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107年高等教育深耕主冊計畫亮點

本校秉持過去連續13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05年起)、連續12年邁向頂尖大學計畫(2006年起)的厚實基礎,配合國家發展,呼應學校中長程發展計畫,整合產官學研資源,打造新一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其中共分別為落實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及善盡社會責任4大面向推動執行,期能在國際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的舞台上,再造巔峰。以下為本校推動執行此4大面向之亮點:

(一)落實教學創新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執行成果

一、教學實踐先導養成計畫:本校107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共15件申請案,6件計畫通過審查,通過率40%,108年申請21件,申請案件較107年上升40%,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該計畫,本校107年12月擬定「教師教學實踐研究先導養成計畫」實施要點,鼓勵教師經校內先導養成計畫研擬教學方法轉型策略,進而提供教學資源支持學校發展,以落實教學現場改變。

二、社會實踐課程:107年共開設65門,由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場域學習,其中主要以八斗子漁村、馬祖及和平島為發展主軸,以協助場域解決問題為發展目標,學術結合產業,共同升級。

八斗子漁村
盤點18間咕咾厝並進行數位地圖標示,製成「認識咕咾厝」紀錄片。與在地協會、中小學合作,辦理造獅頭、舞獅、點亮八斗系列活動和薯榔海水染工作坊等。

馬祖
結合學生製作的觀光行銷手冊,持續建構的「看見馬祖․智慧海大」AR智慧導覽APP系統。


透過課程產出1套詩歌與攝影集、5本多國語言對照文化與生態導覽手冊、6支觀光行銷微電影、1支歷史文化微電影。

和平島
每月出刋「潮遊和平島」電子期刊。

製作和平島中英文導覽手冊-五大主題路線
建立和平島旅遊影音頻道,分享和平島相關影片。
建立「和平島大小事」社群,為居民互動交流平台,截止目前已有205位成員加入。透過社群增加與居民的交流,鼓勵大家勇於發表對和平島發展之想法。
公車站資訊再造:製作公車站牌旅遊資訊看板,提供旅客旅遊參考。
老屋活化:彙整和平島老屋,引進基隆民宿發展協會輔導活化與轉型。



八斗職人影音比賽:針對9位八斗職人進行為期2週的跟拍作業,於社區里民活動中心舉行成果發表會及決賽,吸引超過120位當地居民參與。


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成立,舉辦2次義診。與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達成共識,院方願意固定每月1次到八斗子進行義診。


街拍競技:社區導覽結合街拍競技,共計13隊、60人次報名參加(包含國外團隊)參與活動,完成60張照片及故事敘說。
以廟會形式發表成果,計約有400人次參加。


耆老帶領學生,完成6條八斗私密導覽路線,建置「GOGO八斗子」AR智慧導覽APP系統。


建置八斗子部落格-「海大USR觀光列車」,介紹八斗子密境、景點、活動、產業。

教師智慧教學計畫

執行成果
一、智慧講堂建置: 
107年度智慧講堂建置共5間,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3間、地球科學研究所1間及電機資訊學院之資訊工程學系1間,各系所提供教室進行建置。
1.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分別於101、401及402教室建置智慧講堂,設備清單包含65吋觸控手寫顯示器、1對4訊號分配器、50吋液晶顯示器、雙層拉門固定式白板、1對2訊號分配器及課桌椅汰換等。建置目標以實現智慧教學的目標,兼具討論及數位型之教室,並搭配行動載具、應用程式App、互動式線上平臺等數位教學工具。
2.地球科學研究所於413教室建置智慧講堂,設備清單包含55吋工業級液晶顯示器、智慧講堂互動式無線投影伺服器、無線路由器、無線簡報遙控器、多電腦切換器、智慧講堂多功能系統機櫃及部份課桌椅汰換等。
3.資訊工程學系之智慧講堂建置著重在整體規劃,含教室全面改建重新裝潢等。其機能需求是小組討論,故以討論室的形式規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並團體討論,促進學生學習成效,擴展學習的場域,教學方式採用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係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習者討論。透過老師決定教學目標與進行問題的引導,藉由小組的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有效提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機,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


二、培育智慧教學教師:
      以學院為主體,培育電機資訊、生物科學、人文社會領域跨系教師,由校級單位統籌社群培訓課程,引入業界學界具軟體系統教學、App、智慧載具等相關專業講師,希望激發校內教師創新教學思維。
表:智慧教學教師教學方法                                                                                             
學院課程智慧教學應用與成效
生命科學院有機化學運用互動教學app(zuvio應用)與雙螢幕投影,促進與學生的互動,同時改善畫面切換所造成的時間浪費,使上課過程更流暢。同時,學生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連接攜帶式投影機作答,老師即可看到答題過程,找到學生對於課程較不明白的環節。
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1)以短片簡介各單元學習重點,學生於課前觀看影片並預習教材。
(2)課間線上隨堂測驗,掌握學習成效。
(3)隨堂錄製教學影片供學生課後複習;開啟教學回饋功能,學生可即時提問討論。
(4)課後分組學習,線上繳交分組學習成果。
(5)多螢幕投影:同時使用TronClass及PPT切換教學,適時隨堂測驗,使用另一台投影機或電子白板同步筆記或解答。
(6)線上分組競賽:學生課前分組,於時限內繳交分組學習成果,以提高學習誘因,促進思考及同儕學習。
(7)線上論壇:開設單元主題討論區,交流相關科研成果,鼓勵發表學習心得及疑問,以強化學習深度廣度,引發自主學習動機。
人文社會科學院中級新聞英文授課教師搭配UMU與Kahoot!與同學立即線上互動,不論是複習上課內容、確認同學是否有跟上進度,或收集同學討論意見。
工學院機械設計使用兼具運用實物投影展示與電子白板功能的設備,可以具象且動態的展示實體結構以及建立課堂的互動平台,讓教學內容更加多元。教師展示各種介紹的機械元件,動態展示拆解與組合的過程和內部結構,即時投影學生分組討論的書面結果。期末時學生的專題報告實體模型,亦可透過此方式展示設計的概念與作動原理。
工學院應用數值分析在有限的教學時數與教學工具下,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面對數個挑戰,一為有限的時數下,教師只能著重理論,或是偏重例題。二為學生無法在課堂反饋教學成果,使得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再者,本課程將以英語授課,學生將脫離熟悉的中文教學情況,更需要教師的協助。面對此種情況,本課程計劃採用以下智慧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果。在課中教學,將實施全英語教學,講者將先進行理論解釋,隨後即以學生為中心,讓同學上機計算工程問題,學生將於電腦教室上機以數值方法解決工程問替,講者將攜帶平板,隨時走到學生電腦旁邊,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討論,解決學生的問題,並將資訊即時以Airserver無線投影於大螢幕供其他學生參考。希望藉由有效率的資訊傳遞,彌補教學時數的限制。
工學院測量學整合多媒體資源,並將抽象化教材轉化成視覺具象化教材進行教學:教學者可將大量多媒體資源,如 FLASH 動畫、影音、網際網路線上資源,整合成有意義的教學素材,並藉由這些豐富的資源來教導抽象的教材或概念,使其具象並有可操作性,來幫助學生理解。
電機資訊學院微積分運用Video scribe與Kahoot兩種網路資源提昇教學品質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藉由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其中Video scribe是影片製作工具,將講義及圖片等教學教材製作成影片,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意願及效率。接著利用Kahoot即時快問快答工具,能夠隨時由教師出題後,學生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可上網便攜式工具進行答題。最後使用線上互動平台,用於分享包含但不限於圖文、影音等知識,利用智慧裝置隨時參與課堂互動提供參與者思考的時間與發言的空間、跟隨課程的進度讓同學隨時能夠參與學習,搭建師生間的互動平台。合理的利用線上平台以及行動智慧裝置提昇教學品質、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有問題可於課前或課後在平台上提出後上課時統一解答,或是使用Kahoot即時提出問題讓同學們思考並選擇答案。藉由不同以往的講課與舉手發問通過有趣的快問快達,還有提前收集問題,更大程度的了解學生狀況並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以及效率。
海運暨管理學院系統模擬與機器人實作由於本課程除基本理論說明外,實際操作占有極大的比重,因此需要與學生有大量的互動及資訊交換,計畫運用無線雙投影技術及下列平台或軟體與學生型互動: TronClass、Zuvio、LINE群組、Google Forms、LEGO EV3 Education等。 透過LEGO樂高機器人系統實作練習,建構迷你的生產、物流或運輸系統,訓練學生孰悉系統建構、控制操作、程式邏輯等基本知識與技能。

全人教育素養計畫

執行成果
一、辦理通識素養系列講座

海洋文學系列演講暨活動,共辦理10場次;博雅跨領域系列演講暨活動,共辦理10場次,以及誰來咖啡?達人系列座談會、師生海洋文學交流座談會等。
107年9月25日
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李亦舒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美麗戲曲〉
107年10月29日
邀請王瓊玲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歷史真相與生命書寫〉
107年11月12日
邀請陽明大學葉嘉華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穿還是不穿?文藝復興人的衣著智慧〉
107年11月20日
邀請駐校作家廖鴻基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人與海的對話〉
107年11月21日
邀請駐校作家汪啟疆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面向大海〉
107年11月22日
邀請臺大中國文學系謝佩芬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讓我們一起讀首詩〉
107年11月22日
作家作品對話—邀請駐校作家啟疆老師與學生對談
107年12月20日
邀請詩人白靈擔任主講人,講題:〈跨領域與創意〉                    

▲ 〈美麗戲曲〉文宣▲ 〈歷史真相與生命書寫〉文宣▲ 〈人與海的對話〉文宣

107年10月27至28日由台灣發展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本校與台灣許多學術單位於國立政治大學共同協辦「第十屆發展研究年會台灣經驗2.0」。會議中邀請維吉尼亞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夏如(Dr. Syaru Shirley Lin)進行主題演講「Taiwan and the High Income Trap」,以及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擔任「臺灣經驗2.0論壇」主講人。此次學術研討會共計有海內外約300餘位產官學各界人士共同參與,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研究與實踐。
107年10月30日本校黃駿教師擔任主講人,講題:〈美中戰略對峙下的南北韓〉
107年11月1日邀請本中心台灣電力公司李鴻洲副總經理,講題:〈電力大學堂〉
107年11月6日邀請台灣電力公司溝通中心陳東凱專員擔任主講人,講題:〈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展望與限制〉
107年11月12日邀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紀舜傑教授兼所長擔任主講人,講題:〈未來人的多元文化基因〉
107年11月14日邀請馬祖坂里社區發展協會王俊傑理事長擔任主講人,講題:〈馬祖擺暝文化祭—上燈迎神燒馬糧〉
107年11月26日邀請專業攝影師王汶松擔任主講人,講題:〈浮游國度—臺灣海底生態觀察到的人〉
107年11月27日邀請中研院民族學所余安邦研究員擔任主講人,講題:〈民俗/宗教療癒作為本土文化療癒的實踐形式—以慈惠堂母娘信仰為例〉
107年11月29日本校黃駿教師擔任主講人,講題:〈愛的藝術、情殤與兩岸關係-人本心理學的呼喚〉

【誰來咖啡?達人系列座談會】
      為求更貼近學生生活及訓練學生對話溝通,本校於1071學期規劃小型工作坊,讓參與者與講者更拉近距離,面對面溝通、互動。以小型、精緻的規劃為出發點,設立主題,邀請各類型設會達人。活動安排的地點於本校學生實習商店「薈萃坊」辦理,利用開放式空間營造出輕鬆休閒的氛圍,讓演講活動不再是刻板的講者與學生,而是擴展至「主題人物、參與者、空間、咖啡」共同結合。希望能透過活動讓每位參與者對現今社會相關議題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近而關心社會議題,培養社會參與的公民精神。透過互動式工作坊,培養學生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激發實際的對話,引導學生對相關議題的討論及學習新知的學習動機。                    

▲ 宣傳海報▲ 活動照片

【跨校海洋文學交流座談會】
      辦理「實踐知識,走出教室:師大x海大共同座談會」兩校交流會議。
由海大謝玉玲老師、師大顧蕙倩老師攜手兩班同學共同完成《航流》作品集。

二、辦理【海洋文學日語讀劇比賽】及【海洋文學獎】
【海洋文學日語讀劇比賽】
      為提升學生學習日語之興趣,藉由日語讀劇,增進口語流暢度及詮釋日語之能力,並從中培養團隊合作之默契與互動。

參加對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學學生。
比賽方式:以團體(3~5人)讀劇之模式,利用口語闡述朗誦的方式,把將作品唸給觀眾聽。題目與內容由各參賽隊伍自選或自訂。於期限內至日語讀劇比賽網頁報名,並將劇本文字稿電子檔上傳,每位學生限參加一隊。
比賽時間:2018年12月24日

【海洋文學獎】
      臺灣四面環海,但在目前的文學作品中,以海洋為主題的文學創作仍屬少數。本校以海洋為名,若能藉由國文課程的教學,鼓勵學生以海洋或海大生活為內容主題進行文學創作,不僅能增進本校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文藝創作風氣,更能使本校成為國內海洋文學創作之重鎮,因此而有「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學獎」之創設,並為本校重視海洋文學之宣告。

參加對象:本校在學學生
本次徵文比賽初審共選入70篇,邀請本校駐校作家汪啟疆、廖鴻基兩位作家擔任複審評審選任44得獎作品。並於107年6月12日辦理頒獎典禮。頒發獎狀、禮券,以玆鼓勵,並將得獎作品收錄於「海塩——第七屆海洋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於107年7月出刊。
為持續增進學生寫作能力,107年11月21日辦理文學寫作賞析工作坊,邀請本校駐校作家汪啟疆老師與第七屆海洋文學獎得獎學生討論作品,透過對談增進寫作能力。

▲ 圖:第七屆海洋文學獎刊物封面

三、大一國文閱讀寫作

      以一學期2篇作文為原則,題目分別為:「參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史館心得」、「海洋相關或海大生活」。學生於課堂進行紙本寫作,並於線上閱讀寫作系統登打作文,同時針對五篇同儕的作文分別作內容、組織、語言三個指標之同儕評閱。作文成績則是由作文課程助教進行初審,由任課老師作複審並給予最終成績。

      本校積極推動閱讀寫作系統,各班級皆配置作文助教協助教師及學生寫作課程相關作業,同時督促班級學生進行同儕評閱。為配合系統操作順暢,除了由共教中心同仁隨時掌握系統,也與系統合作廠商工程師保持密切聯繫,望能共創一個良好的寫作系統資源,增進學生學習動機及寫作能力。

強化學生專業實務-鼓勵學生學習實作

執行成果
一、計畫執行:由大學生主動提出申請,並自己找老師在暑假期間進行計畫研究合作,藉由做中學及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過程中,結合業界實務經驗,增進大學生面對專業實務問題解決及獨立思考能力。

歷年統計數據如表:


二、成果分享會:自暑期學習實務體驗計畫執行成果中,依各學院參與計畫件數比例評選優異之暑期學習實務體驗計畫成果前三名(如一學院未達五件申請案將不列入評選)。第一名獎勵金10,000元、第二名獎勵金6,000元、第三名獎勵金3,000元。



三、成果展示週:鼓勵學生自主性參展,設計計畫成果海報及實作作品一同展出,並廣邀教師、同儕參觀。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推動成果導向式課程

執行成果
一、重構師資培育課程及發展師資生探究與實作共備社群
  教師引導學生由親海、聽海、說海的方式,融入時下與海洋有關之社會議題,以關懷海洋為出發點,透過在實際現場教學及影片製作培養學生多元表達能力。為了培育師培生能夠將課堂中的理論與實務做結合,本課程將帶領學生走進教學現場,與現職教師一同學習,並同時將學習過程記錄成影片,最後以影片方式成果發表。

本課程實作部分包含以下:

1.教案設計:以海洋繪本為出發,透過海洋關懷教學模式及浮流學習法來設計海洋教育教案。
2.校外教學實習:進到中正國小教學現場與該國小師生進行海洋教育之教學觀摩,觀課結束後與教師進行備課,由海大學生到班級中進行試教,最後試教結束後再與指導老師共同議課。
3.微影片製作:聘請羅力導演指導影像呈現的技巧,同時教導學生將海洋教育教學過程製作成微影片。
4.檢討與建議:播放每位同學影片剪輯作品,學生現場講述創作理念。最後,邀請羅力導演與本課程吳靖國教授給與指導與講評。


二、 總結性整合課程教師引領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以實作作品及產品開發為主要學習成果檢核。

以商船學系-地理資訊系統概論為例:
1.課程設計:由授課教師擔任導引者,將課程概略介紹予同學認識,其後利用多媒體數位教材搭配課本範例操作的方式於課堂上講述GIS的實際應用,並藉由實機操作和繳交作業,以熟悉GIS實務系統的應用,最後規劃讓同學期末實作檢核總結本課程所教學的內容和分析操作技巧,期望做到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提昇同學未來進入職場的專業度及競爭力。

2.學生心得

商船2B 許○○
在聽過今天的演講過後,可以發現我們正身處一個資訊化的時代,而今天來演講的張志新學長告訴了我們政府有架設網站,其中,這個網站透過了地理資訊整合分析,使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到任何自己想要的資訊,比如說我可以在地圖上尋找我位置附近的小吃、比較現在與過去的地貌差別以及與我們系上息息相關的船舶動態資訊,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透過了GIS圖資應用,使我們能夠在地上看到任何的防災資訊,不僅僅是雨量分析,從落石、土石流到海嘯,任何災害潛勢我們都能從這個系統上看到,因此假設我今天要租房子,我可以透過這個系統看到我今天我要租地這個房子周圍是不是有坡地致災風險、土壤液化等等。不論人們是否有嘗試應用這項系統,政府仍然能夠應用這項系統來防災,從此可知,GIS圖資應用是不可或缺的,學長也舉了多項的例子告訴我們透過這系統如何救災,也順勢推廣了政府的示警資訊推播服務,讓我們知道如今GIS圖資應用對社會的影響力有多大。
商船2B 莊○○
這次的演講個人聽完覺得十分得有意義,演講內容是介紹空間地理資訊系統在災害防救科技上的應用,並介紹了一個NCDR給我們,國家災害防救中心,這個中心厲害的地方是他彙整了很多的圖資,去做分析。這些圖資包含了常見的豪雨洪水,還有會造成房價影響的潛在危險區。個人覺得這些資料被這樣的公布出來是相當得不錯的,讓一般大眾有機會去了解到,自己所居的或者是未來可能前往的地區,有沒有潛在的危險。
聽完這次講座後,對於空間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覺得在使用GIS系統的時候,有圖資固然重要,這就是NCDR所希望的,彙整各界圖資,做一個完善的網站。但就我學生的立場,我覺得我現在要學的,是如何使用這圖資,我要有怎麼樣的想法來運用這些圖資,要使用GIS的什麼功能,達到我的目的,這才是我現在該學的。
十分感謝張志新組長,為我們帶來這次的講座,有這個機會接觸到,GIS系統的實務面,對於這套系統的運用上,似乎可以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商船2A 賴○○
這次的演講我覺得收益良多,且主講者幽默風趣。
經過介紹,我才知道GIS的概念可以被如此廣泛得應用,之前一隻抱有疑慮。雖然知道它可以被廣泛的應用,但除了Google Map和一些常見的住宿訂購就沒有太多的實際感,這次讓我大開眼界。
尤其是在全臺的食物來源與土地檢測等等,我覺得很有趣。以及政府製作的古地圖資料網站,但是如此至多的資源,實際知道且善於應用的民眾卻不多,以演講當日而言,就連大學生知道的人都寥寥可數。
NCDR的網站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從水庫監測到火山監測一應俱全,其資料庫的龐大是否就是大數據的一種?
而關於土壤地質方面,如順向坡及有危險的地段,雖曾經遭受內部及外部的壓力,仍舊成功地推出,並逐日發展成供全民查閱及政府部門相互應用連結的便利平臺,好奇再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累積又會有何新的發展可能性。
我想公佈資料是好事,如主講者所說,因為這些資料,讓災害來臨前,人們有了預先準備,減少甚至是零傷亡的能力。而也讓危險的地段在經過地基的加強或相對應的防災措施,成為可以讓人安居的處所。
由上述個點可知,如今空間地理情資於災害防救科技的應用是從民眾日常至國家運作不可或缺的應用。


三、專業學科應用競賽:以競賽培養團隊合作及提升學習動機,促進專業成長。
1. 107年度競賽議題包含食品物流、海洋工程與水下科技、海洋文化、水產及機械領域等,共計33組。
2. 107年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大學部專題競賽發表會:整體課程由本系每位教師引導學生著手進行專題實作,並透過與教師及同儕之間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而實踐主動從做中學其相關專業知能,亦同時精進學生面對專業實務上之問題解決及獨立思考能力。本學期「專題研究」課程成果發表會所評選出各領域組別之特優、優等及佳作者共計25隊,將進一步進行專題初賽評選,並分列擇優理論組3隊及實作組7隊,勝出者將再參與1071學期本系所舉辦之大型專題競賽。
 

四、 推廣智慧教學:透過科技設備、智慧行動載具等運用,創造新式教學模式。

 過去課程教學方法運用智慧教學方法
課程內容設計以電子載體延伸應用為課程主軸。課程內容並無刻意調整。一樣是以電子載體延伸應用為課程主軸。
教學互動成效學生容易分心瀏覽其他網頁。不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利用廣播教學系統將電腦畫面統一,並隨時切換畫面讓學生操作,更容易熟悉了解掌握軟體應用。 於雲端平台放置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可於課後或課餘時間加強練習。
學生學習成效學生學習狀態落差較大,容易出現因進度落後就自我放棄的學生。可透過平台或通訊軟體請教老師不懂的地方,更容易解開不理解的癥結處,完成練習。
其他附加效果 可以利用智慧平台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使學習避免單向化。

教學成果:學生實作作品
以「基隆八景•海門澄清」為主題,設計月曆掛軸並以版畫方式呈現出來。                

▲文創設計系同學作品,作品名稱:錦鱗‧太極▲文創設計系同學作品,作品名稱:山水錦鱗鏡中靜

(二)發展學校特色

海洋科普繪本創作

執行成果
該活動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程序,於2018年3月評選出24件獲獎作品,如下表。

表1:臺灣海洋教育中心108年度海洋素養讀本主題一覽表





圖1:海洋科普繪本


  為能讓更多師生與民眾有機會認識與欣賞優良海洋科普繪本創作,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將評選出24件獲獎作品,並於2018年8月至10月進行北區、中區及南區巡迴推廣,其中在中區場次特別安排不同屬性的地點及推廣形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設立書架,供民眾閱讀,此外更安排數位化的繪本影片於現場播放,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五樓藝文走廊掛著作品簡介及評語,另設計海洋閱讀專區,徜徉在海洋書香的世界。南區場次挑選於「高雄市立圖書館」B1國際繪本中心,搭配整體環境,營造海洋氛圍,吸引民眾目光,進而引起閱讀動機及對海洋科普的興趣。北區場次特設立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展示廳,為充實展示內容,與「海洋教育融入科學:跨領域國際交流展示會」同時辦理,特邀九組海洋相關領域組別一同參與,為促進國際交流,特安排於環太平洋國際海洋教育者研討會(IPMEN)開幕當日(2018年10月1日)進行導覽與交流,共計有4,100參觀人次,藉以激發民眾與各級學校對於海洋的探索與興趣,喚起海洋意識,促進大眾能親海、知海、愛海之意識(各區展覽情形,如圖2)。


圖2:海洋科普繪本創作各區展覽之情形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優良海洋繪本

開設海洋特色課程及成立出版中心

執行成果
  本校出版中心已完成「IMO初級航海英語會話General Maritime English Conversation」及「風起雲湧」等專書,正著手編撰校級海洋特色課程相關教材如:「海洋科學概論」及「水產概論」、「海洋學」及「海洋工程概論」等,做為我國海洋教育典範教材,書中內容注入豐富生態環境、極端氣候、海洋廢棄物等議題,以海洋建立學生對環境的關懷力。

亮點特色
1. IMO初級航海英語會話General Maritime English Conversation:


2. 風起雲湧:自1953年創校以來,培育超過7萬名校友,特茲於本校65校慶期間由校友服務中心及海大出版中心共同籌劃出版傑出校友專書「風起雲湧-海大人物誌」,並收錄34位在產官學界表現傑出的校友,分享他們成功的歷程與人生的智慧。
 

海洋政策與事務專業人才培育計畫

執行成果
  本校除了成立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學系)、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及海洋法律研究所外,亦積極於其各教學學科課程整合設計,並進一步營造富國際觀之海洋事務與法政全方位教育及實務場域,以達師生擁有良好海洋事務及法政學習教學場域之目標,進而培育出更多優異之我國海洋事務及法政人才。此外,除了上述之良好教學與學習場域外,本校亦積極辦理研究論壇等相關活動,以達產業、學術、教學、研究及機關能交流互惠,共創海洋事務及法政領域上更傑出優異之佳績。

亮點特色
  本校於107年度辦理「2018兩岸水下文化資產法律、政策及實務論壇」,論壇中涵蓋廣泛、前瞻、跨領域及國際性之各項海洋專業議題,從中可更具焦各項海洋法律、海洋政策及海洋事務等各項議題,以提供我國政府於海洋各項事務政策面進行規劃,以捍衛維護我國海洋權力。

▲圖:「2018兩岸水下文化資產法律、政策及實務論壇」活動議程


▲圖:「2018兩岸水下文化資產法律、政策及實務論壇」之各海洋專業先進合照


▲圖:「2018兩岸水下文化資產法律、政策及實務論壇」之各海洋專業先進合照


▲圖:「2018兩岸水下文化資產法律、政策及實務論壇」之各海洋專業領域討論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校務研究發展計畫-校務永續經營

執行成果
一、獲104~106年度教育部補助三年大學校院專業管理計畫

  在教育部三年期的「大學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計畫」支持下,本校成立校務研究辦公室,推動校務專業管理的各項事務,並展開整體性的校務研究。校務研究係為實徵的資訊(數據),其必須緊密結合各業務單位的資源,彙整數據並加以分析、整合及應用,因此「資料庫」成為校務研究最重要的基地。
  本校在校務研究系統整合部分,歷經建置期(104學年度)、運作期(105學年度)及維運期(106學年度)三個階段,如圖所示,藉由各時期的運作過程中,透過滾動修正方式,促使校務研究系統運作上更友善。


二、校務研究機制建立

  本校藉由校務研究機制,完成海大校務研究資訊平台,其具有長期追蹤學習歷程與成效平台的功能,同時對於學校辦學運作上,具有數據中心之建構、議題專案之研究、各項評鑑之任務及校務決策之智庫等四大特色,有助於追求真、善、美的大學管理、運作及發展。

【案例:探究大學生暑期計畫成效,探討學生就業力】
  經由大學生暑期學習實務體驗計畫方案中之學生萃取,結合教學務系統資料庫及畢業生流向資料進行學號串聯,藉由區分參與大學生暑期學習實務體驗計畫與未參與之學生兩群體,進行是否升學、就業、薪資以及畢業工作領域與所學相符程度等指標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暑期學習實務體驗計畫對於學生之學習興趣、自主學習以及適性發展確實有顯著之成效,同時也提升學生繼續升學之意願。表示此方案之效益足夠支持繼續推動。但,數據也證明對就業力之影響較為薄弱,推測來自於學生實務實作體驗及產學交流不足,故針對研究結果進行方案調整、轉型,故將申請案分為研究類、實作類、產學交流類三大類別,希望透過這樣的調整,能增進大學生面對專業實務上之問題解決及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實務經驗及就業情形。

三、各項評鑑之任務

  學校政策的適當性以及影響行政績效與學生學習成效的因素探討,往往牽涉到評量與評鑑的成分與設計,包括資料彙整與評鑑機制的建置及實務工作的推展。因此,校務研究機制亦肩負協助校務評鑑與系所評鑑的任務。茲以本校在自我評鑑中導入校務研究分析進行說明如下:
【案例:校務自我評鑑導入校務研究分析,探究教學評鑑機制精進教學品質】
      本校在校務自我評鑑過程中,將教學評鑑成績、學生學習成績、缺課情形及修課人數等因子進行分析,找出實質的高品質課程之教師(高修課成績,高修課人數,高評鑑分數且檢視學生學習成效與自我評鑑狀況),並成立優良教師族群,並列為典範課程進行教學觀摩,而就表面的高品質課程之教師(高修課成績,高修課人數,高評鑑分數),針對該特殊課程之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提供關懷與協助,並進行反思,進行良性的教師成長學習。透過校務研究結果,發現教學應調整的地方,提供教學上的回饋及協助,促進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藉以落實教學評鑑之目的。

四、校務決策之智庫

  校務研究是為各處室提供資料處理與專業統計分析服務,作為各處室決策依據,透過實徵資訊,幫助學校各級主官做適當決策,進而協助訂定學校未來發展之標竿,規劃改進策略,以便開創新局。因此,校務研究機制是學校決策的重要智庫之一。茲以本校分析入學管道之案例進行說明如下:
【案例:分析多元入學機制,掌握學生能力,調整入學管道學生】

  探討學生參與產學實務與校外實習課程在就業力之表現,修習課程類別結合教學務系統資料庫及畢業生流向資料檔,資料串連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參與產學實務課程者對於就業力無特別的趨勢,且修習校外實習者較未修習者容易找到工作,故在推動產學實務課程,對於學生在就業率,尚無明顯成效,顯示對學生的幫助有限;而校外實習課程,對於學生在就業情形,有明顯的影響。進而檢討推動產學實務方案的問題,發現問題可能來自於產學實務課程之評選機制不夠完善,促使課程受限於舊式思維。教師進行產業議題授課,縮短學用落差,針對業界實際之人才所需,朝向培育跟上國家產業創新的未來關鍵人才。

 

完善弱勢協助機制璞玉學生學習輔導與創意增能


一、璞玉發光獎助學金介紹
      本校於「107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完善弱勢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核定共15,132,000元計畫經費。完善弱勢「璞玉發光系列獎助學金」是特別為本校弱勢學子建立之獎助學金,分別為【璞玉發光助學金】、【享薦MOOCS璞玉獎勵計畫】、【一般及專業證照考照補助】、【英文檢定考試補助】、【璞玉實習助學金】及【安心就學助學金】(校友捐助之小額獎助學金等)。配合校內單位及教務處教學中心開設之演講、工作坊及各式多元之學習活動,佐以本校獨特之海洋教育,學生於校內吸收未來進入職場所需之技能,進入企業安心實習,最後得以達到學習取代工讀之目的。未來希望能挹注業界資源,給予弱勢學生創新創業的資源,藉此培養更多對創業有潛力及熱情的學生,畢業後成長茁壯進而回饋母校,繼續資助未來的就學學子,達成良性的循環,以建立永續性募款機制。

二、職涯力學程

1.發現璞玉工作坊

*10/15: 夢想起飛的第一堂課: 你不可不知的自我覺察力
*11/12: 夢想起飛的第二堂課: 職場必學的人際溝通術
*11/29: 夢想起飛結業式: 如何利用時間管理成就夢想

職涯力相關課程,每一堂課3小時,聘請中華康輔協會的邱建智老師教導學生從自我本身的覺察,進而了解分析與解構自我的情緒,透過小組討論,互相交流的方式打破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學習表達個人意見,在經過反覆的討論後同學們漸漸破冰,並互相了解彼此;第二週傳授業界流行已久的DISC人際溝通理論,透過四種人格的各面向性格,讓同學更了解自己的人際屬性,也學習如何利用該理論與他人合作,促成溝通的橋樑。最後一堂課則以時間管理作結,鼓勵學生訂定大學四年內欲達成的目標,期許學生大膽地描繪自己的未來,「在哪裡花多少時間,便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2.職涯力相關系列演講

*起飛在畢業後: 網紅呱吉以自身生涯經歷,給學生跨領域的知識與啟發。
*履歷—用產品開發概念思考職涯地圖: 講師以產品開發的概念貫穿主題,請大家用商品的角度打造個人履歷。
*從Kingsman看紳士裝: 講師為西裝設計師,以電影金牌特務為題,教導大家進入職場後及各種場合中,該如何合宜地穿戴西裝。
*當個雜學人: 跨領域學習術:學習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跨越學習的幾種困難與障礙,突破自我限制,成就未來。
*讓人秒懂的懶人包~資訊圖表設計:由業界知名設計公司的經營者兼設計師解說何謂資訊圖表(Graphic Design),學習如何用資訊設計的角度面對現今資訊雜亂的時代。
*璞玉演講--從生涯浪人變狂人:如何探索自我方向:由城市浪人媒合之講師和大家分享他求學時代中酸甜苦辣的歷程,鼓勵同學不要停下腳步追尋夢想。
*為什麼總對我忽冷忽熱?談愛情風格與安全感:由知名心理師及網路作家—海苔熊,和大家講解幾種愛情風格,除了帶領大家做心理測驗外,也有趣地描述該如何與這幾種愛情風格的情人相處,其實都與自身的家庭養成經歷有關。



3.海洋教育—微型獨木舟製作與結構體驗工作坊
  由大沐老師對獨木舟及木工的專業知識,帶領同學從小型的獨木舟手作了解其構造基礎,獨木舟於海上航行前該注意的風向問題,獨木舟是怎麼做成的,並且實際模擬操作,再藉由製作獨木舟模型,讓同學體驗海洋文化。



4. Adobe Illustrator 工作坊
  應同學的期盼與要求,遂開設了以拉軟體的工作坊,為期兩個月,一共四堂課,由李老師從軟體基礎介面的使用開始到插圖、字型、色彩、及排版等運用介紹,學習如何製作各式商業海報及Logo等,在短短四堂課內從理論到實際應用,於學期末時同學們已能排版或製作海報。



5. PREZI 動態簡報工作坊

  Prezi是一線上多媒體式簡報,能夠以圖像畫的方式呈現,擁有炫麗和吸睛的動態效果。本校特別聘請業師至海大教授軟體使用技巧,除了練習操作以及簡報技巧,同學需於最後一堂課以有興趣的主題做presentation。



6. 夢想騎士工作坊-職業心體驗

  本校特聘請夢想騎士的老師,並且以四種不同主題進行課程: 桌遊卡牌(妙語說書人)、肢體律動、詞曲創作及魔術表演。小班制的課程讓講師得以近距離與學生互動,透過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的自我探索,了解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難都只是過程,要學習如何轉化心境,講師們同時也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最後給與同學們回饋與建議。活動結束後連講師團都覺得非常成功!



7. 金工工作坊

  金工需要精雕細琢,非常需要專注力及自制力,講師講解四種金工技法,並讓同學大膽地依照自己心中的藍圖製作戒指、項鍊等精緻小物。在老師細心的解說與指導下,同學們皆能獨自完成一至兩項以上作品。




三、企業參訪營隊

  每學期皆辦理以主題或區域企業為主的企業參訪營隊,探訪各家企業內部營運模式,並有機與企業主進行對談及問答。



四、璞玉圓夢計畫

(四)善盡社會責任

在地實踐扎根計畫

執行成果
一、以場域為實作課程計有65門包括海洋科技導覽解說與實習、數位漁村與社會實踐、海洋觀光遊憩概論、創意行銷企劃實務等課程,進入北海岸與馬祖場域實作,協助建立八斗子漁業文化影音紀錄、培訓為海洋科技博物館導覽員、製作馬祖多國語言生態文化導覽手冊等。

二、北海岸場域推動成果
1.漁村文化數位典藏:社區導覽結合街拍競技,共計13隊、60人次報名參加(包含國外團隊)參與活動,完成60張照片及故事敘說。以廟會形式發表成果,計約有400人次(含當地居民)參加本次活動。                    

▲ 由計畫主持人與得獎團隊合照▲ 美好這一天活動海報
                   

2. 打造在地特色漁村空間:
(1) 本校師生與社區於7-8月進駐八斗子,共6次古厝清潔,每次清理出兩台3.5頓卡車的垃圾及廢棄物,為期兩個月,共計120人次參與,由海大及夥伴學校同學、當地居民一同參與,清理八斗子咕咾屋環境,營造出社區新空間。
(2) 整理2間咕咾屋、盤點18間咕咾厝,並進行數位地圖標示。並與社區共同開設12堂咕咾厝相關課程及活動。

▲ 清掃八斗子古厝活動海報▲ 清掃咕咾屋過程側拍
                   

3. 復育「雙花」育苗及復育工作:本校進駐貢寮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進行「雙花」(花枝、花蟹)的育苗與放流工作,開發花枝培育技術,同時結合福連國小進行種苗放流,推廣海洋教育。本年度花枝放流達1萬隻以上、辦理20場以上花枝復育導覽及介紹。

▲ 6/8世界海洋日活動合照▲ 由徐德華老師導覽花枝復育
                   

三、 馬祖場域推動成果
1.培育生態解說員及海洋環境教育尖兵:
(1)本校「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研究團隊於2018年2月5日於塘岐國小舉辦「生態導覽人員培訓」研習營,共約50位青年學子參加研習。

(2)本校海洋中心蔡昇芳助理研究員2018年8月24日於連江縣產發處4F會議室提供「馬祖藍眼淚解說員研習課程」給與當地導遊及民宿業者,共約23人參與。

▲ 蔡昇芳助理研究員簡報實況▲ 參訪馬祖藍眼淚生態館

2. 技術導入場域,創造馬祖新契機:
(1)成功大量培養夜光蟲,提供馬祖藍眼淚生態館內體驗區30缸展示缸,夜光蟲量至少3,000,000隻,進行展示與生態教育。於非藍眼淚盛產季節時也可一睹藍眼淚樣貌,增加當地觀光人潮。
(2)食品科學系研究團隊證實「馬祖淡菜」具有生殖保健效果。馬祖養殖戶八月參加「臺灣美食展」,500斤的馬祖淡菜搶購一空。
(3)馬祖東引北海坑道轉型進行復育龍蝦基地,為東引創造產業亮點。


3. 漁村文化、觀光導覽典藏:透過課程產出1套詩歌與攝影集、5本多國語言對照文化與生態導覽手冊、6支觀光行銷微電影、1支歷史文化微電影、1個「看見馬祖智慧海大」AR智慧導覽APP系統。

亮點特色
一、協助漁會架設電商平台,銷售量大幅增加:學生進駐基隆區漁會實習,今年魚貨電子商務平台第三季銷售量較去年整年度的銷售量整整增加8.6倍;也比前年同期高出近30萬的銷售量,年產值已超過100萬元。

▲ 協助架設漁會電商平台▲ 漁會2名實習生
二、青年洄游場域:本年共計6名同學續留在地就業,已落實青年在地就業。
※ 2名於基隆區漁會。(待遇高於大學畢業普遍薪資,上看碩士級薪水36,000元)
※ 2名於海洋種子遊艇管家公司。
※ 1名於昇鴻國際遊艇碼頭顧問管理中心。
※ 1名於基隆市政府產發處
※ 2名碩士級畢業生於馬祖藍眼淚生態館夜光蟲培養室。
※ 1名於中華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校培力共學計畫

執行成果
一、建立跨校共學機制,持續跨校培力合作
1.簽訂山水同盟︰
  大學社會責任 跨校合作備忘錄,建立跨校共學機制,共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工作,共8所。
2.舉辦跨校共學論壇,共1場,約50人參與:
  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於107年3月9日共同舉辦「海岸地方創生-跨校共學論壇」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屏東農業處、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海洋局、台北醫學大學、屏東教育處、樹德科技大學、股份魚鄉、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南嘉藥理大學。海岸創生的經驗分享交流,從社區、課程及洄游青年的論點延伸,以達提升海洋整體發展。                    

▲ 李國添教授經驗分享▲ 曾聖文博士執行計畫之經驗分享
3.舉辦地方創生工作坊,共2場,約92人參與:
(1)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於107年12月14及15日共同舉辦「Engaged Scholarship and Smart Social Governance Workshop」行動學術與社會賦權工作坊,共52人參與,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台灣發展研究學會、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香港大學、北海道大學、日本靜岡大學、浙江大學、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共議高等教育機構可以在什麼條件下與社會合作,追求公正與永續發展,共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工作。                                        
▲ 臺海大呂明偉主任分享▲ 學者參訪魚寮實錄
▲ 參與人員合照▲ 老闆學院學員分享
(2)與基隆市政府、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文化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宏岳國際有限公司合作於107年11月30及12月01日舉辦「悠活海洋 地方創生」工作坊,共52人參與,由本校分享在地創生的經驗,提升基隆在地創生新價值。                    
▲ 莊季高副校長暨本校USR計畫總主持人致詞▲ 本校張文哲教務長執行USR計畫C類之經驗分享
二、建立標竿學習機制,積極與外部學校交流
1.舉辦跨校共學交流活動,約5場︰
 (1)德國波昂大學參訪-約12人參與
 (2)越南肯特大學參訪-約11人參與

 (3)「山海之戀×地方創生」跨校共學交流活動-60人參與
 (4)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大葉大學參訪-72人參與
 (5)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來訪交流-18人參與                                                            

▲ 德國波昂大學參訪-介紹室外花枝復育池▲ 越南肯特大學參訪-介紹復育園區之地理環境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大葉大學參訪-綜合討論實錄▲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大葉大學參訪-場域成果參觀
▲ 「山海之戀×地方創生」活動-卓大靖副教務長致詞▲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來訪交流-綜合討論實錄
2.跨校經驗分享,約7場︰
  本校計畫團隊教師,參與教育部高教深根計畫辦公室、行政院農委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逢甲大學、世新大學、弘光科技大學等單位活動進行在地實踐經驗分享,進一步交流及提升大學對在地區域與社會之貢獻。

亮點特色
  漁村生活永續:跨校跨領域合作,提升漁村健康及食漁教育。
一、知識推廣

1.與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工程系合作辦理食漁藝術月系列活動。
2.與臺北醫學大學、塘岐國民小學合作,樂活樂健康活動。
二、推動成效

1.透過食漁藝術月系列活動,培育林園國小食漁教育團隊約8名教師及29名美術班學生。
2.透過樂活樂健康活動,進行社區健康調查、義診活動及衛教晚會,提升271位漁村居民健康情況。
                                         

 

▲ 高科大學生技術指導林園國小學生繪製食漁藝術牆▲ 食漁藝術月成果發表會創意發想表演實錄
▲ 樂活樂健康活動醫師診間問診▲ 樂活樂健康活動衛教海報講解說明

 

深耕在地海洋教育-高中優質精進計畫

執行成果
一、課程設計方案
1. 高中教師數學科課程

  由本校資訊工程學系李孟書教授與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李舒昇教授協助領導社群。成立跨校數學科教師成長社群,大學端與高中端相互分享豐富多元教學研究資源,1062學年度參與學校有基隆女中、基隆高中、八斗高中、二信高中、秀峰高中。本學期課程辦理「系統思考軟體Vensim工作坊1」、「系統思考軟體Vensim上機教學2」、「創意教學分享」、「讓學生對數學『有好感』新課綱素養教材研發經驗分享」,「數學新課綱課程教材內容」與「108數學課綱的教學準備與挑戰」等講座,讓高中教師在面對新課綱的衝擊之下,能提早準備,參與教師共18位。
     
2. 高中教師生物科課程

  由本校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胡清華教授協助領導社群。成立跨校生物科教師成長社群,大學端與高中端相互分享豐富多元教學研究資源,1062學年度參與學校有基隆女中、基隆高中、安樂高中、二信高中、南港高中、瑞芳高工、秀峰高中。本學期課程帶領高中老師至戶外參訪「貢寮龍洞漁港- (海龜)海洋生物與環境」了解海洋生物與環境習習相關,並辦理「分享單細胞藻類」、「介紹藍眼淚-夜光藻」、「食品安全」、「病毒分子檢測技術」等研習課程,此外,也實際參與實作「海洋活性物質」課程,期許高中老師除了增進相關的知識以外,更能夠過實際操作與實驗享受實作的樂趣,參與教師共11位。
     
3. 高中教師通識科(全球氣候變遷)課程

  由本校胡健驊教授協助領導社群。成立跨校通識科教師成長社群,大學端與高中端相互分享豐富多元教學研究資源,1062學年度參與學校有基隆女中、基隆高中、安樂高中、八斗高中。本學期課程辦理「人工智能課程」、「高中的科普課程設計-新觀點 新視野」、「氣候變遷VS.機器人事」、「AI人工智慧的探討」等講座,並舉辦「面對全球暖化之海洋科技」研習課程,本校教師帶領高中老師了解海洋環境教育,亦針對「新課綱精神」及「人工智能的學校教育課程」等主題,進行深入探究,參與教師共8位。
     

二、學生素養方案

1.海洋科學營

  為促進學生具備海洋觀,希望透過課程活動及參訪體驗,讓學生對於海洋相關產業與學術研究領域有更深層的認識。該營隊規劃內容包括海洋專業課程、實地參訪、體驗活動及實作,包含海洋魚類、海洋養殖、海洋食品、海洋科技及海洋運輸等主題,希望培育學生多元智能及激盪對多種議題的興趣,促進大學與高中職學生間知能傳遞及實際互動交流。為期三天的活動,以本校為整個活動主要的場域,針對海洋魚類、養殖、食品、科技及運輸等主題,安排課程、參訪、體驗活動與實作,並透過特色教學研究場域參訪,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海洋各專業領域,含:參訪操船模擬機,體驗船長於海上工作;參觀水生動物實驗中心,了解臺灣養殖業發展與前景;食品工程館,認識臺灣加工食品及罐頭製作過程。另還安排參訪國立臺灣海洋科技博物館,深入探訪海洋的奧秘。1062學年度共75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參與學校有基隆女中、基隆高中、中山高中、二信高中、八斗高中。
     
2.領袖菁英培育營

  為期二天的營隊,主題範疇除了針對海洋相關專業領域外,也包含培育學生如何成為全方位之海洋人,如:相關海洋人系列軟實力課程,並針對上述主題辦理實作及反思,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與批判的能力,並針對將來訂定目標與執行策略,不斷朝目標前進及進行自我修正與反思。整體活動由淺至深傳達思考能力的建立與方式,讓學生從幽默風趣中學習知識與經驗,過程互動熱烈,學生們皆表示受益良多。於游泳池進行雙人艇水上體驗活動,活動以分組方式進行競賽,經由此活動培養學生組織調整與團隊精神,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雙人艇,過程中緊張又歡樂,活動以遊戲方式進行,每組最後以輸贏進行評比,讓學生以活潑方式體會水中樂趣及海上安全之重要性。1062學年度共77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參與學校有基隆高中、基隆女中、暖暖高中、八斗高中、瑞芳高工。
     
3. 大學英文預備課程

  為協助繁星推薦錄取本校之學生有效利用高三下學期之學習空檔,並強化英文能力以銜接大學課程,本校開設大學英文預備課程。本課為認可學分之課程,修畢者可免修本校大一英文(上)課程。本課程為本校首次針對高中學生辦理的大學英文預備課程,課程主題設計相當多元,包括:環保主題英文、神話與藝術、英語溝通、英語會話、英文字彙、英語聽力閱讀、奇幻文學、看電影學英文、讀新聞學英語、英語聽力閱讀,由本校應用英文研究所教師授課,學生反應良好,課程後不少同學表示希望再學習更豐富的英文主題,例如:英文檢定教學、運動英文、異國生活文化、商業及旅遊英文、英文作文等,也希望教師以歌曲教學英文,1062學年度共40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
     
4. 大學數學銜接課程

  為協助已錄取各大學院校之鄰近基隆地區學生有效利用高三下學期之學習空檔,並強化數學能力以銜接大學課程本校特開設本課程,招收學生對象為已確定個人申請上大學的基隆地區高三生,開設自然組及社會組兩班,自然組課程內容包含微積分、線性代數、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導函數、積分、導數的應用、積分的應用、極值的應用、常微分方程,本校資工系及造船系共4位教師授課。社會組課程包括函數介紹、函數的極限、導函數、微分計算、機率簡介、數據統計分析、機率質量(密度)函數、機率分佈函數、常態分佈、抽樣與統計推論、不定積分、定積分,由本校資工系教授授課,兩班共招收23名學生。
     
5.大學通識科預備課程-海洋探索課程

  本方案之大學通識銜接課程由本校數名教師前往秀峰高中開設海洋探索課程(科技),每週授課。其中,較特別的是,秀峰高中上課學生主要由兩個數理資優班共同上課,一同學習。本次課程包括海洋考古與海洋文明(王俊昌老師)、海洋文化與傳統-基隆中元祭(吳蕙芳老師)、道家哲學中的海洋精神(周欣婷老師)、魚類的多樣性(邵奕達老師)、氣候變遷與機器人(胡健驊老師)、藍眼淚是什麼?(蔣國平老師)、海洋與能源(魏志強老師)與海洋藝術(羅綸新老師) ,參與同學皆表示非常有趣,其中羅綸新老師透過魚拓實作讓學生實際創作,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1062學年度共75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
  在基隆高中辦理的海洋探索課程由本校鄭學淵教授、廖正信教授和吳蕙芳教授等三位老師授課,課程主題如「漁業與漁場」、「海洋生物與資源探索」、「Earth是我們共同唯一的家」、「令人驚豔的海洋動物」、「水產養殖」、「探尋海港城市:基隆的歷史變遷」、「殖民文化影響:基隆的港市發展」、「在地文化呈現:基隆的節慶活動」等課程,其中更參訪國史館,並講述「總統的禮品」、「制定憲政」、「曲折的70年──國史館現藏國寶與憲政史料展」、「我們的總統」等精彩課程。由本校教授前往高中開設海洋探索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海洋考古與海洋文明、海洋文化與傳統、道家哲學中的海洋精神、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藝術等等相關海洋議題,培養高中生親海、愛海與知海的素養,1062學年度共40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
     

亮點特色
一、大學與高中合作內容,包括提供高中端『課程支持方案、教師學習方案、學生素養方案』等三大面向的支持,以達成「多元(課程)、特色(教學)、均質(學生)」的成效。
二、大學校院除協助高中進行課程改善,籌組跨校專業教師成長團體提供教師跨校領域交流管道,精進高中教師多元教學能量,另針對高中學生舉辦主題知識營隊、系列演講,增進高中生對於大學各科系之學習內容、專業知識與未來職涯之了解,奠定未來系所選擇之基礎,另也辦理各種校園巡禮與參訪,以擴展高中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