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於112-113年深耕計畫,以「三十而礪,東華有AI」為核心理念,致力實踐環境、社會、治理,ESG)永續的教育行動,深化跨域合作,成效卓著,112年涵蓋亮點有:
計畫主軸
|
達成
目標
|
計畫亮點概述
|
教學創新精進
|
教學創新與跨域學習
|
- 跨域AI應用微學程:設置智慧科技、人文社會與環境科技等7個微學程,結合理論與實作,培養學生掌握AI技術的能力。
- 特色磨課師課程:本校獲2023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 Moocs或微學分組優選及傑出卓越原住民開放教育課程示範獎
-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效亮眼: 113年本校共有26位老師通過計劃
- 境外生數達千人:本校112-1學期達1,054為境外生。
|
善盡社會責任
|
帶領本校師生進入花東場域實踐
|
- 校園永續發展:本校獲臺灣企業永續獎臺灣永續大學績優獎,並獲得2022年永續報告書金級獎。
- 戶外教育成果:本校於112年成為教育部體育署山域導導認可(登山類別檢定)機構。
- 原民文化傳承:舉辦34門原住民族語課程,並與6個原民部落合作進行文化傳習與部落共學。
- 學生在地實踐:3組學生團隊獲「2023花蓮青年夢想家」獎勵金。
|
產學合作連結
|
以永續主題結合花東特色產業
|
- 開設綠色化學及新世代永續化學專業課程:本校化學系將於112-1學期開設農藥檢驗分析碩博士班選修課程。
- 擴大生質能源應用:能源科技中心發展生質氣化技術,模組化氣化爐技術,推動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再生燃料應用,112年共累積農廢去化量約500公斤。
- 與在地合作延續傳統技藝:與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在傳承和推廣客家織染技藝課程中加入影像辨識的體感織帶遊戲,讓學習織帶技藝的國小學童從多媒體世界看見客家織帶文化特色。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完善經文不利學生照顧
|
- 多元學習和職涯輔導課程:112年舉辦多場職前培訓、語言增能、電腦增能學習和職涯輔導活動,共805人次參與,如:「起飛團隊培訓」、「TOEIC閱讀攻略班」等。
- 學生任務性團隊培訓:以「校園即為實習場域」為發想,提供校園內「類實習體驗」,協助辦理新生入學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