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聯合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國立聯合大學110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及亮點
子計畫一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執行成果與亮點

 

亮點一、強化資訊科技教育與實務技能,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為因應現下產業趨勢,舉辦「物件導向程式研習」、「行動應用程式研習」等進階訓練集訓課程,強化資通訊相關科系學生的程式設計能力;另辦理「英語融入品牌行銷-雲端資料整合、個人網站設計融入科技」活動,並增設「數位科技微學程」供非資通訊相關科系學生修讀,以促進非資通訊相關科系學生之資訊素養。鼓勵教師開設專業證照課程,如「敏捷專案管理」、「商業應用軟體」、「電腦軟體應用」、「導遊與領隊實務」、「Python程式設計」、「財產保險實務」等,協助學生考取證照,同時補助學生考取各類專業證照以培養就業競爭力。

 

亮點二、創新學習生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

    110年度補助16組學生自主學習社群,共計90位學生參與,除了有以研討實務專題之社群,經過每次集會進行同儕互學,進而參加經濟部「2021第26屆全國大專及高中職專題競賽暨研發與產學合作競賽」並獲獎。亦有華文系與電機系的同學跨系組成「山城絕豔」團隊,以數位媒體紀錄苗栗山水人文及特色文化,展現學以致用之精神。華文系同學之社群則結合時代華語教材,依據教材內文介紹臺灣當地人文風采,進行實景拍攝全景圖,製作數位VR教材,創造更豐富的教學素材。管理學院同學之社群則展現現代科技如何結合生活及解決社會難題,如研發記帳APP、科技健身檢測儀器檢視健身動作正確與否等。

 

亮點三、建構跨域學習環境,鼓勵教師學生多元學習

    鼓勵教師組成教學成長社群,提升教師在「翻轉教學」、「跨領域」、「問題導向」或「全英語授課」的教學能力,以社群成員分享教學主題與經驗、具體觀摩教學現場、精進創新教法、研發教材、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演講與交流等方式進行。

    推動12件校內教師創新教學計畫,導入創新教學方法於課程當中,以小組討論及團隊分工實作等方式進行教學,加入動手實作或企業訪談等經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強化關鍵知識之學習。「英文不好要看醫生?!—談英語診所之建置」計畫導入「精準教學」之觀念,以累積之大數據資料庫為本,針對英語程度欠佳學生,開發英語診療服流程服務,實際開設「英語診所」並聘請合格之「英語醫生」進駐執行「看診」業務,為學生提供精確診斷及一對一諮詢之診療服務,並追蹤學生英文進步狀況,建立回饋機制作為提升診斷效能之用。「結合地方產業需求的資料庫程式設計教學情境探索」計畫由由『資料庫程式設計』及『網路行銷』組成,培養學生基礎的資料庫開發能力,讓學生試圖將資料庫程式設計的運作範圍,跳脫傳統單機運作的模式,藉由網路行銷的邏輯架構,將應用範圍拓展跨越到支援Any Where, Any Time, Any Device, Anyone 均可連線存取的網路服務模式,對在地產業創造推廣效果,使學生以專業能力為地方創生帶來貢獻。

 

亮點四、院系推動特色教學亮點,啟動翻轉教學模式 

    為統整本校各院系核心能力與教學目標,逐步確立各院系特色定位,本年度新推行院系特色教學亮點計畫共5件,包括人文與社會學院之「培訓校園媒體紀錄團隊」及「無人機飛手訓練」、工業設計學系之「運用設計發展銅鑼社區及產業行銷」、經營管理學系之「智慧農創管理人才特色教學亮點計畫」及資訊工程學系之「人工智慧實務應用特色教學-以醫學資訊服務產業為例」。「培訓校園媒體紀錄團隊」藉由「人文知能」與「數位敘事」兩種跨領域技能的結合,指導學生藉由現代傳播科技,以本校所在地的苗栗縣內社區文化為對象,透過紀錄片、數位專題、網頁設計等方式,將研究心得製作成深入淺出的單元,於網際網路策展,藉此保存並傳揚苗栗縣的在地特色。「無人機飛手訓練」設計一系列專業課程,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熟練各種飛行技巧,奠定紮實的飛行技能,並透過課程通過學科及術科考試,取得專業飛手證照。「運用設計發展銅鑼社區及產業行銷」促進師生投入銅鑼鄉社區及產業的行銷,透過工作坊課程進行社群參與,瞭解社區真實的問題與需求,以專案導向學習方式導入課程來設計與實作可能的解決方案,作為社會設計與地方創生的發動機。「智慧農創管理人才特色教學亮點計畫」以培育「智慧農創管理人才」為計畫宗旨,期望培養同學發掘/解決農創問題能力,並訓練同學具備分析農創創新機會的技能及執行農創行銷專案的能力,進而達成最終培育智慧農創人才之目標。「人工智慧實務應用特色教學-以醫學資訊服務產業為例」串聯資工系課程三大發展領域「多媒體」、「網路通訊」、「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強化與資管系合作之新設「人工智慧實務應用」跨領域特色學程,進而推升學生整體資訊應用之實務能力,建立學生與產業之間無接縫接軌之就業能力。

 

 

子計畫二 發展學校特色執行成果與亮點

 

    為厚實i2GO Tech研究能量,積極鼓勵教師以此為發展主軸進行跨域研究,推動重點發展計畫,110年度執行5件,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合作110年榮聯計畫1件。成立並完善3個校級特色研究中心(智慧綠能研究中心、長照研發與數位服務研究中心、玻璃與光纖材料研究中心),以整合資源,執行跨域計畫,設立校級特色研究計畫成果影片專區;建置7個智慧特色實驗室,研發與深入教學研究,以結合智慧化技術與應用相關課程,於110年度辦理智慧橘綠科技領域參訪活動,並鼓勵學生至校外智慧橘綠領域場地實習,110年共計補助40件;為擴展國際學術交流,持續精進辦理各式外語研習營、工作坊及講座活動,開設本校全英語授課、多元外語、國際志工培訓課程,另因應全球疫情影響,鼓勵師生以遠距方式參與國際研討會、姊妹校研修課程、國際學者講學、海外招生教育展等線上交流活動,以提升國際化;於在地特色連結部分,編訂原民與客家教學教材,推動與開設客家產業文化與創新課程,開發華語觀光APP、網頁與教材,辦理原民文化展、部落師資教學講座、客家特色工藝與創意展覽活動等,以推動與深耕在地特色文化。

 

亮點一:打造校級研究中心,精進整合智慧橘綠科技教研量能

    成立並完善校級「智慧綠能研究中心」、「長照與數位服務中心」與「玻璃與光纖材料研究中心」,建置智慧特色實驗室,以建構本校教研特色,促進校務績優發展,增進研究量能與強化跨領域合作;110年配合本校中長程發展,推動以「智慧管理、永續環境、區域產業、在地文化與創新設計」之重點發展計畫共計5件;與產業連結部分,透過邀請業界先進人才辦理工程業師授課講座活動,鏈結產業學習推動產官學合作,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成長並能提早知悉產業現況;為強化本校教師研究能力特色並培養學生成為理論與實務學習兼備人才,訂定相關獎補助作業要點,110年共計獎補助50件;推動師生積極參與智慧橘綠領域之實習與參訪,並鼓勵投入各式競賽與研討會等活動,以增進專業技能與產業競爭力。

 

亮點二:促進在地國際化,提升國際競爭力及人才培育機制

    為提升本校國際競爭力,積極開展國際化活動辦理模式,110年持續活化並聚焦主題項目,以達計畫擬定之學習成效:辦理2021聯大英語營,強化學員英語表達及應用能力;辦理志工研習營,提升青年志工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辦理110年全英語授課教師營、師生英語寫作營,促進與會教師換位思考,並於會中交流英語寫作之教學技巧以改善教學方式;辦理國際多元文化工作坊,在台外籍師資蒞校進行全英文沉浸式教學,增加學生對多元文化認識並以英語進行自然互動。本校於110年規劃執行國際志工培訓課程共10場次,辦理國際講座、工作坊及海外學者遠距講學等活動共41場次,開設全英語授課及多元外語課程共48門,以增進師生國際視野,建構國際化互動交流與學習之環境。

 

亮點三:建構並傳承在地特色文化教育,推動專業與創新跨際課程,提升產業競爭力

    為深耕在地特色文化,積極發展原住民族與客家文化,辦理民族文化展,請益與訪談部落耆老以編纂示範性部落教材影片,邀請原民工藝師進入教學,為本校原民專班置入多元意見,以建立本校原民專班之特色,培育原民人才;傳承客家特色部分,積極推動在地客家特色課程,彙編客家語言教材─「聯大文觀與苗栗𪹚龍」,並建置客家特色文化網路平台,以傳遞客家語言及文化精神,辦理多場客家特色工藝文化與創意導覽活動場次,結合苗栗在地客家文創,透過連結在地文化,鼓勵學生創作與實作,厚植學生創新發想基礎,將客家意象轉為行動力之表現,激發客家傳統文化產業創新之可能;建置觀光華語APP、網頁與教學教材,彙整苗栗十八鄉鎮市觀光特色文化,將在地觀光資訊融入教學與數位平台,以培育學生為在地觀光接待、導覽解說之人才,並推廣在地文化、觀光與特色產業,傳揚苗栗在地特色文化。


 

 

子計畫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執行成果與亮點

 

    於110學年度新增加「願景計畫」外加名額入學管道,使招生名額擴大至55名,110年本校招收經濟或文化不利新生提升至19.11%。另首次由原民生自行規劃課程,與3個境內偏鄉原民學校合作教導學童認識原民文化與族語,其也透過做中學方式,提升文化深刻認知及族群文化認同。此外,為便於資訊近用,特別於大量學生使用之運動場域八甲校區風雨球場增設無線基地台,涵蓋範圍提升至76%;為因應疫情及協助境內偏鄉學校閱讀需求,提供共享電子書2,026冊至11所國中小、高中職學校,以落實高教公共性之目標。

 

亮點一、推廣無距離圖書資源共享計畫,以實際行動落實公共性之責任

    本校109-110年推動「學習無距離,圖書資源共享計畫」分享電子圖書至偏鄉國、中小學,成效顯著,積極為偏鄉學校募集豐富的閱讀資源,並分享外文互動電子書,走出校園、關懷偏鄉,協助縮減偏鄉閱讀資源差距,關懷在地所需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落實高教公共性之責任。

 

亮點二、推動辦理就學、生涯及文化教育發展,提升原住民學生輔導成效

    透過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機制建置原住民學生一站式服務,提供原住民學生在校生活、課業、職涯輔導等各項資源。110年度推動辦理9場文化知能課程、學生輔導活動、職能講座、5場部落及校際參訪交流活動、2場文化共融交流活動,原住民學生生活輔導人次上升共計395人次。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將持續積極照顧原住民學生及推展原住民文化。因應全球疫情衝擊,另透過實體結合線上遠距形式,共計辦理3場多元就業職能課程,以提升原民生之就業職能,落實原住民學生輔導成效,建構原住民學生友善就學環境,提升其學習成就及自我信心。

 

亮點三、完善永續智慧校園及友善學習環境,並積極提升校務資訊公開

    本校校務研究逐漸展開,校務資訊也逐漸公開在本校校務資訊公開專區。內含校務資訊說明、財務資訊分析、學雜費與就學補助資訊及學校其他重要資訊…等。此外,自109年度起更主動出擊每年產製5部影片,透過多元平台及校內外重要活動場域(例如:校慶、系友回娘家等)將本校之辦學成效和辦學方向等重要校務資訊傳達給大眾。

 

 

子計畫四 善盡社會責任執行成果與亮點

 

    本校秉持在地關懷精神,並因應台灣高齡化社會,110年度由去年培訓之體能種子指導員前往縣內社區,帶動長輩學習毛巾操,凝聚社區運動風氣,受到熱烈迴響;110年度持續列入社會責任發展相關議題,推動新住民醫護客語教育工作坊,使照護與被照護者溝通更順暢;響應環境永續議題,本校環安系師生辦理淨灘活動,與在地廠商進行廢水技術交流,降低對生態的危害;為協助青年農民增加專業知識,開設培訓課程,提升青農競爭力;將永續觀念注入創客工作坊課程,除知識解說,並將產業廢棄物化為藝術品,培養在地學員創意發想與創客精神。

 

亮點一、偏鄉不偏鄉 點亮學童知識視野

    本校地處苗栗縣,相較於六都,整體發展與環境條件皆較為不足,偏鄉未來的希望就在這些學童身上,惟其家庭環境、學校資源都較無法支援。因此,大學有來自全台各地多元、正向、豐沛人力,足以提供偏鄉國中小學童最好的陪伴,並協助偏鄉師長教學,為社會機會不平等與資源落差,盡一己之力。「偏鄉 不偏鄉」計畫為苗栗中小學校園建置網路,輔以三語教學輔導,確實發揮以學校改善地方的使命,更榮獲2021第二屆《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楷模獎殊榮。

 

亮點二、新住民親職教育 共學課輔好安心

    延續109年新住民深耕計畫之精神,本校華語文中心搭配「實用中文讀寫」、「新實用視聽華語」教材,開設華語文課程,並採用線上遠距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減少時間與空間之距離,增加新住民學習的最大效益。為了增加孩童的口說能力,也讓新住民家庭共同製作小書,透過親子共學方式,培養新住民說繪本故事的能力,創造與新二代一起看故事書時光。於校內舉辦新住民主題月工作坊,包含越南文化、緬甸文化、中國手纏花書籤等活動,讓校內學生認識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特色和差異,減少文化衝突與歧視,培養學生文化包容力。

 

亮點三、創客工作坊注入永續觀念 廢棄物變藝術品

    創客教育透過社會設計議題,培養學生對於人本、社會與環境之關懷,藉由業師協同教學、實作課程、演講分享、工作坊等方式,掌握在地產業發展趨勢及議題,培養師生創意發想與創新的能力,107年至110年共辦理22場;近年本校在課程的開發上注入永續觀念,今年邀請本校畢業校友擔任講師,探討工業廢棄物議題,透過創作課程將工業剩料重獲新生,學習創新環保行動方案,達到永續環保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