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亮點
1.「厚植學生基礎能力」:
(1)多元文化全人思維的實踐力: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考,對於非營利組織個案進行分析與診斷;邀請具社會創新成功經驗之業師進行實務傳授分享,培力學生具社會行銷與利他實踐操作能力;以小組期末報告為反思的成果展現,經過一個學期的洗禮,學生能針對重要的社會問題、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進行診斷分析,具體提出具社會創新與利他實踐意涵的三個改善提案,確實提升學生全人思維的實踐力。
(2)程式語言課程:確實達成原先訂定的目標,共開設了29門必修課程和5門選修課程,且課程中前後測學生人數達500人,前測(大一新生開學第一周)成績的總平均為40分,後測(大一新生期末考前一周)的總平均為80分,足見大一新生的程式能力有顯著成長。另於過程中為了提升非資訊領域學生學習程式語言之興趣,也針對學生學習成效調整課程和教學,使用了積木語言(blockly for c),利用c語言指令的積木操作來讓學生更容易的完成程式實作。
(3)醫學核心課程整合:推動基礎醫學課程全校化,階段性完成學分數統合依不同等級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並且建立回饋與品質保障制度、課程規劃與管理機制,確保課程規劃與核心能力呼應,提升本校非相關醫學證照學系學生修習基礎醫學相關知識,將課程適宜、適量化處理,逐漸調整為依學生能力分級聯合教學。八大核心課程分為「基礎科學、基礎醫學及資訊能力」三類科建立題庫,辦理會考競賽,學生可進行會考測驗檢視學習成效,通過測驗標準者,發給校級認證。擴展至符合醫學大學畢業生所需之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各課程教師群辦理教學研習及工作坊,進行相關議題如「會考分級命題」、「學習成效評估」、「國考題型分析」、「會考命題原則與技巧」等經驗與成果交流,分享相關課程教學經驗典範、建立學習成效評量原則與共識。
(4)閱讀寫作能力提升:108年舉辦迴旋梯文學獎、醫學人文閱讀心得寫作徵文活動共計收件168篇,其中文學獎徵文部分較107年成長7%;而圖書館館藏心得寫作總計認列人次/篇數已達成目標值340人次/596篇,於開設閱讀寫作課程部分亦皆達成預期目標。在文學獎小說類組部分,作者與評審交流踴躍,作品想像力豐富,其中以科技為背景所寫成的科幻、浩劫餘生、反烏托邦等小說的數量較上屆為多,顯現同學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有高度的興趣,多元關懷與勇於挑戰創作的態度,由此顯示透過徵文活動辦理及相關課程的開設,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願,增強閱讀書寫能力。
2.「人才培育與職涯輔導能力」:已完成七支校友說故事影片,醫學系4支、牙醫系、護理系、醫技系各1支。影片已於108年12月在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及中山醫附設醫院粉絲專頁及招生資訊網上架,目前影片點閱率已達2000次。
3.「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
(1)老化醫學相關課程整合:開設老人跨領域相關專業課程,如失智症周全性照護、老年社會學、長期照顧政策與實務等三門課,增進老人照顧專業知識與實用技能;辦理三場專業團隊的多元化學習,其中包括日本團隊的VR失智症虛擬體驗、介護食自力支援照護、公共電視台國際長照課程與學習專題演講等;超過40位同學來自9個不同系所的學生申請老人照護學程。跨域選修的成果增加20%。
(2)建構學習三創化:本校目前修習學程人數每年皆達950人以上,108年度修畢人數570人。為讓更多學生具備跨域專長與能力,自107年度起鼓勵各系所開設結合業界產學研習課程之微學程,提供學生更多元的跨域學習選項;本校舉辦「全國大專院校創新、創意及創業競賽」目前已邁入第四年,由原本校內競賽,已擴大至全國大專校院共同參與,校內外136隊參與;108年開設「創新與經營管理」課程,全程由業師授課啟發推動學生創意、創新、創業思考模式,並以創客實作專案導向競賽活動,使學生透過團隊合作及競賽活動了解企業實務,進而提升實務能力,創造有助於三創能力發展之環境。今年學生共組10隊參加勤益科技大學-創客構想書競賽,全國共85隊參賽,本校以3隊優秀表現獲得特優之殊榮。
(3)實習制度:本校著重基層醫療與社區的鏈結,融入社區服務,讓學生課堂學習與社區實務學習並重,實際走入基層社區或對偏鄉與弱勢族群醫療資源不足進行醫療服務;證照學系國考通過率均高於全國通過率,學生表現亮眼,非證照學系考取其他專業領域證照亦表現優異。
(4)學院實體化:自107學年度起開設「院通識」課程,由各學院設計與管理,不受一般通識課程領域選修規定之限制,依各學院特色開課,例如口腔院注重銀髮族,整合生物科技、藝術;醫學院融入劇場式情境式教學;醫科院由實體介面操作與虛擬世界互動;健管院透過學習跨文化溝通語言,落實文化多元性的價值。108年度四學院共計開設37門課程2350人次修習,使學生學習面更加多元化。再者,口腔醫學院通過「107-109學年度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以整合該院的資源,於108學年度起甄試招生開始實施研究所招生名額流用及課程將學年制變更為學期課程,以利學生選課修讀,更透過提早入學的方式,讓甄試學生提早一學期入學,以穩定學生就學意願。
另外,藉由過去教學增能計畫與高教深耕計畫的執行,目前已於108年度鼓勵教師產出7門數位教材,並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將教師的教學提升,而與傳統大堂講課的方式大相逕庭,並透過事先學生預覽與了解教師教材的精隨,再透過課堂上與教師的討論與即時回饋,教師能更精確獲悉學生對於教師授課內容的了解程度,而能即時調整或加強學生不清楚的部分,而達到對症下藥的功效。在學思達教學法方面已開設兩門雲端課程,並完成多本學思達講義與課堂討論單。兩年前接受翻轉教學的第一批學生,至高年級已能適應老師的教學模式。顯示自低年級開始實施翻轉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適應不同的教學方式,並讓學生養成同一位老師的不同課程,皆能順應老師的教學方式,進入自學、思考、表達的學習方式。據調查,有七成的學生偏向傳統與翻轉教學法併用,是未來發展的目標。近年,我們成立社群運用畢克士創新教學,將最新發展的精準醫學內容融入系統生物學及生物醫學概論兩門選修課程實施,並編輯教材與教科書,受到學生高度評價與回饋;目前計有136位同學修習本課程,並有二十個精準醫學影音檔及報告教學成果,我們也將這教學經驗分享給慈濟大學及廣州醫科大學教師群與學生。更以『構建系統導向精準醫學之畢克士(PIGS)與促咪喔(Zuvio IRS)整合教學模式』參加清華大學2019大學教師優良創新課程及教學競賽,在全國34個投稿作品中排名第八名獲得佳作獎項。本深耕計畫更結合台灣精準醫學學會跨業跨界規劃及推動『精準醫學專科醫師』及『精準醫學諮詢師』的認證制度,今年度已完成第一屆訓練及考試,並於108年8 月25日於台灣精準醫學學會會員大會舉行授證典禮。這兩年在本校及台北市萬華的中時旺旺集團總部共舉辦四場精準醫學教育課程。另在108年7月10日斗六台大分院演講精準醫學十年磨劍,與臨床醫護人員分享十年精準醫學發展的盛況,並在108年11月16日在國立資訊圖書館李教授演講『人生百歲才開始』之精準老化醫學教育課程,獲普羅大眾的肯定與喝采。李英雄教授在今年七月份的生技展及12月份醫療展在南港展覽館演講菓殼裡的精準醫學及預測醫學與健康照護兩個主題。總結,本校這兩年來以畢克士創新教學推動精準醫學教育計畫,從學校學生,臨床醫療與生技產業人員,甚至到普羅大眾,在質化與量化成效指標,是相當值得肯定的,也肩負大學社會責任的角色。
在創業論壇方面,經由計畫經費的補助下,完成了11場次的企業講座,企業講座滿意度調查(包括:是否有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對生活及未來職場工作是否有幫助等),高達87%學生認同這些講座內容對其是有正向助益。同學也針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課程提供質性的學習回饋(如附檔所示)。整體而言,此次計畫確實幫助同學建立自信、培養積極正向的人生態度與熱忱、卓越的溝通與領導力、有效抗壓、優質人際關係的強化。另外也完成了6次專業課程之講授(含課後回饋);10次自主操作練習;依次初階考核及六次校內外活動(含畢業典禮、校慶典禮、校友總會聯誼會、醫學技術國際研討會、附醫醫法論壇及附醫醫療科技展)之禮賓接待任務。課前及課後回饋滿意度達95%,可見此禮賓接待之課程、實作及實習訓練,對學生有顯著的學習成效,而此專業課程設有期中及期末考核,各有明確指標之標準。期中考核通過授予名牌;期末考核通過始可穿著正式團服執行任務。108期中考核有醫學員未通過,通過率為93%,未來朝全員通過努力。而創新創業環境建置之人才培訓的部分,規劃跨系所人才培育課程6堂,加強院系合作開設多元推廣教育學分班及非學分班課程,有效提升教學品質及創新教學,並讓學習者具備醫療產業之創新創業實務與專業知識、醫療產業之創新創業思維、營造創新創業環境的能力、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本校設立「生技醫藥產業人才培育微學程」,成功導入生醫產業人才培訓單位到本校開設生醫產業人才培訓課程。台灣光鹽生技學苑及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協助提供四場業界培訓課程,讓學生不需要遠赴台北、台南,在校內就可以參與產業培訓課程,使有志進入生技醫藥產業的本校學生更具畢業即就業的能力。修業人數達30人,皆取得業界培訓證書。
本校推動成立「台灣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協會」並辦理學術研討會。與國內8家生技產業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並媒合14名生醫系學生到業界進行暑期實習。本年度計畫持續與生醫產業人才培訓單位密切合作,推動醫藥生技產業鏈中相關人才的培訓,落實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目標,透過「台灣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協會」來推動精準醫療及細胞治療等新興醫療產業從業人員所需之能力認證,成為未來生技醫療產業中的重要支柱。並提供校內學生至生技產業實習機會媒合,到合意的公司實習,促成畢業即就業的無縫接軌。招募不同領域的實驗室教授與30名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讓實驗室成為類似於公司的研發部門,使研究與實驗以專案-產品導向為目標。癌症細胞抑制、復健輔具、藥物釋放、生物醫學材料、視覺、醫影等方面都有研發團隊投入。從基礎培養人才,訓練學生從產業端引導學習歷程,在醫療、生技產業培育有醫學背景的企業家,創造產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讓醫學教育不再侷限在單純的以訓練臨床醫事人員為單一目標,醫學大學的學生未來也可以是企業的CEO、創業家,成為活化台灣生技產業鏈的關鍵點。
(5)口腔院將數位科技融入教與學:在深耕計畫經費的挹注下,本校已建置數位牙醫情境模擬教學中心與牙醫臨床動線模擬室兩間數位中心。牙醫情境模擬教學中心設有VR虛擬實境教學設備與課程(解剖學與口腔外科學專用課程)、口掃機設備、口掃影像編輯系統與電腦設備、口腔外科手術模擬器(kobra oral surgery simulator)及牙科訓練儀(simodont dental trainer)。牙醫臨床動線模擬室設有科技植牙導航系統、牙科雷射設備、自動車工研磨機、3D列印機與熱塑成型機等輸出設備。為讓師生能隨時隨地、方便迅速的學習正確使用各項設備,我們於學校雲端沐課學院建置儀器設備使用教學課程,內含各項設備精心剪輯的教學影片、連結教學影片與手冊等等。採取全開放式、免帳號免登錄即可觀賞,建置至今約一年半已累計近2.5萬人次閱讀。第一階段以設備引進、教師培訓、課程規劃與機制建置為主軸。學生問卷結果顯示對於設備是否提升學習成效91.4%為有幫助、設備的使用滿意度達85.7%。由此可見本計畫規劃的數位牙醫教學方向是正確的且切合學生需求的。
本校積極改善教學與學習環境,透過本計畫兩年之執行陸續將正心樓大部分教室更換為節能燈具及更換兩間電腦教室高架地板。108年度持續針對教學環境做改善包括正心樓教室課桌汰舊換新88張、椅子50張、教學電腦螢幕67台、教室白板膠膜30間、數位講桌麥克風與線路更新共94間、投影機燈泡更換7間、雷射投影機3間、手持式及頭戴式藍芽麥克風各8組、護理系教學用氣體牆維修及教室內課桌椅維修,實驗大樓一樓解剖實驗室天花板矽酸鈣板更新、解剖室手術燈故障維修、音響喇叭線路更新、實驗木板凳150張、二樓至四樓實驗室照明設備汰換為節能燈具與教學影像輸出HDMI線路更新,張不大樓視光學系配鏡室線路及排水系統維修、實驗室牆壁裂縫粉刷及實驗桌面防護,牙醫學系專業實驗室實驗椅更新275張,本計畫朝向主動發現問題即時評估與排定優先順序,在最短時間內提供師生舒適友善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