢生招生目標,加上入學後加強課業輔導及希望獎助學金補助等配套措施,預期將提供更多弱勢家庭世代翻轉的機會。
- 針對「希望入學」之經濟弱勢及文化不利學生,則提供專責培育小組,以共學社群的模式協助在學之希望入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提升學習能力。
- 本校針對弱勢學生設有多種學習輔導方案,建置深耕獎助線上申請系統,全面提供「一站式」網路申請服務,便利及強化學生申請意願:107-108年經濟或文化不利全照顧計畫原採紙本、現場申請制,自109年起,突破限制建立專屬網站,提供學生一站式之線上申請服務。此一電子化的申請方式,於疫情期間效果卓著,強化學生申請獎助意願。
- 「臺大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全照顧計畫」更名為「深耕夢田計畫」以去標籤化,110年輔導實證專款補助911人、輔導3,328人次,發放逾1,425萬元輔導獎助學金。
(二) 高教資源分享及知識轉譯
- 本校持續經營開放教育資源平台多年,包括臺大演講網、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MOOC等,多元豐富的數位內容,皆免費供社會大眾瀏覽學習。其中臺大演講網已累計近三千部演講影片,開放式課程亦達244門課程,NTU MOOC專案更與國際MOOC數位學習平台Coursera合作,迄今已提供67門課程及2個專項課程供學習者於通過後取得證書。
- 109學年首度將本校線上課程推廣到高中端,109-1學期與師大附中、成功高中合作,引導兩校之高二學生配合108課綱之「彈性學習時間」修習NTU MOOC課程。109-2學期新增新店高中,110-1學期更擴大增加板橋高中、景美女中與芳和實驗中學,累計合作高中數達到六所,類別涵蓋普通高中、社區高中與實驗中學。此外,110-1學期也嘗試將NTU OCW課程加入推薦選修清單中,讓高中生有更多元豐富的課程主題可以選擇,並於學期末舉辦實體暨線上同步交流講座,提供高中生與大學教授交流之機會,進而認識大學科系、協助自我探索,作為未來選填科系的參考。111年預計將開放全國高中均可參與,讓全臺高中生均可自主學習本校開放教育資源,發揮線上學習優勢,進而減少城鄉教育資源落差,落實本校高教公共性的責任。
四、 善盡社會責任(一) 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與永續辦公室: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永續校園,本校成立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校長親自擔任主任委員,督導政策的推動;並設立永續辦公室,綜理臺大對內/對外之永續發展事務,研擬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
(二) 推動2048碳中和:為呼應巴黎氣候協定,本校於2020年宣布「2028年碳中和50%,2048年碳中和100%」之決心。在考量未來新設建物的能源需求情況下,提出負碳技術的發展、能源效率的提升、去碳電力與低碳能源的使用、電力化以及憑證抵換等五大策略組合,以達成碳中和目標。
(三) 亞洲首例,完成高汙染、高碳排產業撤資:積極推動責任投資,短短兩年內成功從高汙染、高碳排產業撤資,為亞洲第一所完成撤資的大學。本校未來將持續推動永續投資,致力將校務基金投資於具有永續績效的基金和企業,2021年永續投資金額佔比已近八成。
(四) 協助友邦抵禦氣候變遷,實踐國際社會責任:本校主動協助我國友邦吐瓦魯,由理、工與生農學院的教授組成跨領域團隊,打造低耗能再生水系統、水耕蔬菜系統、水質與微氣候監測系統,以系統性解方解決當地飲用水、食物與衛生等基本需求問題。本校並赴蘇格蘭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展示相關成果,為我國第一個代表參與的高等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