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中正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中正大學107年計畫亮點

落實教學創新

一、深化跨領域學習與通識教育

1. 培訓iGem跨領域實驗團隊,赴美參加生醫機械競賽獲得金牌殊榮。

2. 開辦15場「中正講座」,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典範人物講授產業發展、國際情勢、學思歷程及研究成果,亦辦理「紫荊美展」系列活動。

3. 通識國文教學團隊編印課程數位教材。

4. 開設應用英外語學程強化聽說讀寫能力,修課人數達1,051人次;通識教育中心亦開設日文、德文、法文、印尼語及西班牙文之外語課程,修課人數達715人次。

二、創新課程教材與教法

1. 於校內建置標準數位攝影棚,完成7門磨課師互動式創新數位教材。

2. 舉辦創新教學系列培訓課程共5場,包含2場以直播技術導入教學活動;1PBL任務導向學習教學設計實作課程;1場短影片製作教學與1場統計分析(SmartPLS)實務操作研習會,課程以實作進行,培養教師與助教具備教學設計與使用設備之能力。

三、普及邏輯運算與程式語言課程

1. 107年起,全校邏輯運算與程式語言相關課程,修課人數達5,039人。

2. 課程加深加廣:

(1)法律系導入法律領域之大數據程式應用課程。

(2)心理系成立 AI人社計畫工作坊以結合教師專業與知能。

(3)理學院使用MATrix LABoratoryMATLAB)程式語言設計軟體及Spartan分子建模軟體於大一必修課程中輔助專業之學習。

(4)通識教育中心於107-1學期入學學士班配合執行資訊能力課程必修作業,新增4門資訊能力課程,審核通過校內系所72門資訊能力認證課程,新聘1名專案及2名兼任資訊領域師資授課,持續更新現有資訊能力課程。

四、開發創新創業課程與鏈結核心產業

建置創新創業基地,涵蓋189坪空間,提供學生創業實作及與產業互動之現代化場域。

媒合廠商合作並募集創投潛在資金,如政府補助、天使基金、創投資金及中正育成公司投資等,並結合美國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韓國SolBridge School of Business以及日本Tohoku University等學校國際合作創新創業,雙方學生互相分享創業構想,組成團隊進行國際創業合作,定期遠距視訊討論創業合作。

五、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與多元升等

1. 成立8個教師專業社群。

2. 提供額外的教學助理、辦理臺綜大新進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新進教師座談會、彈性調薪及減免授課時數等相關措施全方位協助本校新進教師。

3. 建立多元升等制度,107年共辦理3場公聽會、宣導會議並蒐集教師意見,包含校級公聽會1場及2場院級公聽會,並於10711日第12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本校教師聘任及升等審查辦法。

六、智慧運用教學資源與提升學習成效

開發雲端智慧化活動管理系統,整合既有圖書及活動資源,運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參與活動歷程,掌握學生學習需求,搭配智慧型載具,提供個人智能化活動資訊服務,並啟用推播機制,主動推薦活動資訊,提供學習建議。

 

發展學校特色

一、科技拔尖、形塑聚落

1. 數位牙科:

(1)培育數位牙科人才:與國內3間牙醫學院中交流合作,培養國內數位牙科人才。

(2)  成立牙科示範中心:於本校創新大樓建置此示範中心雛形場域,將結合臨床數位牙科中心、數位設計中心、數位製造中心、設備開發中心與材料研發中心等5大先進導引示範中心。

2. 奈米生物檢測:研發檢測晶片將透過與「檢測儀器生產製造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奈米生物檢測儀器,可用於照護點檢測(point-of-care test, POCT)的儀器。

二、探索AI、發現未來

1. 智慧機械與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立大尺寸的投影環境並設有創課工作場域、人工智慧發展與遙距工作場域、活動與展示場域等空間,師生可進行相關應用的實際體驗場域,瞭解人工智慧在各領域未來可能的發展,激發創新人工智慧應用的創意拓展。

2. 金融科技與智能化治理實驗場域:導入寶碩科技與路透社之金融資料庫,透過自動分析引擎等技術,達成智慧判斷數據以利師生學習使用,發展「金融科技與智慧治理」相關之主題研究、平臺開發與推廣、人才培育及活動論壇之重要場域,供師生與業師接觸之機會。

3. 智慧虛擬實境劇場實驗場域:做為教學及辦理工作坊,亦可用做VR場景開發測試,目前已成功展示由資訊工程學系與中國文學系合力打造出的中國著名民間傳說《白蛇傳》場景,將持續以結合智慧敘事與虛擬實境技術為目標,呈現更人性、互動更豐富之虛擬實境場景。

三、跨域合作、社會共榮

1. 辦理新南向人才培育工作坊,針對新南向就業機會、電商、人才教育、農業鏈、創業契機及法務管理等主题辦理6個場次,培育國際移動人才。

2. 藉跨國產學交流合作以開展我國長照產業在南向國家發展之可行性:與曼谷基督教醫院交流,研討我國長照產業在泰國發展之可能方案,並辦理「新南向政策與我國長照產業發展」論壇,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與對談。

3. 開設3門高齡社區服務學習課程,帶領學生深入在地偏鄉社區與社福機構,透過實際接觸與服務,使青年學子瞭解高齡者生活困境,在互動中轉變刻板印象、消弭年齡歧視並獲得來自長者的智慧傳承,使世代間得以共存共榮。

 

提升高教公共性

一、培育弱勢學生

1. 逐年提升招收經濟弱勢學生比例及推動特殊選才入學機制,107年弱勢學生入學比例已達10%

2. 規劃「學習探索安心陪伴」,建置「一條龍全人培育」機制,進行跨單位整合,提供新生高關懷篩檢、生職涯輔導、學習課輔、生活服務學習等活動,以課後學習取代工讀獎助金方案,有效提升其競爭力,幫助弱勢學生翻轉劣勢。

二、明師培育計畫

邀請鄰近高中,透過活動、講座及公共議題討論交流等多元方式,以大學端教師專業知識輔助高中端教師因應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進行課程規劃。協助高中端教師精進授業,亦期高中課程學習深度扎根。

三、校務資料運用與公開

1. 施行4S-4I品質保證暨IR2.0校務專業管理機制。

2. 以學校數據為本位,探討10項教務類議題,並結合國內相關公開資料,進行2項議題分析(新生註冊率、申請入學交叉查榜),分析結果同時於校內重要會議進行討論,並交付業務單位進行改善。

四、推動開放式大學

1. 建置開放式大學網站:基於大學為公共財的角度,進行校友及民眾需求調查,統整校內可開放資源(例如:演講、課程、產官學合作、場地租賃及住宿資訊等),透過網站達到資源開放、共享與有效運用的目的。

2. 建置社群分享平臺:透過教與學分享論壇及Facebook等社群媒介進行網路行銷,達到教學同步及活動經驗分享。

3. 辦理5場在地實踐課程及活動:除在嘉義市辦理2場在地實踐課程及活動,並實際走訪阿里山鄉的3個部落,辦理3場在地實踐教學課程及桌遊。

4. 推廣教育課程數位化:製作5支不同類型的教學影片,包含「生活茶之道」、「開口說英文」、「生活整復瑜珈」、「當小編不求人」及「漢方美容」,上傳至Youtube供民眾觀看。

 

善盡社會責任

一、竹光發熱黑金計畫諸羅竹業展風華

推廣竹產業永續及綠色環保的世界竹日週,進而以P-PBL導向來培育人才的組隊工作坊與創新創業競賽。

二、植種/結晶/昇華-雲嘉地區中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

與地方教育單位合作辦理各類提升科學教育活動,區域內之教育團體每年均有機會接受頂級講者親炙。

三、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

1. 規劃「民雄學.學民雄」課程,計有58位修課學生,學生來源包含本校16個系所及南部友校,亦有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澳門等地。

2. 邀請民雄在地居民擔任「鄉民老師」。「鄉民老師」的在地參與,意味著師生一起向鄉民學習,課程中學生提出不同的思考回饋,師生與在地相互培力,認識在地的文史、生活、產業及多種再創作或發展。

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學校支持系統

1. 已於1076月成立「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並建立組織架構,開始營運。

2. 設置「諮詢委員會」,邀請校外產官學專家擔任校級諮詢委員。

3. 成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師社群,題包括實驗型社會企業、偏鄉教育發展及媒體革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