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 B2-3輔導學生利用網路社群推廣臺灣運動產品至國際市場計畫:每個團隊產出一支影片,並藉由動態影像工作坊及國際市場分析等課程,讓學生不僅對創作意象、文案、影音內容有一定程度的能力,對於市場分析及線上對顧客導購的技巧,也需納入製作內容的參考,學生自己經營自媒體的過程,結合商業行銷操作為本計畫重要目的。
3.成效與改變:
(1) 開設旮旯文創實習商店,在校內開辦辦理文創活動開發工作坊OPEN工作坊5次,引導學生完成馬克杯與短T的"運動元素"創意設計。
(2) 「NTSUper體育超人」粉專自2月成立以來,粉絲總數成長5,000人,社群內容的產出仰賴每週師生共組的團隊會議,除配合校內活動宣傳內容,更積極投入學生運動賽事,如4月全大運、7月義大利拿坡里世大運、10月全運會等,賽事期間培養學生新聞採訪及製作圖文影音報導的能力,共計產出上百則社群內容。
(3) NTSUper體育超人團隊於拿坡里世大運期間與業界「麗台運動報」、「智林體育台」進行產學合作。製作賽事現場第一手產出的新聞露出在麗台運動報、Line Today等媒體平台,為國內唯一前往拿坡里世大運報導賽事的媒體團隊專題報導,登上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及「運動視界」,增添更大的媒體效益。
(4) 107-108年辦理2場創意商業影音競賽,共催生出18組創意商業影音團隊。
4.評估與精進
(1) 期望109年可進行適合產品的選擇,從而較早開始商業社群經營與內容創造的過程,以進行完整的商業推廣流程。
(2) 人人都有自媒體傳播能力,應將此計畫資源效益最大化,開設相關課程宣傳力度要再提升。
(3) 由辦理線下實體活動,如運動員經驗分享講座,傳遞正確運動知識以及選手生涯經驗交流,帶動線上的社群導流效果,推展本校的品牌價值。
競技運動、專業人才
1.問題與分析:本校為全亞洲唯一開設碩士等級肌力與體能訓練課程之大學。面對具有專業能力而無法成為國際級選手的學生,依據個別興趣協助其適性發展,並培育競技運動專業人才。
2.目標與策略:
(1) B3-1建構體能檢測專業人才計畫:本計畫有次序的讓學生學習完整研修規定學科,同時配合術科教學、檢測操作,進而將實際應用於實習隊伍,配合實習隊伍規劃檢測,再將檢測結果彙整於研究學術發表。實習階段支援運動員訓練與定期檢測並長期追蹤,該學生之碩士論文主題,也是經由實習支援期間數據收集與整理成研究問題並發表。107-108年執行成果與各運動代表隊的合作,以講座、參訪等交流方式,建立與學術單位的合作關係,讓在學學生能進入各級運動代表隊實習,執行運動員選才之專業工作。
(2) B3-2優秀運動員輔導與適性分流發展:大學是學生運動員的最後階段,將是銜接職業運動生涯或轉職運動相關產業的轉折。本校競技學院運技三系,以培養國家級運動選手為目標。協助國內優秀運動員成長為國際頂尖運動員,需針對選手進行各別化、特殊化的需求與輔導。對於具有專業能力而無法成為國際級選手的學生,依據個別興趣協助其適性發展。因此提出:從運動員→體育事業人才、優秀運動員→國際頂尖運動家的構想。
(3) B3-3培養國際運動競技運動教練與運動訓練科學專業人才:課程由國立體育大學與匈牙利體育大學共同設計經營,以本校為主要授課校區,並在匈牙利校區完成論文。完成學業的畢業生將取得兩校個別雙碩士學位,課程訓練將使畢業生具備完整能力回到母國效力提升運動競技水平,亦可利用此學位在歐盟尋求工作機會。透過本學位專班研究生論文,媒合兩校研究與教學團隊,連結匈牙利體大其他姐妹校以及歐盟資源,共同推動區域運動教練人才與國際合作。
3.成效與改變:
(1) 開設肌力與體能訓練模組執行成效:目前共有18位學生申請修讀,依據本計畫目標與執行策略,其中已有畢業學生順利取的模組認證。
(2) 指導研究生前往英國參加英國肌力與體能協會舉辦研討會,發表3篇海報論文,另2019國際運動生理暨體能領域學術研討會,發表3篇口頭報告,共6篇論文發表。
(3) 強化與國際連結,邀請競技訓練檢測專長之學者專家來台進行短期訪問/講座,每年度辦理一場。
(4) 前往英國倫敦密德薩斯大學交流與參訪,參訪訓練場地與實驗室競技運動員檢測設備方式,參訪後進行校內心得分享。
(5) 推動優秀運動員輔導與適性分流發展機制,辦理模組課程實務或業界分享講座。107-108年合計辦理12場、帶領957人次之學生至校外參訪等,讓運動員更認識非競技運動就業市場,以及對未來學習和就業產生更具體的認知與想法。
(6) 於大學部之「運動訓練法」、「體適能與運動處方」等訓練相關課程加入訓練紀錄及資料整理的內容,並融入電腦邏輯思考運算的技術,以使學生能運用方便取得之軟體工具(Microsoft Excel),為自己以及未來訓練指導的對象,進行訓練效果分析。
4.評估與精進
(1) B3-3「培養國際運動競技運動教練與運動訓練科學專業人才」因學程自開辦迄今共5位學生註冊,招生未達預期成效,考量長遠發展及成本效益,學程主任及匈牙利校方取得共識,擬規劃於109年調整計畫執行方向。
(2) 自107年起,因校內修改畢業門檻制度,課程模組已非畢業必要條件,改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流輔導。
多元體育、師資培育
1.問題與分析:本校為專業體育大學,奧林匹克精神探討與推廣為本校別於其他大學之特色,需培養學生體育課程規劃素養及推廣體育教學多元化能力。
2.目標與策略:
(1) B4-1運動教案開發:體驗波蘭新式的體育教材“Eduball®”與教學,落實創意創新課程教學之觀摩。透過這套創新的教具與教案,適應體育與幼兒體育可以有新穎的學習與身體發展搭配,可發展學童學科學習並提高代謝與體適能,現已進行臨床實習,促進師生研究能量。本校將逐步自學習到新開發,深度利用此工具使師生都能在教與學不斷創新,引領潮流,更可落實國際接軌與交流,提升教員之專業能力,以及強化學生之就業市場競爭力。
(2) B4-2提升多元化體育師資專業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素養:學生透過本課程之研修,獲得之國際體育課程模式本位之設計理念及實務設計素養,未來期望學生能更積極發表個人的課程方案,並展示教學成果於校內外。與業界協同教學互相搭配,發展體適能教育課程、責任本位課程、戰術理解課程、賽季本位運動教育模式課程,進行課程設計,並在實務面上執行教學活動。
(3) B4-3奧林匹克精神探討與推廣:於世大運結束後辦理一場國體奧運日活動,邀請參賽的學生運動員以及在校大學部新生與會,透過學生運動員的備賽與參賽經驗分享,傳承國際經驗。跨學院的合作、跨領域的朋友:2017到2019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以下簡稱世大運),本校除了參賽的運動員之外,還有一群從大二就參與接待2017世大運外媒的學生,今(2019)年這群學生也從2017世大運、2018亞運協助採訪到2019獲得世大運的採訪證,將第一手拿坡里運動會的實況傳送到關心戰況的友人手中,這群同學和參賽的運動員同樣來自國立體育大學。延續2017世大運的感動,在老師與教練的帶領一路不斷學習成長,參加相關實務課以及深耕計畫的多元學習以累積經驗,增進2019世大運的參與學習成果。
(4) 配合本校體育博物館「競技殿堂:奧林匹克賽會場館特展」的主題培育導覽志工,透過學習並結合故事化的導覽過程,深化對國際賽事的參與。在辦理本次的的特展及國際學術研討活動的過程,可見臺灣處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有豐厚的社會資本,可以吸引亞洲各國的學者一同與會,更能促進臺灣學生的學術交流與國際會議的辦理經驗。藉由此活動,可以展現我們具有舉辦國際會議的能力,對於臺灣的體育界是個學習到外國最新知識的好機會。會議結束後,國際體育聯盟副理事長Prof.Branislav Antala特別來信讚許,期望能夠在2021年再次合作,舉辦國際性的研討會。
(5) 提升運動人文素養:107年訪談本校韻律體操傑出學生運動員選手宋語涵,108年訪談本校跆拳道品勢傑出學生運動員選手陳靖,並拍攝學生運動員紀錄片。
3.成效與改變:
(1) 運動教案開發於107年邀請三位外籍學者、108年邀請三位校外學者,結合微學分課程進行創新教案開發,共計達到80名學生參與。
(2) 奧林匹克精神探討與推廣論壇為全英文,與會的學者有來自香港、日本、韓國、泰國及大陸的學者,講者邀請6位來自英國、紐西蘭、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日本等知名國際體育學術領袖。
(3) 提升多元化體育師資專業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素養,107-108年共辦理15場講座,約有250人次參與,分享內容對課程設計進行反思,提出改進策略,提升學習成效。
(4) 以學生運動員為主題進行專訪,共採訪2位學生運動員,完成文字篇稿2篇及2部影片,並且透過學校首映會將其內容鼓勵其他學生,也讓社會大眾更加瞭解運動員的真實生活和他們從事的運動項目。
4.評估與精進
(1) 持續規劃辦理奧林匹克相關主題研討及推廣活動。
(2) 持續開發適合臺灣發展之相關教具與教案,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與創業之領域。
健康樂活、全齡關懷
1.問題與分析:面對臺灣人口之快速老化,高齡群族的健康良窳對社會影響甚鉅,高齡長者的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服務措施、建置友善照護環境,以及促進長者活躍老化至關重要,本校運動與健康學院於此方面推動與進行,已持續多年。
2.目標與策略:
(1) B5-1運動保健實踐創課:為協助運動保健學系學生了解職業資訊與產業未來趨勢,定位個人未來職業發展並規劃課業學習,期望透過業界實習導師制度提供學生於實習單位時,能有業界實習導師給予學生職涯之輔導,以提升學生在產業與職場知能,實踐學生「學用合一」之精神。
(2) B5-2活躍老化學習加值計畫:本計畫為符合我國高齡化社會趨勢,規劃學生學習就業準備從「傳統運動術科指導」培育焦點,加值學習為以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政策架構中『健康、參與及安全』的全人健康需求為依據,建立「跨領域學習-多場域應用」整合式服務與學習模式,期符合高齡化社會之運動健康促進指導人才培育需求。特別針對資源缺乏的偏鄉:花蓮新城鄉,在設計思考的思維下,根據其在地特色與需求分析,安排三種不同的課程內容,除符合在地文化發展及實踐地方運動健康促進服務行動外,亦落實課程設計及服務場域多元化之創新性。
(3) B5-3建立中高齡者之運動健康促進課程研發中心:配合中高齡個人化之差異與近年來職場實務面的挑戰,本校106學年度起調整實務面之運動處方、體適能檢測與評量、步態評估、阻力訓練理論與實務、阻力訓練法及功能性體適能實務研究、動作評量分析等課程進行整合,建立學生具備能協助中高齡運動健康促進之執行能力,培養適合人才,在課程中增加教學影片輔助教學、個案分析與討論、實地情境教學等各種教與學的方法,並有橫向與縱向深化課程。
3.成效與改變:
(1) 1072業界實習導師輔導核定29案,30位業界實習導師,學生對於實習場域之滿意度達4.52(5分制),1081業界實習導師輔導核定30案,30位業界實習導師,學生對於實習場域之滿意度達4.65(5分制)。
(2) 107年主要以建置「40+逆齡俱樂部」及培訓第一批指導員為主要目標,包含2場微學分課程、4場講座及「40+逆齡俱樂部開幕」,共計約220人次。108年以培訓指導員、研發課程及開立運動課程為主要目標,包含2場微學分、7場講座、6期運動課程及校內外單位參訪、體驗,共計參與人次約700人次,學生進行服務約150人次。
(3) 本計畫於107-108年藉由「運動保健實踐創課」、「收操是明天訓練的開始」、「熱身是今天訓練的啟動」及「運動訓練的啟動與恢復」等課程,帶領150名師生至地方進行服務。
(4) 以1072的身體活動與老化為例,有來自本校四個學院的五個系所學生修課,1081的「高齡運動服務創新實務」的暑期服務課程也有三個不同科系的同學共同修課,不同領域學生發揮專長、激發創意,增加跨領域學習的深度。
(5) 108年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活動,在完成課程內容後,實際帶領學生將所學專業服務各地區居民,參與人次更多達400人次。
4.評估與精進
(1) 持續嘗試區域合作,創造較多校內外連結與互動機會,減少移動時間與體力消耗,擴大觸動範圍與深度。
(2) 需建立「跨領域學習-多場域應用」整合式服務與學習模式,期符合高齡化社會之運動健康促進指導人才培育需求。
(3) 對於培訓及課程開立宣傳尚有不足,僅將活動以e-mail方式寄送,未來將結合新媒體粉絲專頁、LINE@進行活動宣傳,發送活動DM。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1.問題與分析:本校致力於提升教育的社會責任面向,為落實大學教育及社會正義之理念,透過穩定弱勢學生就學機會,鼓勵克服困境、努力向上的優秀學子繼續向學,提供多元補助金及健全輔導機制,協助弱勢學生安心學習及適應。
2.目標與策略:
(1) C1弱勢助學起飛計畫:
-
- 提升弱勢學生入學機會:本校保障原住民族、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等弱勢學生的入學機會。身心障礙學生專屬管道:配合「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之甄試管道提報名額外,亦於運動績優甄審、甄試管道提供身心障礙生外加名額。各項自辦考試均於簡章內明訂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期間之相關協助機制,配合考生需求提供因應服務及措施。一般管道外加名額:本校於繁星計畫、個人申請、單獨招生皆提供原住民生外加名額,此外本校師資培育中心之教育學程甄試,原住民考生錄取標準按一般錄取標準降低總分之25%,其名額採外加方式,原住民每班最多外加3名,共計外加6名。低收入戶學生入學機會:本校辦理之各項考試,低收入戶學生皆予以報名費全免優惠。
-
- 弱勢輔導助學生學習輔導機制:本校學務處透過設置「國立體育大學弱勢學生學習輔導助學實施要點」,提供弱勢學生學習輔導及完成學習輔導之回饋機制,藉由提供學習輔導助學金、原住民族社會服務輔導助學金及生活獎助金,以降低弱勢學生因生活費不足而致學習進度落差。此外,每學期也依據弱勢學生的需求,舉辦職涯規劃工作坊與講座,協助發掘個人特質及職能潛力,並制定未來求職方向。本校經常公布徵才資訊,提供就業機會,辦理企業參訪、就業媒合活動,增加弱勢學生與職場接觸的機會。為提升本校師生對弱勢生學習輔導之認知與參與,以及降低弱勢生面對弱勢之標籤化,辦理全校命名競賽,108年將弱勢生更名為「超跑生」,以五階段建立超跑生養成計畫,由各單位協助入學輔導、課業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及就業輔導,並適度調整補助方式,希望提升超跑生申請意願,以及學習輔導成效;同時也積極開拓外部募款財源,尋求給予超跑生穩定的資源協助。
-
(2) C2教師面:為提升學生學習成效,107年聘任專任運動心理諮商教師─彭涵妮助理教授,改變運動心理學課程的教法,並辦理多場競技心理技能訓練工作坊,提升競技選手心理技能的運用能力,並協助各隊進行團隊或個人的心理諮商。另外,同時聘任專任運動治療教師─張曉昀副教授,有效降低健康學院的生師比,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108年聘任專任國文教師─張政偉副教授,強化國文課程教學品質,期能提升本校學生的學習品質及語文素養。
(3) C3校務研究資訊公開:本校校務研究自104學年度起於教育部補助經費建置相關系統,經多年努力下已整合校內各系統資料庫、學生歷程系統等,以及大考中心、104就業資訊等外部資料,結合BI軟體設計分析產出圖表資料後,以提供校內各單位作為決策參考依據,共建置了12個系統模組。
(4) C4教師多元升等:為落實本校校務發展目標,協助教師職涯發展適性化,以及建立教師多元升等機制,本校教師得以學術研究、體育成就、應用科技、教學實務成果等方式申請升等。本校鼓勵教師以學術論著、教學實務成果、體育成就、受其指導之運動員參加重要國內外運動賽會、教師有專利、發明及衍生成果等方式,提升教師評鑑成績。
(5) C5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藉由長照培訓課程-高齡運動健康服務,原資中心與鄰近文化健康站合作,促使本校原住民族學生將所學的課程進行實際操作。為使原住民族學生在學校就能學習自身文化,不論手工藝品製作、原住民族古調及歌謠,課程大多是邀請校外專業人士於校內授課,並設計田野調查課程至原鄉部落做最直接的學習,讓學生更清楚明白各族群當地文化。
3.成效與改變:
(1) 提升弱勢學生入學機會:本校在107-108年補助超跑生考試報名費共221人受惠。
(2) 弱勢輔導助學生學習輔導機制:本校學務處透過設置「國立體育大學超跑生學習輔導助學實施要點」,提供超跑生學習輔導及完成學習輔導之回饋機制,以便提供助學金,共輔導了2,400人次,生活獎助金計畫則補助了385人次,以降低弱勢學生因生活費不足而造成學習進度落差。
(3) C2教師面:106年,本校生師比為20.41;107年,經由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生師比下降為19.33;108年持續下降至19.19。
(4) C3校務研究資訊公開:108年共分析9個議題,涵蓋全校50%的單位,議題包含學生學習成效、校務、總務、財務、就業等面向,以及弱勢生相關分析,以完善弱勢輔導機制。另外,也辦理了3場專題講座,鼓勵教職員工使用系統,共有30%的教職員工使用過該系統。另外,也定期公開辦學資訊,落實問責報告機制。
(5) C4教師多元升等:107年本校共有9位教師依多元升等辦法,2位升等為教授、7位升等為副教授。108年共有2位教師,1位升等為教授、1位升等為副教授。教師藉由多元方式展現教學能力,本校升等審查辦法亦保障教師權益。
(6) C5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107年建立原住民族學生生活輔導老師機制,107-108年辦理7場原住民族學生生活輔導座談會,關心學生學業狀況且不定時與學生心靈輔導,106年休退學人數為61人,107年休退學人數57人,降低原住民族學生休退學率。
4.評估與精進
(1) 利用校務研究之分析探討符合本校高教深耕四大面向之質性議題。
(2) 根據本校特色更深化體育專業之研究,如培育防護員、專業培訓員或運動心理師等相關專業議題。
(四)善盡社會責任
學校師生運用專業所學,讓師生一起做中學,學中做,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發揚史懷哲精神,讓在地居民及企業感受到「有國體真好!」
1.問題與分析:本校運用體育專業,提供假日來校體驗之民眾或至緬甸地區進行體育運動活動傳遞運動與健康之訊息,未來將搭配國家政策推廣運動與健康之訊息給大眾。
2.目標與策略:
(1) D-1集資募資: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與財團法人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合作,107年目標設定為探訪緬甸愛滋孤兒院,前往該國之3所孤兒院進行體育運動及英語教學活動。同時,拜訪當地多個非政府組織,瞭解當地教育情況,以利後續接洽與教案編排。但因聯繫當地的非政府組織遇到許多阻礙,計畫進度嚴重落後,導致本年募款金額(3萬元)未能達成;因此在108年募款金額加碼至8萬元,並積極設計有助益的運動活動方案、收集愛滋病衛教資訊,並與其他學校學習交流,且將所募得的資源一同帶往緬甸,希望本項服務能增加病童自信心與社會適應能力。
(2) D-2運動指導與比賽:培養人才及回饋在地,檢視前年度之運動指導課程,除桌球教學外,新增設有氧舞蹈運動課程,並與鄰近合宜住宅區配合,使大學與在地社區有更多連結並帶動社區運動風氣。
3.成效與改變:
(1) 集資募資社群媒體平台觸及達1,520人次,107-108年募款金額達8萬元。
(2) 107年辦理2次中正體育園區漆彈體驗活動、1次中正體育園區棒球比賽及1次社區運動指導課程,共計200人次參與。108年辦理3次中正體育園區漆彈體驗活動、2次中正體育園區拔河體驗活動、2次中正體育園區棒球比賽、1次青少年棒球講座及1次社區運動指導課程,共計300人次參與。
4.評估與精進
(1) 基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本校將USR列為校務發展重點項目,運用本校體育專業,推動社會服務工作。
(2) 配合國家政策推動與執行,教育部體育署、本校意識到善盡社會責任之重要性,運用本校體育專業,配合政策推動與執行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計畫及、全民運動發展及長照2.0等相關政策與活動。
(五)政策配合事項
1.人才延攬留任實施措施及成效:本校訂有「辦理行政院科技部補助獎勵暨延攬特殊優秀人才措施支給規定」、「教師學術研究獎勵辦法」、「運動訓練績效獎金獎勵辦法」、「彈性薪資支給要點」等,悉依規定發給,達成人才延攬、獎勵之目標。
2.人文社會領域發展措施及成效:本校無人文、社會學相關科系。人文、社會課程主要由通識教育中心提供。106學年起,通識教育中心開設三大面向課程:「人文藝術」(12門)、「社會科學」(13門)、「自然科學」(11門)。未來將據此比重,持續開課。
3.學生休退學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106-108學年度第1學期各學期內申請休復退學人數統計,如表1所示:
表1國立體育大學106學年-108學年第1學期(中)學生休退學統計表
學期 | 當學期申請休學人數 | 退學人數 | 總計 |
---|
108學年1學期 (108/12/28止) | 118 | 68 | 186 |
107學年度2學期 | 72 | 50 | 122 |
107學年度1學期 | 163 | 92 | 255 |
106學年度2學期 | 78 | 40 | 118 |
106學年度1學期 | 158 | 92 | 250 |
(1) 情況分析:本校休退學人數雖略有增減,究其原因,實與大環境經濟景氣有關,如休學係以工作與經濟因素比率居半;而退學亦以休學屆滿未復學者與未註冊者居多。
(2) 改進措施:積極關切學生修業情形,重視學生學習狀況,從在學期間平時輔導、休學期間持續關懷、休學屆滿鼓勵復學三方面著手,以達成減緩學生休學率並提高復學率之成效。
4.生師比改善情形:據表列之數據資料可得知:本校生師比表現,不論在全校性生師比或日間學制生師比均為持平,且均遠低於部訂標準(全校上限27)。本校利用高耕計畫經費於108年新聘2位專任教師,生師比當可下降至18。本校生師比值及日間學制生師比值如表2所示:
表2國立體育大學103-107學年度生師比值及日間學制生師比值統計表
學年度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
日間制生師比 | 18.34 | 17.39 | 17.46 | 18.00 | 17.12 |
---|
全校生師比 | 21.25 | 19.62 | 19.73 | 20.41 | 19.33 |
---|
5.本校配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一般大學校院配合辦理之重要政策推動事項說明
(1) 政策或計畫議題,如表3所示:
表3 107-108年配合辦理政策或計畫議題說明表
編號 | 政策或計劃議題 | 提醒或配合辦理事項說明 |
---|
1 | 校務專業管理(Institutional Research,IR) | 第一階段完成之特定校務議題簡述如下: 一、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包含開課分析、課程分布分析、課程成績分析、學生來源分析、入學身分分析、學生居住地分析、休退學分析、學生缺曠課分析、教師評量分析、弱勢學生分析、學生畢業流向分析、學生團表現分析、學生學習預警分析、圖書資料分析等。 二、校務經營分析:校務經營分析包含教師資料分析系統、人事差勤分析系統、總務分析系統、校務公開資料系統」等。 三、運動員相關成續分析:運動員成績分析包含運動員得獎分析、運動員訓練課程分析」等。協助校內行政單位精準發現問題,制定有效的政策,並於107年起依據校務研究結果撰寫「問責報告」。至108年止,校務研究資料庫涵蓋校內資料比例達77%。 |
2 |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 | 本校通過「108年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試辦計蓋」,獲教育部補助100萬元,校配合款20萬元。於109年起展開系所招生評量尺規之研訂工作 |
3 | 大專校院就職職能平台(UCAN)6推廣運用 | 本校歷年推廣「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UCAN)」,但是學生使用偏低。學生較偏好使用本校自訂「學習歷程檔案」。109年起將於新生訓練時,加入「大享校院就業職能平臺(UCAN)」,鼓勵學生建置帳號 |
4 | 高教深耕計劃:厚植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 本校精進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融入高教深耕計查目標一「厚植學生基礎能力」,重點推動多元語文、增進國際視野,以增進學生之英語能力;辦理多益輔導班、多益校園考、英文聽力字彙競賽、英文基本能力檢測-後測等,至今已達成818人次(英文基本能力檢測-後測)、144人次(多益校園考)、198人次參與通識英文教育週) |
5 | 高教深耕計畫:培養學生使用及運用程式語言之能力 | 本校自107年起納入高教深耕計童之「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教學創新」目標中推動,今年已達成62.6%,(註:106-2~108-1修習程式設計課程學生人數1086人/108年全校大學部在學學生數1736人)。 |
6 | 請學校強化原住民學生輔導機制,並支持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運作 | 本校於104年11月10日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109年2月1日改為二級單位,隸屬於「進修推廣部」(一级單位)。 體育學院奉核於108學年招生原住民族學生20名;競技學院 109年開設原住民專班招收45名。(皆為外加名額) |
7 | 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 107年本校通過5件,總金額123萬元;108年本校通過4件,總金額120萬9,500元。 |
8 | 教師多元升等 | 本校教師得以學術研究、體育成就、應用科技及教學實務成果等方式申請升等。 107年本校共有9位教師依多元升等辦法提出申請,2位通過教授、7位通過副教授;108年共有2位教師提出申請,1位通過教授、1位通過副教授。 |
9 | 建制學術倫理自律機制 | 本校訂有「國立體育大學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賞施要點」(106年8月9日通過)、「國立戇育大學學術研究倫理規範」(106年11月28日通過),明訂教師、教練、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計畫人員、學生需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課程研讀,並接受規範。 |
10 | 新課網實務課程、教授社群及師資生工作坊 | 107學年起「教育議題專題」典「課程發展與設計」深程加入「新課綱」議題與內容。 |
11 | 師資培育大學強化自然領域教師實驗教學職前教育訓練 | 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為養成中等學校體育科師資為主要任務,除開設教育學分課程外,尚辦理教師檢定考試補導班,期能增進師培生相關知能。另擊辦「108年健康與體育創意教學救素設計比麥」,提高師資生研發多元教材之與趣。 |
12 | 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校學單位試辦計劃 | 本校無「以學院維核心教學單位」6之相關規劃 |
(2) 重要政策配合事項,如表4所示:
表4 107-108年學校依發展特色及人才培育需求推動相關政策議題規劃表
編號 | 主題 | 對應執行計劃 |
---|
1 | 通識教育 | A1-1厚實基礎能力 |
2 | 程式設計/Coding人才培育(網路經濟)/電子商務 | A1-1厚實基礎能力 |
3 | 媒體素養 | B2-3輔導學生利用網路社群推廣台灣運動產品至國際市場計劃 |
4 | 創新創業/職涯課程/社會企業 | A3-4.2三創課程運動產業創新與創業教育 A5-2職涯輔導 A5-4創業育成團隊 |
5 | USR/地方創生 | B5-2活躍老化學習加值計劃 D1集資募資 D2運動指導與比賽 |
6 | 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語 | A1-6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
7 | 戶外教育/山野教育 | A4-2海外體驗教育活動推廣ROD B1-1野外新生訓練課程 B1-3國際戶外冒險指導(GOAL)學程 |
8 | 海洋教育 | B1-2海洋遊憩運動指導人才培育 |
9 | 長期照護/人口政策 | B5-2活躍老化學習加值計劃 B5-3建立中高齡之運動間康促進課程 |
10 | 服務學習 | A1-5用心出發服務學習 |
11 | 藝術與美感教育 | A1-1厚實基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