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面向1:1.依教育部112年公布之校務公開資訊,111學年學士班畢業生完成雙主修/輔系比率,本校排名公立大學第三名(6.6%)/第六名(5.4%)。2.數位化圖書資源經費,112-113年平均每年挹注3,300萬元,較111年成長53%。3.自110學年度起迄今,獲教育部雙語化學習計畫補助,111-112學年度分別獲補助600萬及720萬元,搭配深耕計畫推動全校雙語化教學,藉以強化EMI教師培訓及獎補助,提供學生完整英語課程及EMI課程、英檢及EMI課程修課獎勵。4.積極提升全校英語授課教師人數,113年達130人,較111年成長83%;增開EMI課程數,113年達342門,較111年成長50%。強化學生修習EMI課程及通過外語證照獎勵機制,113年修習EMI課程比率日間部學士班大二學生達54%,較111年成長35%;日間部碩一學生達51%,較111年成長41.67%。5.強化推動國際學術沙龍補助,補助教師赴外國學術機構進行學術交流,113年國際學術合作發表數達77件,相較112年成長17%。
面向2:1.校級永續辦公室整合資源,推動1個種子型計畫、2個萌芽型計畫以及1個深耕型計畫,深化與地方政府連結並提供在地服務。2.校內師生參與人數113年較111年成長362.4%,112-113年度已成功與67個在地合作對象建立產官學鏈結,促進各方資源整合與知識共享。3.112年榮獲「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報告類獎大學組金級,113年榮獲「永續大學績優獎」、「永續發展教育領袖獎」及「永續報告書白金級」等三項殊榮,展現推動校園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就與領導力。
面向3:1.設有發明展或競賽鼓勵機制,補助教師參加創新技術發明展覽會,112-113年獲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2銀1銅。2.112-113年補助學生兼任研究助理共181人次,增益教師研究計畫成效與品質。3.推動整合職場實務訓練及創新創業教育,舉辦職場增能工作坊以提升學生競爭力,並有效評估與檢核學生實作成果。112-113年開設76門專業實習課程,達1,080人參與校外實習。
面向4:1.精進學習輔導機制、實踐辦學公共性:完善就學協助與入學機制,藉由外部募款、提供經濟扶助措施並強化學生支持與輔導,募款經費挹注助學計畫113年較111年成長61.07%。2.拓展終身學習:新設學分班及在職專班,收強化終身學習教育之效。3.校務研究資料庫之建立與校務治理:透過數據導向的校務研究機制展現成效,包括日間學士班就學穩定率維持96%以上、校務研究資訊平臺建置並有效整合關鍵數據。
專章-國際化行政支持系統:1.設立校級及院級國際化推動委員會,邀產官學界專家協助規劃,全面強化國際化平臺及行政效能。持續推動網頁雙語化及國際合作,促進境外雙聯學位及跨校研究,舉辦51場跨域講座,達2,083人次參與。2.強化國際生支持與教職員增能,辦理共計144場活動、447名國際生參加。3.推動外籍教研人員支持服務,延攬多國外籍師資,提升本校國際化競爭力。4.進行本校行政體系國際化近況分析IR研究,回收132份半結構問卷資料,完成16份深度訪談,即時掌握本校國際化推動現況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