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OS App跨領域合作人才培育到Push-Pull系統開發人才產出◈
為達讓學習更貼近學生所需此一目的,研發一套從設計、開發到使用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之Push-Pull學生即時自主學習與輔導支援系統(簡稱Push-Pull系統),乃是本計畫重要目標之一。Push-Pull系統為一結合校內行政及教學端資源,鏈結學生自主學習評估需求,由學生主動Push(推)再由學校即時回應學生學習需求的Pull(拉拔)之支援系統。本系統從「iOS App與業界跨領域合作課程」培訓設計、開發及行銷之人才,並選送學生組成Push-Pull系統開發小組至業界實習,其設計、開發到功能擴充升級,均由本校學生參與及完成,並透過至業界實習,一方面從本校學生需求出發並由其開發屬於自我學習的功能性系統,一方面透過進而鋪成其未來就業之媒合。目前本校培訓之Push-Pull系統學生開發小組,已有2位學生於畢業後直接進入合作業界公司就業,並由其繼續帶領本校學生與業師合作學習,將系統原具之「自主課程推薦」、「課程反應」、「學習輔導媒合」、「學習訊息即時推播」之功能擴增至「各項學習獎補助申請獎勵」及「陽光種子輔導」6大功能並重新改版,增加學生使用該系統建構客製化自主學習歷程之完整度與便利性。
新版之Push-Pull系統除了介面活潑美觀外,更具備多元之功能,除原本可在平台上進行學生自主課程i-Voting及選課外,亦首創線上點名及請假之功能,透過QR-Code掃描簽到取代傳統之點名單,不僅契合年輕學子廣泛使用3C產品之習慣,亦達無紙化環保之功效。此外,新版之Push-Pull系統亦結合本校學生學習相關獎補助如證照獎勵、學業成績進步獎勵及學伴媒合申請之功能,建構申請者資料庫,只要在學期間上傳一次個人資料,便可於就學期間以最簡便的方式完成所有與高教深耕計畫相關之獎補助申請。此外,為增加學生使用黏著度於,本系統建置Luck Day功能,而目前大學部學生安裝系統使用人數達50%。
◈學生自主跨域學習能力再進化◈
在建構跨域自主學習環境方面,108年度透過「Push-Pull學生即時自主學習與輔導支援系統」改版更新、「tms+自主微課程系統」建置及完備「學生學業成績進步獎勵要點」、「獎勵學生考取專業能力證照及通過語文能力檢定實施要點」、「學生自主學習社群補助要點」,奠定學生多元學習成效促進與獎補助基礎支持系統,提供學生更多隨性所需之學習輔導資源。本年度透過學生i-voting開設34門實體課程與20門tms+線上自主學習課程,較107年21門增加1.6倍,參與學生數共計1,125人較107年度參與學生數652人,成長73%,並較106年度增加7.5倍。在課程類別上,亦從語文、資訊及職涯講座3類,增加至語文、資訊、職涯講座、運動及休閒技藝類,提供學生自主決定所需之的多元學習資源,使其成為透過自主跨域學習自我充實,體驗更豐富的生命,並深耕多種技能,進而成為多能力、多面向、多進路及多未來可能性之斜槓青年。
◈教師教學實踐研究量能大爆發◈
為協助教師多元升等及教學實踐研究,108年度本校透過「推動教師教學升等」、「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說明會」等研習會,輔以協助教師拍攝教學升等影片及提供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外部專家學者審查諮詢經費等行政支援,於108年度在多元升等方面,通過本校首件教師教學升等;於107學年度本校提出28件申請案,通過14件申請案,通過率50%,通過案件數為全國大專校院排名第18名,並有2件計畫榮獲教育部107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亮點計畫;108學年度提出36件申請案,較前一學年度提升12案件數,通過18件申請案,較前一學年度年增加4件,通過率雖仍維持在50%,但在教育類門方面通過案件數為11件,為全國之最,充分展現本校以教育為本之學校特色。
◈點燃校園創意、創造、創業三創氛圍◈
本校@D.School未來生活創意設計學院秉持「設計思維、未來生活所需、跨域創新、創意實踐」之宗旨,藉由規劃多元且系列性思維訓練與實務能力促進課程,鼓勵跨院系學生從設計思考角度來觀看世界、為未來生活提出想像,並透過實際的案例參與練習來改變社會,並為大眾生活上的需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為提供本校學生跨域創意、創造之場域,本學院設有未來生活創意設計學院實驗教室、數位輸出工作室與「d. design Store文化設計實驗商店」,供師生一個腦力激盪、創意精磨、動手實作、檢討並呈列的創意基地;同時,於108年度亦首度開辦創意設計實習企劃,協助媒合學生與美術、戲劇、數位藝術、文化策展等業界廠商之實習機會。在課程設計與推動上,本學院課程共分「核心特色課程」、「專題實務課程」、「跨領域工作坊」、「微創客課程」4種,而於108年度年開設課程合計有核心特色課程有「創意品牌設計」、「城市與設計」與「影像與敘事」3門;專題實務課程有「資訊視覺化設計」、「印刷與裝幀」、「魅力溝通」與「好氣色儀態」4場;跨領域工作坊有「字體設計」工作坊與「共造城市在苗栗」2工作坊;微創客課程有質感花藝」、「刺繡巧作」、「竹編工藝」、「SektchUp 軟體空間建模」與「真空熱壓模造」5場,課程不僅邀請文創設計相關產業專家蒞臨指導,尋求後續量產與授權合作的可能性外,同時於108年11月30日舉辦108年度@D.School 未來生活創意設計學院教學成果展,展現學院一年以來的學習成果。
從@D.School 未來生活創意設計學院的創立到「d.design Store」文化設計實驗商店與「創意設計實習中心」之設立,本校透過專業設計整合跨領域課程成功誘發本校學生創意思考與創造力,進一步結合創新產業合作啟發學生產學新視野,打造聚焦在校園自創品牌、學生微型創業、快閃主題實驗、專業實習、校友資源凝聚激盪的場域以及提供學生創業實踐之育成基地,為本校學生微型創業開啟了重要的第一步,並於校園內燃起學生實踐三創之氛圍。
◈雙管齊下之國際化跨域人才培育◈
為推動教育國際化,鼓勵師生移地教學或參與國際教育交流、實習與競賽等活動,提升師生教與學國際移動能力,拓展其國際視野,強化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本計畫透過師生參與海外教育活動補助機制之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於108年度共補助52名教師及238名學生參與國際移地教學、教學活動交流、見習、展演、競賽、短期進修與志願服務等國際性活動,較107年補助31名教師、120名學生,於教師部分成長68%、學生部分成長98%,其足跡遍及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泰國、韓國、香港、法國、柬埔寨、英國、義大利等國家,有效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與增進學生自主實務學習能力、國際視野及與國際接軌之能力。
本校推動學生進行教育交流管道主要分為學生多元自主國際移動與學院結合其教育發展需求推動之標竿學習海外移地教學之為留學計畫。
在海外見習方面,本校衛生福利學系學生參與「2019 service learning national Conference 及聯合國NGO參訪」、歷史地理學學生系參與「發現計畫」2019兩地高校地理學聯合實習、英語教育學系及教育學系學生參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學院國小英語實習計畫」、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生參訪「泰國3所大學空間管理之觀察研究」、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學生參與「運動觀光行程規劃與探勘:結合日本東北文化與職業棒球」,以及特教系教師帶領學生與姊妹校進行「日本特殊教育海外見習」、活躍老化運動學院課程總監領學生前往日本參訪亞洲最具規模的國際福祉機器展 (International Hom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Exhibition, HCR) 、淑德大學福祉共生苑與音樂系學生參與「Rencontres Mousicales Internationales des Graves、Ball State University音樂系交流」、「義大利第17屆InterHarmony國際音樂節」、「萬聲國際音樂節」、「Brancaleoni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舞蹈系學生參與「Millennium Dance Complex Dance Studio Trainning舞蹈營」等國際性活動。
在海外展演競賽部分,本校運動藝術學系學生參與「2019中華龍獅大賽」、「2019北京時裝週盛會」、「Summer jam dance camp舞蹈比賽」、「2019世界文化舞蹈大賽」、「word of dance世界舞蹈大賽總決賽」、「OLD SCHOOL NIGHT VOL.21」;運動健康學系及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學生參加「2019香港個人全能跳繩公開賽」;體育系及球類運動系生參與「蘭州大學2019年全國高教排球邀請賽」;球類運動系學生參與「2019年第十屆香港曲棍球四角邀請賽」以及音樂系學生參與「英國北愛爾蘭walled city 國際鋼琴音樂節與比賽」國際賽事等。
在學院推動移地教學微留學方面,教育學院辦理日本福井大學教育參訪;人文藝術學院由院長率領音樂、舞蹈、視覺藝術、英語教學、歷史與地理、社會暨公共事務等學系師生前往韓國中央大學(包括安城校區及首爾校區)、韓國外國語大學、國立首爾大學、慶熙女子中學進行訪問;理學院則辦理「新加坡大學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學系、數學系學研參訪交流」、「四川大學參與體育文化與學術教育交流活動」、2場海外移地教學活動;市政管理學院則辦理「舊金山史丹佛大學移地教學」及「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學移地教學」2場海外移地教學活動,參與師生透過互動交流增進學生多元學習、教師教學能量,並拓展學生國際視,並增進學生總體競爭力,達到本校推動教育國際化之目的。
◈深化師生認同社會責任實踐價值◈
本校透過教師專業社群、學生自主學習社群與師生學習社群、公聽會、校外參訪及各項服務計畫等,促成校內師生跨領域合作實踐社會責任。在教師社群之推動上,107年為鼓勵教師跨領域參與大學社會實踐,於本校「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補助作業要點」之補助成立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增列「推動大學社會實踐(USR)教師社群」類別及目標,並發展「在地關懷‧樂活臺北:ACE社區銀髮健康教育推廣」與「以北歐式健走創新服務設計融合銀髮悠活與地方深耕」、「發展以關懷社區健康與環境之社會實踐議題」、「融合課程設計與實踐—用PA(Physical Activity)翻轉小二生數學能力」以及「高齡諮商實務」5大社會責任實踐教師社群;108年發展「Exercise is Medicine® :結合醫學創造活躍老化之預防失智課程社群」、「大學協力地方創生(創新、創意、創業)與高齡產業發展」、「點亮社區:大學媒材設計課程融入社會實踐之研究」3大社會實踐社群,共5學院、17學系、45名教師參與。在學生自主學習社群方面,於107年度補助之「史懷哲教育服務營隊」至新北市平溪區菁桐國小進行弱勢學童學業輔導,並為培育跨領域人才,以培育學生多元文化觀點,具備國際視野,及展現無國界教育愛等為目標,具體以深耕計畫資源協助108年國際史懷哲計畫之人員培訓,助其前往泰國北部美斯樂華興小學進行國際教育志工活動,協助培養當地學生華語文閱讀理解、寫作與電腦科技應用之能力,以成就學生完成國際教育志工之使命,善盡地球村一員之社會責任。
◈讓世界看見之大學社會責任之實踐◈
「活躍老化運動學院」之成立與推動乃是本校自106年教育部教學創新試辦計畫及107-108年第一階段高教深耕計畫自行培育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種子型計畫之重要成果,亦是本校成功之大學實踐社會責任案例。108年「活躍老化運動學院」在107年成果基礎上及參與本學院社區長者之肯定下,於原天母校區場域開設2期共5班,並於博愛校區場域與中正區新營里首次合作試辦1期1班,每期為期12週之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動態或靜態敏捷性及認知能力訓練課程,參與總人次共97人次,而天母校區場域參與長者其平均年齡從107年的74.3歲提升到108年的76.8歲,顯示出有更多年長的長輩願意參與本學院的課程,其中最高年齡為92歲;至於博愛校區場域參與長者其平均年齡為78歲,其中最高年齡為91歲,並透過每期課程針對參與高齡長者體適能前後檢測結果顯示參與長者學員之柔軟度、功能性肌力、心肺耐力、敏捷度、平衡感、協調性與認知能力之功能性體適能有顯著趕與提升之成效。
此外,在每期12週「活躍老化運動學院」課程中,收穫最多的不單只是參與之長者學員們,一群由本校學生組成之課程助教團隊也跟著學員們一起成長。他們必須接受專業體適能檢測能力訓練,且須取得相關專業證照(如銀髮族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員證照),提升自我之專業能力。108今年天母及博愛兩校區共有17位課程助教取得「銀髮族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員證照」及「銀髮族功能性體適能指導員證照」,通過考照率較去年成長17.6%。藉由專業證照的取得使得參與學生助教得以在課程中擔任檢測員與指導員,並將所學得以實務應用,讓學生藉由課程參與,透過實務操作協助課程進行,進而增進其練習檢測、分析等技巧與能力。此外,為使擔任課程助教的學生能在日常課程所學有實務操作的機會,在每一期課程結束前1堂課,由這群充滿自信的課程助教帶領長者們運動,進行終身運動總複習,回顧該期所教授的課程內容。為此,這些課程助教必須先行撰寫教學教案,再由課程總監、教師檢視其教案後方能進行教學。此堂課程由每位助教分別帶領4至5位長輩進行約40分鐘的迷你課程。課程結束後由課程教師提供建議,進行指導。而參與課程之長者學員們亦享受這些年輕助教帶給他們的活力、尊嚴與生命與熱情。
而本校此一經孵育2年半且具績效之「活躍老化運動學院」社會責任實踐種子計畫,其所設計出的「功能性循環運動」課程於108年2月刊登於國際活躍老化協會期刊 (The Journal on Active Aging),盛讚此一課程模式應列為新版美國人民身體活動指引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 PAGA)之應用範例,在國際上成為一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