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實踐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109年高教深耕計畫成果與亮點

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為提高跨學院的跨域整體教學效益,109年成立「跨領域學習中心」,建置「智慧數位」、「創新生活」與「國際鏈結」三大跨域應用平台,實施業師共授和專任教師跨域共授,開設專案、專題導向的課程本年度開設「智慧數位實務專題」、「設計思考創齡生活」與「主題式英語討論近代至未來設計」課程,使不同領域的師生能夠相互交流,激盪出新的可能性。設計學院以「內在深化、平行移動、對外發散」三階段串聯,透過問題導向教學,將課程交互整合,並舉辦名家國際設計工作營,甄選優秀學生赴海外(如吳季剛工作室)實習管理學院執行課程學程化,迄今已有50%學生修讀跨域課程,建置「討論型智慧教室」創造師生即時互動回饋環境此外,民生學院增設跨領域實務導向的「智慧服務管理英語學士學位學程」,並持續執行社區培力活動,提供跨域微學程,推動以社區場域為主軸的教學;文創學院以移地教學刺激跨文化思考與創意,活化展演平台能量;商資學院以資訊科技基礎,推動無人載具之應用,並聚焦觀光產業應用發展。而以IDEA教學模式與議題導向培養學生語言與敘事能力,皆獲得顯著的實務運用效果。全校教師社群亦持續成長,學生學習社群「吾用再造所」更獲得行政院與科技部之新創獎助。

發展學校特色:本校姊妹校數量由108所增至243所,其中30所簽訂雙聯學位,創造超過400個國際交換機會,開設共創課程,提供雙邊學校學生共同修課,每年亞洲暑期大學全英課程亦提供多元跨域學習機會。實踐服裝設計品牌PRAXES108年度完成美國階段性計畫,本年度朝亞洲拓展,課程結合設計實務與市場行銷,從設計、製造與營銷等面向進行實務演練,優化整合性設計人才培育。同時積極拓展品牌銷售點,於誠品武昌店設置專櫃販售,並與PChome合作,擴展線上通路。本校深化產學連結,訂定辦法與獎勵措施使產學計畫件數成長,並完成客製化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平台,同時以「產業學堂」將產業實務融入課程,「虛擬產業工坊」與「多功能表演藝術教室」為實作場域,將課程研發成果商品化,以AWS Academy推動雲計算專業化與普及化也已初具成效。

善盡社會責任:成立「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以及「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改善支持機制,鼓勵師生參與社會實踐。新北市瑞芳、土城為對象,實地考察市場,結合課程並融入設計的概念,研發礦區特色產品,透過培力團隊輔導及組織聯合訓練課程,擴大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達成自主運作。本年度成立「GO R 志工隊」,結合新北市社區培力育成中心及職學國際青年發展中心的「KM行動餐車」,於偏鄉辦理行動餐車活動。此外,以4D方法媒合師生與在地社區人力、在地生活產業之融合,建構價值共創平台,並拓展至桃源區勤和部落,建立www.uscxusr.com 綠色農特產品永續平台,協助高雄內門地區農民推動科技行銷與服務創新,落實人文實踐與文化創意之農村再造

提升高教公共性:107年「三安」、108年「四化」、109年「五力」之助學方案架構關懷經濟、心理弱勢和身心障礙學生,配合學習輔導機制、電訪關懷及募款助學金措施,以穩定弱勢學生就學與就業發展,並建置數位化諮商系統,進一步強化輔導效能。校務治理108學年度校務績效報告」,力求校務資訊公開透明。

計畫摘要

本校自107年起獲高教深耕計畫獎勵,致力提升本校「教」與「學」之品質,彰顯本校特色發展,持續朝向「亞太地區優質的實用教學型大學」之目標邁進。自2014年起本校榮獲美國國際知名網站Ranker評選為「全球30所最佳設計校院」,為臺灣唯一榮列入榜之大學校院;2017年《高教創新月刊》發布「全臺灣歷年參與國際設計競賽獲獎總數排名私立大學第一名」;《Cheers雜誌》企業最愛碩士生調查,本校排名私立大學第五名;2019QS Top Universities Ranking將本校列為藝術與設計(Art & Design)領域全球排名101-150區間;《遠見雜誌》「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在文法商大學類由2019年第10名進步為第8名,在私立大學類由第15名進步為第13名;2020年本校榮登QS「藝術與設計」領域居全國私立大學第一名、2020年《遠見雜誌》「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國際化程度全臺灣第10名。2020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由資通系龔志銘老師「無人機群飛指揮系統」榮獲金牌獎,食保系林昱文老師「酵素水解處理裝置」榮獲銀牌獎,服設系施雅玲老師「多用途口罩結構」榮獲銅牌獎,足證辦學成效優異。110年將更強調整合實作與問題解決導向,落實跨域學習與專業合作。

落實教學創新設計學院以長期累積的跨系及國際合作為基礎,逐步強化數位設計/數位製造/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及混合實境,進行跨域支援的設計專業應用,讓設計課程改革與國際數位潮流連結,強化學生數位工具操作的熟悉度與市場競爭的專業度;文創學院因應產業趨勢,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聚焦人文藝術、創意思考以及獨立分析能力,培養國際視野、專業倫理觀念及社會責任感;管理學院將透過「跨領域學程、雙語教學及境外實習」,加上建置「討論型智慧教室」,打造全方位的學習環境,逐步實踐培養學子具「專業、敢說、敢用」的競爭力;民生學院將針對各學系學生考取專業證照的專業訓練課程及實作練習予以強化,同時規劃融入跨領域學科的主題式教學課程,推動以社區為主軸,國際化為場域的體驗實踐教學,奠定學習與實作連結;商資學院藉由設立「數位行銷中心」、「AI訓練學苑」及「無人載具學群」,建置具特色主題及跨域整合之產學互動教學基地,並將應用於地方創生內容中。精進教師教學方面,將延續現有教師增能與教師支持機制,並優化教學設施與環境,擴大與高中課程連結,擴大辦理「新鮮人專題」計畫。

發展學校特色朝向國際化、專業化與學用合一的方向發展,將優化校園國際交流設備,如境外招生、學生赴境外交流、線上教學等系統,同時強化國際學生社團聯結,擴大校內學生參與,並持續辦理亞洲暑期大學、國際共創共學課程以及華語暨文化體驗營等國際學習資源平台;積極參與國際教育組織如高等教育基金會(FICHET)、亞太大學交流會(UMAP)等,開拓區域性國際教育聯盟,建立海外合作招生通路,提升國際學習及研究視野。本校特色服裝設計品牌PRAXES,將以正牌「PRAXES」、副牌「project推廣品牌,培育數位整合性設計人才,建構實境演練教學模式,運用「互動式觸控顯示裝置」,以「智能互動科技教學平台」,在受限於實體國際交流往來不易時,突破空間的限制和不便,並進一步因應工業4.0以及AI產業升級的研發需求,「互動設計移動實驗室」強化以科技輔助設計企劃的模式,提升產品區隔與加值型互動設計的創新。本校將持續營造親產學環境,深化「產業學堂」,提供學用合一的課程與管道;精進虛擬產業工坊及實作體驗場域設備,成為多元產品開發中心,多功能表演藝術教室有助於教學與實作合一,亦結合實體校園銷售平台與直播電商合作,整合虛實行銷通路,培養學生產品銷售技能;持續AWS Educate融入各相關課程,採用AWS Academy培養產業專業,建構AWS Educate Career Pathway,取得普及化與專業化之平衡;主動媒合雲計算產業的學生實習機會,以職場人才進路,驅動雲計算技術的「教」與「學」。

善盡社會責任110年依然緊扣「在地連結,人才培育」之精神,持續以三大主軸「健康生活,經濟自主」、「綠色生態,再造農村」、「學研能量,深耕服務」,以校區所在區域為實踐基地,投入跨院系之專業知識的合作,落實創新教學與社會服務,突顯社會價值。民生學院團隊將持續以「健康生活,經濟自主」為目標,以雙北市資源弱勢社區為對象,透過翻轉各學系之教學方式,培力社區組織、加強社區老人與兒少照顧與發展社區產業鏈結。「綠色生態,再造農村」將著力於以「無人機群飛D立方課程」、「文化觀光課程」協力開發適合的社會經濟方案,以馬雅各之路所環繞的人文生態場域特性,協力社區創新發展。師生共同設計人文創新之實作課程與活動,開創「利害關係人的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學研能量,深耕服務」則持續營運「臺北市內湖親子館暨托嬰中心」、教育部「樂器銀行」計畫等專案,配合執行USR Hub種子型計畫,強化臺北校區港湖生活園區,高雄校區東高雄九區慢食旅之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

提升高教公共性將持續深化扶持弱勢學生,由107年「三安定錨」、108年「四化並張」、109年「五力開展」至110年規劃之「六實深耕」架構,提供就學與經濟上的基礎支持,穩定身心素質,繼而有助各樣學習發展,透過六方受力均等之蜂巢式「六實」助學結構,穩固學生專心向學充實專業知能,以多元學習取代打工,建置完善的生涯規劃進程,藉由職能的認證其所學知識轉化為專業職能,最後順利定錨於職場,為本計畫對弱勢學生最優化的加值效益。在校務治理方面,則以整合本校校務資料庫,透過校務研究系統績效評估機制,藉由實證分析強化自我監督,並落實定期公開校務治理資訊。

重點校務發展規劃:為強化本校各院系橫向連結,突破學科專業單一性,提升整體教學效益,109年成立「智慧數位」、「創新生活」以及「國際鏈結」三大跨域應用平台,由課程面著手,建立跨學院的合作平台。為進一步落實跨領域整合,110年將由資源面著手,規劃成立「社會實踐與生活創新研究中心」、「原型創造與策略展望研究中心」與「商務智慧研究中心 」三大特色中心,匯集各學院系形塑之特色計畫,逐步發展為學校特色,並據以訂定校務發展計畫,達成有限資源之最適配置。配合高教深耕計畫,構思達成華人世界最佳生活科學大學,持續精進教學與研究品質,形塑本校特色與品牌,培育產業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