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成果及亮點
(一) 落實教學創新-培育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
1-1厚植學生基礎能力與人文素養
- 完善數位資訊領域課程與檢測機制,厚實數位資訊能力
(1) 完善資訊領域課程,精進學生資訊能力:精進大一新生先修班及新生檢定考試,先修班通過人數自108學年297人增加至109學年436人,成長47%;檢定通過人數自108學年29人增加至109學年50人,成長72%。累計全校大學部程式設計修課比例達84.6%
(2) 舉辦程式設計競賽,展現進階學習成果:109年持續舉辦跨校競賽,邀請臺北聯合大學系統之準大一新生參與,並增設程式設計競賽高中生組,共計17組67人參賽,其中北醫學生共8組,榮獲1組特優、1組優選、4組佳作。
- 深度閱讀與敘事溝通,提升學生溝通表達能力
(1) 開發多元敘事課程:109年舉辦14場多元敘事與反思教學活動,共282位師生參與,其中2場「反思寫作刻意練習工作坊」,連結通識課程協助學生開發情境化的具身思維,啟動感性知識創新。本校以「熟齡Smart care跨域敘事教研計畫」為題,獲「109年度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
(2) 塑造線上線下協同學習環境,展現學生多元敘事學習成果:109年將「北醫知識創新工作平台」導入經典閱讀課程,輔助學生進行深度反思寫作。學生參與優質閱讀與知識創新敘事競賽人次自107年151人成長到109年256人,成長約70%,其中楓林文學獎109年參賽作品54件,較107年度36件成長50%,作品可見與生命、醫療現場、社會醫學相關,發展出本校特色藝文創作。
- 提升經驗學習、人文實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1) 活化人文藝術教育:109年以「世代與傳承」為主題,辦理2場世代對談講座,共118人次參與。優質人文講座共計354人次參與;創設「北醫人藝」YouTube頻道,整合以往影像紀錄與作品,開放17部影片,推出4集「蒙面作家」線上互動課程,超過1,000瀏覽人次。109學年度邀請知名作家伊格言擔任駐校創作者,帶領師生共同創作培育校園藝文創作動能,累計參與活動共408人次,Facebook專頁相關動態達1,613互動人次,觸及達14,190人次。
(2) 與中研院、故宮博物院合作開課:109年持續與中研院合作開設9門人文講座課程,95人次修讀。與故宮博物院合作開設「北醫人到故宮:藝術實地學習」,由故宮研究專家引導親身接觸華夏文明寶藏,共60名學生完成課程;以「行動博物館:策展與導覽實務課程」,培育29位學生導覽文物與數位策展能力,109年將2門課程結合「博物館社區照護教案應用工作坊」及「校園博物館策展工作坊」,培育學生成為種子學員。
- 優化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學習能力:
109年受疫情影響僅開設20門次微型課程工作坊、雙聯課程、微學程等多元課程模組,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共1,454人次,較108年成長82%;開發「北醫自主學習網」,舉辧線上自主學習沙龍,邀請完成自主學習的學生線上分享經驗,觀看人次達947次。
1-2精進專業及實習教育,培育生醫人才
- 完善模擬教育、實習與臨床教育
(1) 創新及導入新興科技輔助教學:逐步將創新科技導入臨床教學,於109年(A)發展超音波模擬教學導入解剖學課程,成為醫四選修課程,共40位醫學生選修;(B)開設虛擬實境臨床整合課程(VR Clinic),透過遊戲化臨床情境體驗,協助學生提早瞭解未來醫療場域,共30位學生選修;(C)辦理4場VR教案製作工作坊,共74位教師及臨床師資參與。上述課程滿意度皆達4.5分以上(滿分5分)。
(2) 完整記錄學生實習履歷,提升臨床教育成效:109年完成並優化學生實習履歷管理系統e-portfolio 2.0,可即時且完整呈現學生學習歷程與成效,並透過校級「學生實習委員會」審議、監督學生實習及成效,108學年大學部實習率99%,實習滿意度4.5分(滿分5分),期中實習訪視率100%。
- 精進學系專業課程,健全課程品保機制
(1) 精進專業課程及教學品質:109年完成線上教學評量系統,教師可即時查詢評量結果,調整教學模式;啟動新一輪課程外審制度,邀請臨床與產業專業人員擔任委員,著重臨床與產業課程內容審查,持續精進課程品質。
(2) 發展以學院為核心的研究所課程:108學年各學院進行研究所課程整合,發展以學院為核心的課程架構,完成建置學院核心必修課程、系所特色課程(必修)、學院選修課程等,並自109學年入學新生起適用。109年起推動學院發展教學特色課程,目前10學院皆完成特色教學規劃。
(3) 持續提升國考通過率,培育臨床證照專業人員:持續優化國考線上模擬測驗平台,提供學生自主練習,強化學習輔導並開設團體諮詢輔導。本校整體國考通過率為89.6%,各類科通過率皆高於全國平均,其中藥師(二)、護理師通過率達100%,醫師(二)、呼吸治療師通過率超過九成,營養師連續三年全國最高。
- 建立領導知能學習路徑,提升學生領導能力
109年領導知能中心正式掛牌,規劃「實踐」、「卓越」及「菁英」三層級領導書院。109學年度正式系統性推動學生領導知能,1091學期大一新生皆參與「領導知能導論課程」,開設「實踐書院」,舉辦相關課程與活動共44場,4,554人次參與。
1-3建構跨領域學習及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 完善跨領域學習環境
(1) 拓展跨領域教育,強化跨界創新與連結:109年持續辦理跨領域學習週,以「在跨領域書寫未來story」、「渴望改變」為主題,協助學生了解跨領域教育;開設跨領域學習工作坊「設計我的跨域人生」,協助學生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地圖。109年共辦理6場活動,共計3,408人次參與。
(2) 降低學系必修學分,增加系外選修:持續推動必選修學分盤點與調整,各學系平均必修比例由106學年85%再降至109學年73.5%,並推動各學系認列系外選修學分,各學系由原不認列系外學分,108學年度認列6-20學分至109學年各學系開放系外選修10-20學分,選修跨領域及系外課程比例從1061學期3%增加至1082學期10.4%。
- 發展跨領域微學程,培養學生具備跨域核心能力
(1) 開設與多元微學程:至109年已發展14個符合前瞻趨勢之微學程,包含人工智慧、創新創業、新媒體、社會創新等四類微學程。微學程修課人次自107學年3,310人次成長至108學年3,832人次,完修人數亦從107學年50人增加至108學年63人;109學年度已有11學系組將跨領域微學程納入畢業條件。
(2) 跨領域課程修習人數倍數成長:1062學期大學部學生選修跨領域課程僅5.1%,1091學期增至17.8%,成長3倍,1071至1091學期修課人次由419人次增加至871人次。同時,109學年度大學部15學系組皆已完成跨領域課程學習地圖,結合專業特性,系統性培養學生跨領域知能。
- 打造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完整學習路徑
(1) 建立系統性創新創業學習路徑:109年完成創新創業課程地圖及學習路徑,研發創意設計基礎課程24門,連結在地議題,培養學生創意設計及創新思考能力;辦理創新創業活動21場共1,441人次參與。
(2) 創新創業計畫及競賽表現亮眼:學生透過跨領域多方位學習,109年獲得多項外部獎項,如2020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第二名及佳作、109年度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績優團隊、2020科技部FITI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20強、2020未來科技獎、2020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優勝等佳績。並有2位護理學院應屆畢業生創業開設前瞻居家護理所及前瞻全人居家服務有限公司。
- 推動全校性人工智慧生醫教育:
109年建置Smart TMU自主學習平台,提供學生自我檢測資訊能力,並依檢測結果規劃自主學習。創辦FB學習平台及師徒計畫,除提供即時智慧生醫新知,並解答學生程式設計與新媒體學習疑惑;108學年度推動學系專業課程導入程式設計與人工智慧之應用,1082學期15學系組皆已提出AI+X課程,如醫學系「醫學資訊暨人工智慧學」。
1-4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品質
- 建立以國際磨課師為底,數位自學為用的創新數位學習模式
(1) 推動全球MOOCs課程共享:109年完成製作4門全英語磨課師,累計迄今已完成81門磨課師課程,含20門全英語磨課師課程,總計超過19萬名註冊學習,109年兩門國際MOOCs課程榮獲Class Central搜尋引擎評選為「50+免費老年照護線上課程」。今年也因疫情爭取到Coursera、FutureLearn等國外知名線上課程平台期間限定免費措施,鼓勵學生進行數位學習,全校共578人選課。
(2) 首創全國提供學生數位自學基金,建立數位自學選課地圖:提供每位學生100美元的課程認證獎學金及推薦課程獎勵,已通過人文、社會科學、音樂與藝術等7大類別219門課。107學年度數位自學修課人數824人,選課率18.3%,完課率26%,至108學年度修課人數已達1,170人,選課率27.2%,完課率43.3%,選課完課情形皆有所成長。
- 開發多元創新教學模式
(1) 專案導向及總整課程大幅提升:大學部相關課程自107年46門提升至109年128門,持續辦理專案導向學習、總整課程經驗分享等教師知能活動,109年共舉辦4場分享講座。
(2) 推動創新教學導入課程:1072學期起推動創新教學方式,課程佔比為15.8%,1091學期佔比提高達64.6%,成長48.8%,其中數位輔助教學佔49.9%、遠距課程佔2.1%、專題導向及總整課程佔5.5%、模擬及創新科技佔7.0%。
- 完善分級化教師賦能培育
(1) 完成新進教師全面及個別的支持網絡:媒合傳習教師提供新進助理教授個別化諮詢,深化教學及研究能力;以學校教學發展重點,辦理教師研習營,109年主題「遠距教學、教學實踐研究」63名教師(含25位新進教師)參與。
(2) 成立校級教師社群發展特色教學,薦送教師出國研修接軌國際:以特色教學為主軸,成立跨領域、創新科技教學應用、資訊素養、教學實踐研究四個校級教師社群,設立召集人與種子教師制度,109年舉辦47場次1,255人次教師參與。鼓勵教師海外教學研修,因109年疫情無法出國,補助4名教師參與AMEE線上研討會。
(3) 提供教學研究獎勵,鼓勵教師參與教學:除109年獲17件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外,另核定15件校內補助計畫,鼓勵教師持續精進教學研究計畫內容。
(4) 教師專業分流,多位完成教學升等:至109年度已有5名教師通過教學實務型升等(助理教授1位、副教授2位、教授2位),持續評選教學型教師,強化專業職能發展,109學年度通過3名。
1-5深化國際交流與國際競爭力
- 系統性培養學生在地國際化及國際移動力
(1) 建立英語分級學習制度:推行小班精緻化課程,分級開設基礎英文課程,課程作業結合校級活動,訓練學生英語實用溝通與深化專業知能。開設專業英文進階課程,給予修課地圖指引,讓學生依興趣與程度選修;109年並參加臺灣-英國合作提升大專校院學生英語能力合作計畫。
(2) 結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沉浸式校園學習環境:以線上社群TMU EngLive為媒介,創造師生互動新模式,提供學生共學和資源共享平台,109年參與達7,272人次,為107年1.36倍;積極提供學生課外學習活動與資源,包括課程搭配校級活動、辦理英文學習活動及競賽,培養學生英文溝通表達能力,109年達1,260人次;建置各式線上學習資源,如Easytest、VoiceTube,使英語學習不受限。
- 完善學生國際學術專業培育
(1) 強化學生國際移動力:以學海築夢系列計畫為例,109年有10案通過,獲補助金額達554萬元,原預計選送62名學生境外研修,疫情影響將展延至110年10月;同時持續推廣多元國際學習管道,結合校內外各項國際學術交流補助,鼓勵師生及早規劃至國外盟校交換或參與國際研修,舉行6場學生國際研習相關說明會,學生總出席人數近450人,平均滿意度逾94%。
(2) 持續強化雙聯學位:設有「境外研修暨見實習獎勵辦法」鼓勵學生參與。109年計有34個雙聯學位,含13個博士雙聯學位、16個碩士雙聯學位及5個學碩雙聯學位。至109年已有9位學生修畢、4位正在就讀雙聯學位。
(二) 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研究特色,深化轉譯醫學,建構生技創業生態系
2-1發展特色研究,推動轉譯醫學
- 開創新研究特色,創造研究新格局:以轉譯醫學為主軸,結合基礎與臨床,推動以疾病為導向研究,發展4大優勢領域(癌症轉譯、神經醫學、胸腔醫學、人工智慧醫療)、2大新興領域(細胞/免疫治療、醫療器材研發)及潛力領域。
(1) 癌症轉譯:由前校長閻雲講座教授、彭汪嘉康院士及龔行健院士帶領,至109年已由原發展4大癌症擴增為14項癌症團隊,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腎臟泌尿道癌、婦癌、頭頸癌、肝癌、甲狀腺癌、胃癌、淋巴癌及血癌、腦腫瘤及腦轉移、食道癌、兒癌、分子腫瘤精準醫療。透過建立篩檢平台,評估罹癌風險、疾病發展及治療成效,發展抗癌藥物達到精準醫療,並結合本校數據庫、組織庫及中研院臺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完成創新研發癌症轉譯平台串聯。
(2) 神經醫學:由張文昌院士、沈哲鯤院士、杜永光教授及蔣永孝教授等帶領,整合本校臨床與基礎研究團隊,發展婦幼神經心智、大腦與意識、睡眠、腦創傷、血管性失智、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神經影像、血小板生醫工程療法、神經復健與疼痛等團隊,涵蓋神經發育及發展到損傷與退化、中樞到周邊神經病變、診斷預防到治療等完整面向之研究。
(3) 胸腔醫學:由臺灣胸腔權威郭漢彬教授及林建煌校長帶領,整合臨床與基礎研究團隊,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發展胸腔疾病之預防、診斷與治療。發展氣喘、睡眠醫學、肺癌、慢性呼吸道、肺結核、重症醫學及介入性支氣管鏡等七大特色團隊。
(4) 人工智慧醫療:由陳震宇副校長、李友專教授帶領,以用藥安全、影像辨識、智慧加護病房、睡眠醫學、精準醫療、重症預測、影像基因圖譜、穿戴式裝置、數位病理及智慧醫院為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建置精準化治療策略。
(5)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由何弘能講座教授帶領,發展醫療未滿足與老化疾病研究,包括神經損傷治療、胸腔醫學疾病、代謝疾病、癌症醫療、再生醫學、轉譯醫學等。附醫、萬芳、雙和醫院皆成立細胞治療中心,其中附醫為全國第四家通過衛福部審核可執行特管辦法之醫院。
(6) 生醫器材研發:由醫工學院陳志華院長、胡流源院士及王寬院士帶領,以骨科醫材、血小板組織再生、牙科醫材、神經復健、傷害防護科技、血液診斷技術、即時檢測、穿戴技術、藥物篩選等九團隊,將研發成果加速應用於臨床上。
- 推動傑出研究人才培育
(1) 傑出研究表現獲國家新創獎肯定:109年共13位教師獲國家新創獎,如新創育成獎(林俊茂)、學研新創獎(潘秀玲、莊爾元、陳瑞杰)、臨床新創獎(呂憲宗、曾健華)、續獎-學研新創獎(邱仲峯、黃彥華、莊國祥、曾厚、潘力誠、陳瑞杰、賴鴻政)、續獎-臨床新創獎(李友專)等。
(2) 培育整合型計畫領導人才:推動團隊研擬新興議題,透過小組議題磨合、PI研習營媒合院士輔導,培養具競爭力之團隊。科技部整合型計畫逐年提升,109學年通過4件計畫,共有13件(含108年6件、107年3件)正在執行中。
(3) 推動創新轉譯研究開拓新興領域人才:藉由「轉譯創新研究計畫」徵件,推動以整合型計畫帶領並傳承年輕優秀人才,組成特色研究團隊,以提高研究能量。109年核定53件計畫補助6,390萬元,鏈結本校特色研究領域,癌症轉譯、神經醫學、胸腔醫學、人工智慧醫療及其他潛力領域,積極投入研究資源。
(4) 選送優秀人才出國受訓:109年雖因疫情影響,部分預定出國研修人員無法成行,但仍有9位順利完成等。
(5) 規劃北醫深耕講座激進研究能力:109年持續舉辦「深耕講座」,邀請院士級講者演講,輔以北醫創新系列講座,舉辦30場共1,795人次參加,邀請院士如楊泮池、王惠鈞及翁啟惠等院士,提升研究動能。
(6) 推動年輕學者計畫培育:媒合院士級學者提供個別諮詢,訓練獨立研究能力,108-109年共獲13件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金額約2.88億元,包括哥倫布計畫7件及愛因斯坦計畫6件。
2-2以特色研究為主軸,延攬人才,深化國際連結
- 持續增聘優秀外籍學者,提升國際研究合作能量:109年在疫情影響下仍增聘2名外籍教師,迄今已20位,分別來自11個不同國家。
- 推動國際研究合作:109年推動國際研究策略藍圖,提供校內資源,並已補助31件研究案,國際共著率自107年29.9%逐年攀升,至109年已達34.8%,國際研究合作成果卓著。
- 深化國際學術聯盟:以特色研究為核心成立多個國際學術聯盟,例如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成立癌症及婦女疾病學術聯盟,共聘研究人員、醫學生短期研究訓練、共同執行臺美雙邊計畫等;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共設轉譯科學研究種子基金,媒合16個團隊(共19件計畫)進行跨國研究合作並共同發表論文;與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成立胸腔醫學學術聯盟,聚焦年輕學者訓練、醫學生研究指導與研究計畫執行等;與法國里爾大學推動神經醫學學術聯盟,成立共同實驗室以推動共同研究基金、雙聯學位以及實驗室人才交換等。
- 拓展歐洲地區雙邊教育與研究合作:於109年始拓點歐盟參與「歐盟國際移動力計畫」(Erasmus+),成功獲得三校四領域之雙邊共同合作計畫,將與義大利卡利亞里大學執行抗病毒藥物研發合作、與羅馬尼亞亞雷大學執行精準醫療合作、與捷克查爾士大學執行小兒醫學與神經醫學合作,並將與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開啟公共衛生領域雙邊合作。
- 外國學生人數顯著增加:增設獎學金名額吸引優秀外籍研究人才,目前全校境外學生共623位,佔全校學生10%以上,其中外籍博士生109學年註冊人數達230人,較108學年成長26%;外籍碩博班整體招生持續成長,109學年外籍碩博班新生註冊人數為126人,較108學年成長逾28%,獲教育部肯定,核可110學年外國學生招生名額增至200名。
2-3推動研究成果產業應用,完善北醫生技創業生態系
- 獲大型產學經費挹注,加速研究成果商品化:積極爭取政府與業界大型產學合作計畫,109年產學計畫總金額超過2.2億元,大型計畫如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第三年補助2,200萬,另獲科技部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3件早期案補助共2,565萬元,協助各新創團隊將研究成果商品化。
- 成立北醫加速器,與國際加速器深化合作:北醫生醫加速器已於109年2月在本校大安校區正式營運,並設立北醫新創事業播種者基金,挹注北醫加速器種子輪投資所培育之新創事業,109年與比翼加速器分別出資50%,共同投資3家優質新創公司,挹注新創公司早期發展所需資金。
- 衍生新創成果豐碩:109年新增3家衍生新創公司,累積成立18家,成果包括賽昂生醫、兆益生醫與臺灣活力生技等,另外本校衍生新創三鼎生技109年12月興櫃掛牌。
(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完善弱勢就學與落實知識共享之北醫新典範
- 優化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扶助機制
(1) 擴大經濟不利學生入學人數:109學年經濟不利(展翅組)招生名額16名,110學年度將擴大至20名。109學年低收與中低收入戶招生名額共計35名,逐年穩定擴增招生名額。
(2) 大幅提升獲獎助金額,保障學生生活安頓:109年經濟不利學生每學年平均獲獎助金提升至127,380元,較107年成長33.4%,近三年經濟不利學生申請獎助金100%獲補助。並建立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勵學機制,提供膳食、住宿、書籍費補助及各式助學金,109年共377人次獲獎助,合計補助442.6萬元。
(3) 企業專案捐資與校友認養永續獎助:持續獲大型企業捐資,專案捐助經濟不利學生獎助學金,包括全聯佩樺清寒優秀醫護青年獎學金每學年挹注160萬元、聯愛醫護獎學金每學年挹注120萬元,獎助醫學系、護理系學生每名10-20萬獎學金,及Contempo助學金每學年挹注50萬元,認助經濟不利學生每名5萬助學金;設立拇山新苗培力獎學金,已媒合60位校友透過小額捐資認養經濟不利之學弟妹,建立永續扶弱機制。
(4) 推動開放教育,建置校友終身學習回流機制:109年開辦多元教育班別83班次,共7,122人次參與,辦理樂齡大學課程2班次,參與60人次,蓄積回流學習能量。108學年度完成建置校友終身學習回流機制,109年度共開放212門課程免費供校友修讀,共計80位校友選修。
- 完備校務資訊系統化,落實實證決策
(1) 完備校務資料庫之整合:本校校務研究資料庫定期更新資料內容及字典索引,以Tableau軟體,建置互動式視覺化分析平台,截至109年已建置教學、研究、國際、畢業生調查等共108張資料表、1,260個欄位、完成16項指標、19大模組之建置。除提供本校各單位查詢外,另可進行指標長期趨勢追蹤。
(2) 落實實證導向之校務議題分析:109年完成9項校務議題,包含「醫學教育七年制改為六年制影響研究」、「招生專業化暨多元入學管道成效分析」、「學生社團參與、獎學金獲取及其畢業後一年工作情形,及畢業後一至三年薪資成長幅度之相關性分析」等議題,塑造校務研究校園文化。
(四) 善盡社會責任-實踐社會參與,優化區域鏈結,提升社會創新與發展
- 深化北醫大社會共好校園文化
(1) 建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支持架構:109年成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小組,於同年10月改制為委員會,研議本校社會責任推動目標,整合協調教學、研究、服務、醫療、環境與治理六小組,並建置相關支持措施。
(2) 完成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及網站:109年完成本校2019年大學社會責任報告,包含認識北醫、校務治理、共榮社會、創新經營、教育深耕、永續校園等,呈現本校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作為與成果,並建置社會責任中英文網站,接軌國際實踐SDGs,促進師生發覺場域問題,提出可行之創新解方。
- 持續偏鄉志工服務,提升當地衛教環境
(1) 服務隊遍及全臺與國際偏鄉與教育優先區:109年雖受疫情影響,仍有19隊704人次前往偏鄉服務。如長期推動澎湖「天人菊計畫」,與當地高中合作培訓高中服務志工,服務據點數由11村增至19村;服務個案由107年度26個增至109年度64個。109年因疫情雖無法進行國際服務,仍以醫療包、校園保健室計畫等方式持續進行服務。
(2) 推動多元服務學習方案,優化社區鏈結:109年開設基礎服務學習課程49門,915人參與,服務對象涵蓋校內師生、社區居民、特殊需求族群、偏鄉及國際弱勢族群等。為增進教學能量,辦理跨校學術研討會、賦能工坊等共21場435人次參與;為推廣服務學習理念,辦理服學季活動和志工服務工坊等共12場1,001人次參與。
- 協助友邦提升當地醫療品質
(1) 長期服務援助國際醫療之大學:本校醫療團秉持醫療無國界理念,98年起常駐非洲「史瓦帝尼」、102年起常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醫療團隊配合當地政策,疫情期間仍持續進行援外醫療。
(2) 協助國際友邦醫事人員專業能力:109年受疫情影響,醫事人員來臺訓練改為視訊方式辦理,已完成21位醫事人員線上訓練課程。協助馬紹爾建置醫療資訊管理系統,迄今累計使用醫療影像儲傳系統34,135次,醫療資訊系統新建病歷22,867筆;108學年招收史瓦帝尼與馬紹爾2名護理人員,就讀本校護理學系碩士班,協助友邦培育高階醫事專業人才。
- 善用產官學研能量,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1) 提供高齡長照社區賦能:109年創建「青銀共居」,媒合5案獨居長者與學生共居,打造共生共營的青銀友善共居;辦理101場課程及社區場域活動,共3,453人次參與;獲「2020臺灣企業永續獎-大學USR永續方案獎」銅獎。
(2) 推廣食源文化與食安守護:以信義區、大安區與新竹尖石鄉為食源文化執行場域,完成當地產業與健康現況資料收集、農作物農藥殘留篩檢、新型農產品開發,協助當地居民營養狀況評估、養生藥膳與創意料理示範及營養衛教宣導。並持續於新竹尖石鄉進行體位量測、養生藥膳分享、農藥快篩檢測,共同開發農產品多元附加價值。於信義國小推動健康促進,共製作5支親子共食教案;舉辦2場種子教師培訓,有158人次業界營養師參加,64人次北醫學生參加。
(3) 輔助科技支持身障族群生活:跨校經營「輔助科技跨域微學程」,109年與TREATS臺灣復健工程暨輔具科技學會合作舉辦gSIC全球學生創新競賽復健工程與輔具科技臺灣選拔賽,並主辦國際i-CREATe 2020會議,提升輔具產業國際知名度。
(4) E世代銀髮藥食健康守護實踐:以社區共造、居家照護、數位創新、人才培育四面向,提升長者獲得正確用藥知識管道。完成用藥安全推播系統Line APP,開發31案藥安影片,培育社區藥食種子教師與銀髮病人藥食居家照護計劃,關懷獨居長者之用藥安全,同步促進其社會參與,並建置E化健康藥食服務平台,今年共解析51篇文章,向社區里民與長者推播,增進用藥服務效益。
(5) 智齡質感生活聚落示範計畫:在課程發展方面,導入新興科技、數位教材,讓師生和場域夥伴相互增能;在場域經營方面,將本校鄰近之景勤公園作為與社區居民互動場域,加入信義區公所健康服務中心樞紐計畫,共同策辦社區大型活動;並與本校附屬醫院、都市再生學苑、信義區社區大學、必揚科技、家樂福、臺灣人壽等,強化資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