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A-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亮點: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建構具本校特色之學生入學管理機制、串聯學生學習短、中、長程價值鏈,組成學習成效議題研析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析學習成效回饋機制與討論相關統計檢定作法之適切性。
有效分析學生學習成效,研析師資生參與特定活動與教檢表現差異、師資生領取公費、卓越獎學金、師培獎學金之教檢表現差異、師資生教甄結果與教育專業課程成績分析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學習經驗問卷分析,於師資生的分析上皆有顯著差異;透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開設之課程,課程前後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表現及學習興趣之學習經驗感受有明顯提升。
強化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
透過CDIO專題式學習,使學生透過專題實作的操作過程,強化專業實務技術能力,並以不同型態的成果展示方式,表現出學生具體的學習成果,有效展現所學之專業實務技術能力,如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辦理研發產品研討會展現其專題作品,美術學系以展覽方式展現藝術創作,其中有30件作品獲得「2020藝術新聲-藝術科系優秀畢業生推薦展」邀請至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培養學生關鍵能力
培養學生關鍵能力主要有四:跨域學習、創新創業、邏輯運算與程式設計及精進中文及外文能力。跨域學習透過:(1)開設增能及證照課程,透過師生共學或師徒制方式,利用同儕互動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興趣;(2)開設多元微學分課程,創造多元、彈性與跨領域的學習環境與選課機制,有助學生執行目標規劃,培養時間管理能力;(3)鼓勵學生考取證照:依據各系所專業性質及學生需培養之實務能力及專業技術給予獎勵,獎勵證照338張。
創新創業部份:(1)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引導學生具有三創之思維及能力,109年度開設14門創新與創業課程;(2)開設創客微分課程:透過實際動手做進行創意實現,於作品中融入創意設計思維,訓練學生落實創意與實踐能力。
邏輯運算與程式設計部份:開設程式設計課程,培養學生程式設計能力,提升其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109年度修讀程式設計課程人數總計3,112人。進精中文及外文能力:規劃精進語文課程強化與深化學生語文學習,開設精進中文課程18門,精進英外語課程26門。在中文及英文能力檢測部份,透過全校中文及英文檢定進行試題設計及編製。
強化教學支持系統
成立「校級」與「院系所級」教師專業社群:校級教師專業社群共成立8組,院系所級教師專業社群共成立7組。
強化教學助理機制,協助教師教學,並為增加教學助理之知識及技能,辦理33場次工作坊,為提供教師及學生更完善的協助,配置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教學,共配置了341位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教學。
提供教師教學創新上的實質支援及協助,鼓勵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立教師專業社群進行同儕互動及分享,並辦理多場計畫申請說明會,提供教師多元資源,辦理教師增能工作坊,透過增能工作坊的教師及業界專家增加校內教師之知能,有效將增能工作坊之所學融入課程內容。
成果:
- 透過校務研究加值學生高效學習,有效分析學生學習成效,已完成研究案5件。
- 校務研究中心針對本校辦學資訊定期盤點分析,建置學生入學管理平臺並進行議題研究,透過相關研究議題有效檢視學生入學管理,已完成5件議題分析。
- 以多元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之機制,已完成3項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指標分析。
- 運用UCAN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UCAN大一新生實際參與施測人數共1,116人,施測比率達92.54%。
- 109年度邀請35位系友返校進行經驗分享,參與學生人數達1,974人。
- 109年度執行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結果,107學年度畢業滿1年填答率81.47%,105年度畢業滿3年填答率76.48%,103學年度畢業滿5年填答率74.86%。
- 落實本校校友之雇主滿意度調查,109年度調查97人次,後續將會進行分析及追蹤輔導。
- 辦理各系所專題成果展演,109年度共發表142篇論文、100件專題產出和展覽64件藝術作品及辦理1場英文話劇。
- 109年度開設18門增能課程、5門證照課程,提供703位學生修讀。
- 109年度開設30門多元學習課程,共計提供871人次學生選讀。
- 109年度學生共取得338張專業證照。
- 109年度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14門,共計有426位學生選讀。
- 109年度開設7門創客微學分課程,參與學生達171位。
- 109年度成立校級教師專業社群8組,院系所級教師專業社群7組。
- 109年度辦理33場次教學助理研習工作坊,透過研習工作坊提升教學助理所需具備技能,109年共配置了341位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教學。
- 善用校內國家運動選手擔任教學助理,培育11位運動績優教學助理。
- 109年度共計133門課程導入業界師資協同教學,學生受益人次4,155人次。
| |
A-2資工系畢業成果展全體合影 | A-2教師專業成長社群-生命探索與願景激發 |
面向B-發展學校特色
亮點:
特色師培:品德關懷陶鎔,專業良師基地
服務偏鄉實踐現場教學:完成白沙夏日學校溪州國中、信義國中小,以及史懷哲教育服務線西國中、芳苑國中,共117位志工培訓,行政暨教學團隊於暑期間進行教學服務實踐,服務偏鄉學校及弱勢學子。導入服務學習檔案競賽,透過統整其服務學習歷程及體驗省思,增進學習成效。
師資培育課程融入創新教學或探究與實作能力:理學院開設4門「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課程及2門「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專題」院課程,通識教育中心開設1門「科學探究與問題解決」課程;師資培育課程融入創新教學或探究與實作能力的比例達42.31%。
產學合作:育才創新模式,產學共創三贏
業界出題,學界解題:補助13組與企業合作之學生專題實作,透過師生共同解決業界實際的問題,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與市場脈動緊密結合。
學生創業社群:補助2組學生共學社群,以通過教檢為目標;補助1組學生創業社群,以新媒體Podcast推廣英語新聞,社群成員共同設計及篩選新聞內容,最後產出3集Podcast節目,培養眾人關心國際時事脈動的公民態度。
研究能量:優化學術環境,厚植研究能量
鼓勵教師參與國際交流:教師發表SCI(E)、SSCI、A&HCI論文達193篇。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亞洲351-400;2021年THE教育學科全球排名301-400、生命科學2021年全球排名801+,2020年THE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第66,全台排名第2,足證本校在教學、研究及辦學績效均廣獲各界肯定。
國際交流:深耕特色結盟,淬鍊國際優勢
匯集全球菁英,加值教研品牌:邀請18位國際優秀學者蒞校短期訪學,協助研究、指導學生、辦理國際會議或工作坊,提升本校師生國際視野及教學研究能量,增進教師國際交流經驗,使學術專業與時俱進。
推動無國界課程,提升優勢領域競爭力:辦理馬來西亞教育專業文憑課程2班及數理教育專業文憑課程2班;完成2梯次國際認證課程「行為介入」及「倫理與專業議題」;辦理「自閉症行為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共2場次(每場次9天)。
成果:
- 開設「教育哲學」、「生命教育」及「教育議題專題」共3門課程、20個班級,構築敦品有禮、關懷社會、自我學習及培用合一的彰師良師風格。
- 培訓白沙夏日學校及史懷哲教育服務志工共117位,行政暨教學團隊於暑期間進行教學服務實踐,服務偏鄉地區及弱勢學生。
- 鼓勵師資生擬定學習規劃與目標,辦理教育專業知能檢定、教育學程增能工作坊等,109年度師資生共678人次參與。
- 補助師資生成立25個教學知能學習社群,透過專業講師講座及跨系交流社群動能,提升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及教學專業知能。
- 開設25門學科教材教法及23門教學實習課程,提高教學品質與應用實作。
- 本校雙語教學中心規劃「109學年度培育中等學校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一覽表」,師資生修畢規定課程後,其中等學校教師證書註記次專長「雙語教學專長」。
- 理學院開設4門「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課程及2門「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專題」院課程,通識教育中心開設1門「科學探究與問題解決」課程;師資培育課程融入創新教學或探究與實作能力的比例達42.31%。
- 補助13組與企業合作之學生專題實作,透過師生共同解決業界實際的問題,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與市場脈動緊密結合。
- 辦理「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主題分為「綠色科技」、「機械及自動化」、「資訊與電子」,共有來自全國208隊參賽。
- 補助1組學生創業社群,以新媒體Podcast推廣英語新聞,社群成員共同設計及篩選新聞內容,最後產出3集Podcast節目,培養眾人關心國際時事脈動的公民態度。
- 主動提供教師申請計畫所需之行政服務,減少其行政作業負擔,提升產學合作意願,109年度產學合作案達65件。
- 鼓勵教師組成跨領域團隊共同合作,積極爭取計畫以提升整體研發能量,109年度共有4隊研究團隊執行5件重點計畫。109學年度增加1位合聘教師,並有3位校內教師媒合至秀傳醫療體系擔任合聘研究人員
- 辦理彈性薪資獎勵特聘教授、領域傑出教師(教學、研究、服務、通識教育)及特優導師,109年度共有43位教師獲此殊榮。
- 鼓勵教師申請科技部計畫,109年度計畫申請案達225件,未獲通過者依本校「專題研究專題經費補助要點」,補助具研究熱忱之教師;109年度科技部通過率為52%,較108年度增加7%,有效提升整體研究水準及競爭力。
- 109年度本校教師發表SCI(E)、SSCI、A&HCI論文達193篇。
- 邀請18位國際學者蒞校短期訪學,協助研究、指導學生、辦理國際會議或工作坊,提升本校師生國際視野及教學研究能量。
- 辦理馬來西亞教育專業文憑課程2班及數理教育專業文憑課程2班;完成2梯次國際認證課程「行為介入」及「倫理與專業議題」;辦理「自閉症行為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共2場次。
- 參與10場線上海外招生活動及教育者年會或教育展,有助提升海外學生來校就讀或學習意願。
- 透過國際時事講座、教育與文化系列講座、交換生分享會及異國美食饗宴等,促進學生理解各國的文化脈絡,合計辦理31場相關活動。
- 辦理7場國際友善大使培訓活動,使其具備籌辦國際活動、外賓接待、國際營隊服務及輔導境外生等能力。
| |
B-2-2沃旭能源百萬瓦級儲能系統 | B-4-1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進行視訊講學 |
面向C-提升高教公共性
亮點:
促進階級流動、完善輔導機制
專案基金賦能,安心就學:由校內首長積極推動募款,匯集認同本校扶能政策之校友愛心捐贈,落實「萬人點燈,聚沙成塔」之理念協助校內經濟不利學生安心就學,於109年度共募集450萬,相比往年募款金額提高150萬。
「木棧通道」之入學端保障及增加經濟不利學生入學機會:109學年度透過揚鷹分組與個人申請優先錄取,提供24個名額,共錄取18名經濟不利學生。
全方位關照弱勢學生整體學習歷程:透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109年度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輔導項目共15項,總計2,409人次受益。
辦學自我課責,永續校務經營
定期公開外部與內部的績效報告:109年度新增分眾入口頁面,包括家長、一般民眾與學生,透過主要關注頁面的統計,可瞭解各個關注方較為在意的資訊為何,作為調整及豐富公開資訊內容的依據。
招生專業化發展:導入校務研究進行優化選材,有效運用評量尺規串接學生高中學習表現,反饋至招生系統。並透過關聯式規則分析(Associative Analysis)的Apriori演算法,分析本校各學系的競爭對象,協助各學系具體定位所面對的競爭對象為何,進而擬定相關招生宣傳策略活動及調整選才策略。
成果:
- 109年起提供學生安心就學,建立永續永續性助學專款,成功募集450萬。
- 109學年度透過「揚鷹招生分組」、「優先錄取」,分別提供24個名額,共錄取18位。
- 109年度為提高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機會,辦理各項活動:
1.辦理學生探索式體驗營:為讓新生為未來課程做準備,校內單位共計6個系與4個行政單位分別辦理活動與課程,協助大一新生無縫接軌大學生活。
2.高中端宣導:針對校內扶助機制,以入班或入校方式至高中端宣導,109年度共有11系走訪20所高中(職)以演講、特色教學講座方式進行揚鷹生宣導,並招收13位經濟不利學生及86位一般生就讀彰師大。
- 燈塔系統輔導資源整合:搭配整合「全集中資源」輔導概念,規劃提升「燈塔學苑」2.0版本,以院系老師輔導帶領為主,行政單位協助為輔,以院至系到行政單位,縱向與橫向完善輔導連結。
- 依據學生學習情況,109年度提供特殊教育學生20人次個別學習建議。
- 透過「揚鷹計畫」,提供學生多元輔導機制,以「學習取代工讀」的精神,讓學生得以兼顧生活及課業所需,109年度過本校「揚鷹計畫」設立全方位輔導機制,包括生活、心理、學業及職涯四大面向,輔導項目共15項,總計2,409人次受益。其中學習輔導比例為最高佔46%,其次是心理輔導與職涯輔導為20%,生活輔導則為14%。
- 定期公開外部與內部的績效報告:(1) 109年度網站使用者共計1,489位(不重複計算),其中初次訪問率91.2%,回訪率8.8%,網頁瀏覽量達5,096人次。(2) 109年度新增分眾入口頁面,包括家長、一般民眾與學生,透過主要關注頁面的統計,可瞭解各個關注方較為在意的資訊為何,作為調整及豐富公開資訊內容的依據。(3)在校務資訊公開部分,共發布16項公開資訊,涵蓋校務基本數據、評鑑結果、畢業生表現、財務資訊等等,有效支持校務管理透明化作為。
- 招生專業化發展:(1)導入校務研究進行優化選材,並有效運用評量尺規串接學生高中學習表現,反饋至招生系統。(2)109年度共計產出4個學系分析報告(地理系、企管系、公育系公民組、公育系公共組),其中75%的學系其評分結果中位數有顯著差異,50%的學系其評量尺規維持良好的鑑別力,25%的學系評分結果之名次具有相關性。(3)透過關聯式規則分析(Associative Analysis)的Apriori演算法,分析本校各學系的競爭對象,協助各學系具體定位所面對的競爭對象為何,進而擬定相關招生宣傳策略活動及調整選才策略。
- 推廣教育碩士學分班:108學年度開設123班讓各領域在職人士能彈性規劃個人專屬學習藍圖。
- 跨界合作開設在職課程:109年度開設6班專業在職課程,強化職場知識與能力。此外,更積極爭取與彰化縣政府合作辦理「巾幗學院-女性領導人菁英培訓班」與「2020少年頭家養成學院-企業二代菁英培訓班」藉由產官學攜手合作,建立跨領域合作交流平台
| |
C-1-2揚鷹招生-透過教學方式宣傳系所課程特色 | C-1-5學習輔導-課輔學堂授課 |
面向D-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亮點:
學校整體校務發展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行政整合協調機制面:
1.成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統籌及推動本校大學社會責任。
2.計畫執行進度管考會議:針對各案USR計畫,每1-2個月進行PDCA的品質管理機制,逐項檢討質量化績效指標與經費執行狀況,並給予相對應的建議。
3.USR計畫交流討論會議:於109年度7月份起,固定每二個月,由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總主持人邀請全校所有執行教師(主冊、USRHUB、USR計畫)出席交流討論會議,針對各計畫執行困難與執行資源相互交流與討論,並針對重點議題提供建議與協助。
4.USR教師專業社群:以聚會/講演/工作坊形式,進行專業知能的分享與交流。在109年9月2日本校校長帶領USR社群教師至本校USR HUB「連結、蔓生、新地誌-彰化城區藝術亮點營造計畫」的執行場域:小西巷社區進行踏查與經驗交流。
5.USR助理執行協調會議:本校USR助理不定期以線上或實質會議的形勢,針對執行當下重點進行討論或相互支援。
課程面:
1.透過通識課程,進行大學社會責任之扎根育苗:
(1)開設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藉由課程中的服務學習實際參與社區、企業的服務體驗,引導學生初步與地方連結,加深學生對地方文化、產業及環境等領域之瞭解與認同。
(2)開設願景激發與執行課程:透過課程鼓勵貢獻所學與創意落實在地發展,除了增加自身就業機會,也推動地方新生。
(3)開設「USR多元學習微學分課程」:藉由靈活且多元開課培養學生在地認同情懷。109年度輔諮系同學經由課程,對於彰化古蹟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再由計畫中心引介至合作夥伴旅庫。彰化擔任實習導覽員。
2.設置「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以專業課程連結在地特色之跨院系、跨領域「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109年度共開設94門USR系列專業課程,共計17位學生取得「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資格。
教師支持面:
1.持續推動校級USR教師專業社群:社群教師由原先28名成長至31名,教師對於參與校內外共學活動,認為可提升教學知能調查為4.4分(五分量表)。
2.激勵教師參與USR之制度落實成效:
(1)USR團隊執行教師:生物系姜鈴助理教授,致力於帶領學生深入彰化芳苑社區以友善養殖環境策略解決目前文蛤養殖困境,進而提升在地農漁特產價值。因此今年度特聘姜鈴老師擔任環境教育中心副主任,讓姜老師能擁有更多時間與資源在鄉里服務。
(2)計畫年度結束將針對USR執行教師進行校內、外共學活動參與次數進行統計調查,並統一呈請研發處協助針對教師評鑑予以加分。
學校成為區域發展、地方創生推進者的整體作為
本校USR服務諮詢團隊與服務地區建立良好、即時互動關係,針對地區議題進行快速討論與回應,109年度專業諮詢服務團隊執行亮點如下:
1.彰化在地諮詢服務團隊:地理學系師長針對彰化邊陲社區進行盤點與諮詢服務,並於12月份在校內辦理城郊力現巿集,讓民眾與在校師生透過參與市集了解 彰化鄉村社區的內涵與實力;運健系所師長針對彰化高齡者辦理多場次身心健康諮詢與體適能檢測,並透過社區巡迴運動,達到銀髮族之全人健康福址;美術學系針對彰化巿老舊社區,提供社區活化建議,今年度帶領學生與小西巷社區與南郭郡守社區民眾進行討論與共同創作,藉由共同參與式的公共藝術,發展社區獨特文化景觀。,針對彰化在地問題,深入地方盤點議題,藉以提供諮商、輔導服務。
2.永續環境專業服務團隊:109年度協助芳苑鄉進行11次魚塭與溝渠的水質檢測,並於6月份即時阻止赤潮影響漁塭水質。
3.產業永續經營關懷團隊:根據織襪廠商需求,提供電子商務專業諮詢與輔導,109年度合作之社頭織襪廠商的LINE@粉絲由原本一千多人提升至四千多人。
4.綠色能源專業諮詢服務團隊:電機學系針對彰化綠能之發展,多次與彰化縣政府、彰化縣國中小進行諮詢服務,並透過人才的培訓與最新綠能知識的分享,推動彰化綠能發展。
5.偏鄉教育專業諮詢服務團隊:邀請大學教師、中學現職教師,就教學實作、服務學習、素養導向教學及跨領域教學應用與實作,與教育志工進行協同教學與實務演練,並針對教學現場進行臨床試導與諮詢,即時回饋並修正教學計畫。
成果:
- 109年度共計開設28班「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4門願景激發與執行課程及84門USR相關跨域多元學習微學分課程。
- 109年度成立校級USR教師專業社群,辦理4場次教師增能講座、1場次社區參訪交流工作坊以及2場次計畫執行經驗分享討論會。
- 109年度環境教育中心與生物系開設13門環境議題課程、管理學院12門企業管理相關課程、師培中心開設14門教學實踐課程、地理系開設2門社區環境議題課程、工學院開設23門智慧綠能課程、美術學系開設10門藝術設計與社區美感規劃類課程及運動學系開設20門健康與運動保健相關課程等94門USR專業課程。
- 本校專業服務團隊(彰化在地諮詢服務團隊、永續環境專業服務團隊、產業永續經營關懷團隊、綠色能源專業諮詢服務團隊)共同合作,本校於109年辦理諮詢服務172小時;辦理6場次綠能教育相關工作坊與科學營;培育綠能彰師USR相關種子教師及志工人數73名。
| |
D-1USR多元學習課程-走讀彰化移民廟宇 | D-2USR教師社群產官學研社區交流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