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計畫以融合國家發展與教育政策、落實本校教育理念及校務發展為規劃方針,並以學生學習成效、內外部互動關係人之意見、計畫成果與評鑑資料進行專案校務研究,以回饋計畫執行推動。計畫管考機制定期由校長主持之「高教深耕計畫聯席會議」綜整檢討執行進度與成效;同時於本校網頁建置「校務資訊平台」、「中原高教深耕網」與發行「高教深耕雙月刊」、「教學卓越雙月刊」及「知識通訊季刊」(高中端)作為資訊公開平台。110年計畫執行亮點特色如下:
一、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優化學生巧實力
依據教育部110年施政方針,在人才培育期達「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優化學生巧實力」二大目標,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面向,本校除優化C-Learning數位學習平台外,並成立國際雲端學院,與國際雲端課程平台鏈結。另,自110學年起,推動認列專業自主學習學分制度,以達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之目標。在「優化學生巧實力」面向,本校推動「基本能力培植」、「應用技術養成」、「專業實務運用」等三階段之「敘事力」、「英語力」、「科技力」等人才培育課程結構,並推動永續發展學程,促進學生瞭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培養解決未來趨勢問題之能力,藉由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培育,希冀學生具備符合職場就業需求之巧實力。
二、推動重點拔尖領域,培育尖端產學人才
持續推動本校重點拔尖領域,在薄膜技術運用醫療領域上,整合薄膜中心與日本東京大學、美國艾克朗大學以及法國土魯斯大學的跨國跨校跨領域科研合作,發展薄膜於精準醫療與疾病控制研究,提升生醫薄膜特色領域的研發能量。在智慧製造領域上,與奧地利恩格爾(ENGEL Austria GmbH)世界頂尖射出成型設備商進行技術合作,協助該公司設計成型穩定模組結合在射出成型機上並共同推廣,讓參與的學生除了累積專業技能外,同時也具備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發展量子運算技術,開設量子計算平台實作、量子演算法等相關課程,同時支援臺北市與桃園市高中量子電腦PLC種子教師培訓,111年則規劃舉辦量子教育研討會,讓全國更多高中教師與大學教授參與,持續推動本校量子資訊人才培育特色教學項目。
三、多元多軌雙語佈局,奠定銜接EMI之學習基石
正式加入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高諮詢地位的非營利組織「亞太地區大學協會(AUAP)」,開發境外多元教學合作模式;開辦「國際菁英跨領域學分學程」、「全球文化講座」、全英語專業課程之輔導機制、逾170場次外語學習課程與活動及校園公告雙語化等措施,使學生融入雙語學習環境;成立學生雙語化推動辦公室,橫向整合高教深耕計畫歷年成果與資源,提升教師全英語教學能力,建置學生入學前後之完整學習歷程,分析學生英語能力普及提升之成效,厚植學生英語力。
四、從地方創生到國際鏈結,發揮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
持續深耕桃園市「青年投入永續發展行動計畫」並拓展服務版圖至北區7縣市「青聚點」培力行動,更透過與全國指標創生團隊共同協辦「台灣地方創生年會」,號召超過150組地方創生團隊、15個民間企業共同分享學習,深化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USR計畫更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日本社區營造學校進行線上工作坊與交流課程,連結國際組織推動跨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