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金門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NQU-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

一、落實教學創新

() 校務研究

1.跨單位任務編組可精簡組織人力需求,節約經營成本。

2.計畫執行先期,跳過(work around)校務資料庫建置期程,以能夠快速取得及分析之資料,進行先期研究,迅速得出資料庫仰賴度較低之若干校務研究成果。

()教師

1.雙管齊下強化師資能量

積極留任及延攬優秀師資,依據教師個人表現及實際績效,給予額外之待遇與福利補助,除提供多元教學、研究及行政支援,如補助交通住宿費、學術研究經費、減授課程等之外,亦彈性化增列各類獎勵金支給標準,以構築優質學術環境及足夠資源,激勵更多優秀教研人才投入教學、研究與服務的貢獻。

2.產學合作與跨域成長

(1)產學合作實務研習,提升學研交流

增進教師實務教學能力及研發品質,除與3家廠商簽訂合作意向書外,亦辦理19場次計30位教師參與之校內專業研討活動,且藉參與合作機構實務研習,進行產學合作計畫案,針對所存在的實務問題或研究成果,分享及反饋到課程提案及相關專題內容發展。

(2)成立跨領域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以跨領域工作坊、社群學習推展創新教學理念,透過教師間與校外專家的專業對話,分享討論彼此的教學經驗、課程、研究、服務經驗等議題,促進相同或是不同領域教師間的合作教學能力,以及跨領域之知識整合。

3.數位化與遊戲化輔助教學

引進現代教學媒體,逐步導入電子書系統、Zuvio課程即時反饋系統,提升與修課學生的互動、討論,將單向式的知識傳遞轉化為雙向的問答式教學,透過即時回饋,掌握及調整授課內容與教學進度。

()學生

1.就職與創業導向的課程模組分流

可分為兩大類,一為T型人才,以就職為目的,深入修習系級課程模組,並跨領域選修其他院級課程模組與概論性專業模組;另一為創業人才,以創業為目的,透過導師及業師輔導,依創業產品或服務需求提出自學/共學計畫,組合不同技術性專業模組以達創業能量。

2.導入開放式課程與線上學習系統,提升校園行動化

有效翻轉學習型態,並提供兩岸三地及東南亞區域在本校就讀的學生,可隨時藉由校園數位服務應用取得數位教材,進而與教師或同儕進行線上的課程討論與互動,有系統及效率地建構完整的課程知識,縮短本校與他校的數位落差。

3.建立資訊創作為核心的課程,培養跨域人才

各學系依據各自領域開設具程式設計或邏輯思考與運算內涵之專業課程,逐步建構其使用及運用程式語言之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軟體系統設計與創新應用素養之跨領域科技創新人才,並藉由產學合作機制與實習媒介,達到實務應用與創作,使學生具備運用資訊科技在各專業領域結合的能力,從中製出創新專題,甚至開發出APP程式。

4.培養自主學習風氣,追求學用合一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啟發學生自主學習風氣,培養探索及解決問題能力,追求學用合一的教學成效,並開設跨領域及就業導向學分學程,培養學生多元專長及就業競爭力,並充分利用金門地理位置優勢,連結兩岸及僑鄉廠商,推動產學合作研究及學生海外實習與就業,鼓勵學生參與僑鄉壯遊活動,培養國際觀。

5.建立完整機制,推動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建立全校學生(含大一新生)輔導機制,並針對學習成效不佳學生預警、輔導及追蹤措施,有效提升學習成效。且建立全校性基本能力指標(如語言能力、資訊能力等)及輔導措施,訂定全校性畢業條件及各系所畢業門檻,確保畢業生素質。

()課程

1.以金門學概論課程培養閱讀寫作能力

「金門學概論」一課之實施,有別於傳統課堂的聽講方式,是採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及自行參與活動方式進行,任課教師負責問題解答與輔導寫作,

並以「風獅爺」為意象的創新人才培育模式,辦理詩詞、攝影及繪畫陶藝比賽,培育本校學生成為具備人文素養、了解地方特色的人才。

2.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磨課師課程設計

(1)以國際處網站為平台,率先推動越南語、西班牙語磨課師課程,增進國際交流、學習文化新知。

(2) 實習學生可透過經驗分享、與學弟妹對話,將心得錄製成磨課師課程,作為學生未來參與實習之先導介紹課程。

3.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創業競賽

由系所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結合專業之教師或實務業師課程講授或習作演練,建構實務導向之三創相關課程;並以創新價值為核心,與金門縣政府舉辦創業競賽。且鼓勵本校學生組成創新或創業團隊,共同提出方案,參與三創競賽。

4.結合戰地特色與閩南文化的多元性學習

建構跨域學習環境,增加學習多元性與自由度。成立培訓站向下紮根,將射擊運動推廣至國內中小學。(1)永續經營:完整分析國內外射擊運動發展之脈動。(2)擴大參與:以全面性及創新性之思維,強化射擊運動向下扎根至國小、國中及高中發展。(3)持續辦理新生射擊體驗、射擊競賽、射擊教練、射擊裁判,成立培訓站向下紮根(高中生以下)射擊運動體驗。持續進行閩南與僑鄉族譜數位化的工作及博物館參觀的校外教學。舉辦校園相關演講15場,召集之教師群領域包括中文學門及建築學、理工領域地理資訊、社會領域、藝術與表演等不同領域。

()就業

1.運用廈門台商的產學合作來降低產學落差

金門特殊的地理位置,台灣有雄厚的電子基礎,大陸是我們的生產基地亦是最重要的市場,是本校的優勢,與廈門台商電子等相關產業合作,幫助學生連結產業,藉由企業實習、產學合作,降低產學落差,增加學生就業率。畢業生流向資料追蹤學生人數比率由10642%提升至45%

2.與業界建立策略聯盟以提高考照成功率

學生透過以見習名義參訪海關通關實務,高雄港許多管制區及設施或設備,是不對外開放(如放射線儀器檢查、船艙通關檢查),能親自見習的經驗與學習機會並非一般大學之國貿系或海運物流等相關科系可以比擬。海巡署(海巡隊、岸巡隊及安檢所)單位,亦是不對外開放參觀,尤其是海巡署之海湖訓練基地(位於桃園蘆竹),更是現職或新進人員才能前往訓練。透過與海巡署所建立之策略聯盟方式,讓學生前往其各訓練基地及實務機構。

3.海外交流參訪呼應南向政策

長照系拜訪南越第一學府「胡志明醫藥大學」、急性醫療機構「大水鑊醫院」、南越第一個私人設立最具規模之屏美護理之家。讓教師及學生們體會及瞭解在台灣常見的越南籍長照工作人員的生長背景與養成教育及文化,將有利學生進入職場與外籍人士共同合作。呼應政府南向政策,積極開拓與越南知名大學及在地長期照護機構之聯繫與往來,建立金門大學與越南之聯繫管道與橋梁。

4.由在地合作與研習發掘工作機會

配合失智症照護為目前重要之健康政策推動議題,由金門大學鄰近社區開始做起,如與金門大同之家合作,進行耆老生命歷程故事記錄,培養學生口述歷史之技巧,未來進行長期照顧有關生命歷程紀錄之人才。於畢業前夕辦理教學與工作坊研習方式,強化實務課程的不足及提升學生學習實務的機會。聘請專業建築師辦理創意設計工作坊、講座的方式,補足業師在專業課程與實務課程的不足,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資源的挹注,延聘業界專家不易之問題。

 

二、發展學校特色

() 酒鄉-農特產品與蒸餾酒的研發與驗證

1.成立「金門食品產業諮詢服務辦公室」,可隨時為金門食品進行諮詢服務。

2.輔導火龍果產業,除將其提供鮮食使用外進行果乾加工。

3.結合金門酒廠特色,建立酒類關鍵成分分析條件。

4.設計「釀酒工藝微學程」,提供多元學習與職前訓練之機會。

() 閩南-區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1.在地知識數位化,收集地方文獻並掃描保存。

2.徵集金門學相關圖書,主題包含:閩南、僑鄉、戰地、酒鄉及宗族等圖書資源。

3.引入當代金門本地歷史保存與發展之特殊項目。

() 低碳島-減少環境衝擊之永續島嶼發展

1.強化大學與金門地區國中與高職的合作。

2.協助地方進行建築物碳盤查,提出減碳建議措施。

3.辦理實務交流、國內外參訪,以座談會或教育訓練使從業人員具有相關的背景知識和參考案例。

() 兩岸/南向/新前線-邁向國際新展望

1.比較母語環境和二語環境學習者之教學情境,累積教學方法。

2.與印尼、越南簽訂實習合作據點合約。

3.參與跨域學習、參訪實習合作關係的跨國台商企業。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招生

1.於大學個人申請管道招生名額內提供優先錄取名額,全面優先錄取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考生、特殊境遇子女考生。

2.強化宣傳本校各類弱勢助學措施,並針對弱勢生獎補助設計文宣,促進高中職學子對本校相關政策能更加了解,使其無後顧之憂前來就讀。

()輔導

1.推廣學生對飲食的正確認知,協助學生增進健康自主管理的意識,如建立健康飲食習慣、飲食搭配選擇指導建議。

2.以專責人員進行個案管理關懷追蹤,化被動為主動,關懷學習學生的學習身心理狀況與個人生涯規劃。

3.提升弱勢學生就業上的機會與落實實習課程。

()辦學資訊公開

持續擴大辦學資訊項目,每年定時於平臺上更新現有資訊,並彙整校內執行計畫之狀況與成效,目前公開數為37項。

 

四、善盡社會責任

()金門科技農園活化計畫

將草藥影像辨識系統辨識技術應用於種植不同植物時,透過植物成長時葉子變化狀況,判斷植物是否健康成長或生長遲緩,創造智慧農場自動化培育。

()圖書館縣民共享與藝術推廣

1.辦理書畫、系所畢業展或社團成果展等藝術展覽。

2.透過借展交流,以「藝術活化、永續經營」作為營運理念。

()休閒健康營造與活化

1.將休閒與健康議題投入學校能量,辦理培力系列工作坊

2.辦理培力及學生參與專題實作。

()志工服務隊與特色體驗營

1.投入地方中小學,將活力帶給地區需輔導的中小學生。

2.促使本校學生在海外服務的過程中,協助當地慈善及文化活動體會服務他人、成長自我的作用

()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活動,促使學生了解實際執行社會企業概念的困難,並藉由指導評審來修正創新想法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