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特色發展:山林中創新精緻的書院型大學
1.自主學習:已建立客製化學習制度、學習診斷制度、全校課程模組化、專題式導向學習課程。
2.書院教育:推展書院學習活動:已實施書院導師制度,推動Work Study校園共同維運,設置覺之教育品德獎學金。
3.百工學堂:已建置12個主題式工坊的學習聚落,完成空間整備與設備建置。
4.藝術村:已落實藝術村空間規劃,美術與文創學系大樓之個人創作空間建置。
二、教學創新:全校課程模組化、跨域整合
1.以學院為教學核心:已取消系級課程委員會,由院課程委員會主導課程安排及師資調度,部分教師開始由學院聘任;已訂定「以學院為學位授予單位實施要點」;已進行課程資源整合。
2.推動跨領域學習:已推動專題式學習課程計畫、整合產業與社會創新學院與通識課程及其他院系專業課程、推動各系進行「跨系亮點課程」行動研究。
3.推動創新實作學習:已完成校內實驗實作空間之整合、建置校級實作空間、實施全學期實習制度,推動創新共學特色人才養成計畫,由學生組成學習團隊,提出具創新性共學創作計畫,共學團隊進駐百工學堂或藝術村之主題工坊,參與百工學堂或藝術村之維護營運。
4.強化資訊能力及語言能力:已實施程式語言課程分流制度;已提高中文、英文必修學分各為10學分,建立中文、英文能力進步獎學金制度。
三、國際學習:厚植國際移動力
1.擴增雙聯學位、交換生、海外實習與遊學規模:已積極推動海外遊學課程、強化學生外語能力、擴增海外實習人數、擴增交換生人數、穩定推動修讀雙聯學位、擴增雙聯學位、交換生及實習學生獎學金;Covid-19影響前,全校超過40%學生畢業前有國際學習經驗。
2.發展教師國際教學能力:推動教師至姊妹校教授短期課程、邀請姊妹校優秀外籍教授來校授課交流,與本國籍教師合作開課,提升整體教師國際化教學能力,並活絡校內國際化專業教學之量能。
四、經濟不利助學
訂定經濟不利特色人才養成計畫,給予學生助學金,讓經濟不利學生得以同時兼顧課業與生活,順利完成學業,畢業時能有良好的就業機會,持續宣導特色人才助學金申請項目及方法,推動師徒制實作學習。
1.師徒制實作學習-百工學堂校級工廠:參與師徒制學習之經濟不利學生是身心障礙之學生,學生本身患有唇裂病徵,俗稱兔唇,因外在樣貌的特徵,從小在人際互動與學習上比較沒信心及害怕他人的眼光,但在家長的鼓勵及老師的教導下慢慢變得有自信,藉由參與百工學堂學習雷切、鑽床及了解木材特性等相關技術,並與其他同學互相討論製作出音響相關作品,之後在老師的鼓勵下考入本校研究所,研究所期間積極得與指導教授溝通如何撰寫論文外,也會去百工學堂繼續精進自己的技術,於今年順利畢業與找到品管工程師的工作。
2.師徒制實作學習-遊戲APP與產品設計跨域合作:老師們帶領不同科系及領域的學生共同討論與設計智慧產品,參與這次師徒制學習之經濟不利學生是屬於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與研發,每週定期與指導老師及同學討論設計作品,老師給予較有效益、合理且具有美感的結構與外觀建議,並協助模型製作,同時針對APP介面進行外觀、排版及功能之設計。學生在此實作學習過程,也獲得助學金的補助,能安心進行創作研發。
3.國際學習-赴美交換生:110年度協助一位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經濟不利學生(低收入戶),在學期間在本校的協助及鼓勵下參加Microsoft Mos應用能力組全國大賽,獲得代表台灣赴到美國參賽的資格,使得學生有了赴美交換的夢想,經過一番努力最終取得美國姊妹校莫瑞州立大學交換學生的機會,本校在此積極協助其赴美前所需的準備,並且補助助學金,實現交換學習的期待與夢想,亦使學生於美國期間能安心的學習,吸收更多知識。
五、地方創生:大學社會責任
已在石碇設立兩處據點,作為地方創生之實踐基地。開設地方創生培力課程、開設地方任務課程、經營地方創生教師社群、進行產業創新與推廣、經營地方創生社群-與八所大學共同成立地方創生文山聯盟。
文山聯盟地方創生聯展:109年度大文山地區八所大學成立大文山地方創生聯盟 (華梵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臺灣戲曲學院、中國科技大學、東南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警察專科學校),透過多校聯盟建立合作意向、資源網絡、資訊分享等面向交流,進而號召更多學校、地方團體、社會機構與公部門加入,建築地方創生藍圖的可能性,讓創生效應擴散,再造地方生機。於110年共同舉辦大文山地區大學社會責任聯合成果展,藉由共同舉辦聯展讓各校之間能彼此交流,並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未來將共同攜手執行地方創生,持續擴大各校量能結合各校專長,一同完成大學社會責任。
校園無邊界·學習無界限-來趣華梵上山學藝:智慧生活設計學系陳妙鳳老師邀請駐村藝術家吳姿瑩老師,提出「校園無邊界·學習無界限」開設上山學藝系列課程,給予石碇在地居民能夠進入華梵大學學習,於今年度舉辦上山學藝茶碗捏塑體驗課程,讓居民來到校園重拾學習的樂趣,未來將持續推出相關課程,結合本校百工學堂、藝術村,給予特別且趣味的體驗手作,並提供居民們學習空間、展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