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銘傳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銘傳大學108年度高教深耕計畫成果

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發揚本校「人之兒女、己之兒女」教育精神為理念,將銘傳學子視如己出,希望銘傳學子在銘傳大學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計畫以「創新教學、學用合一」為主軸,與全校師生一同思索如何更聰明的『教』,激發更認真『學』,激發師生無限可能。這幾年本校有許多傲人成績,足以證明教學品質的提升,主要成果如下:


  • 2019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22件
  • 2019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111件-企管.品設.電通.觀光榮登全國相關學系第一
  • 2019 遠見雜誌「在學學生參與競賽、論文出版」指標成效,榮獲全國第1
  • 2019 英國泰晤士報「全球最佳大學商業與經濟學科排行榜」位列501+名
  • 2019 英國泰晤士報「全球最佳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位列351+名
  • 2019 英國泰晤士報「亞太地區大學排行榜」位列301+名
  • 2019 英國泰晤士報「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位列1001+名
  • 2019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旅遊休閒管理類」,世界排名位列第51-75名,位居全球第60名,是全台第二
  • 2019 修習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人數,已達大學部學生人數50%
  • 2019 實施校外實習與企業見習,校外實習比例44%
  • 2019 電通系:FIRA機器人世界盃大賽獲1金1銀4銅
  • 2019 電通系:國際智慧機器人運動大賽獲3金5銀1銅
  • 落實教學創新計畫成果
  1. 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持續提升教師的教學知能是高教深耕計畫中一大重點具體執行規劃有綜合線上、線下、實作、PBL的混合教學創新,R語言結合基礎課程的加值創新,產學合作成果融入教學的跨域創新,最後推動教學研究,建立教師多元升等機制,推動教師教學成長,永續支持教師投入教學。在發展創新教學模式部份,規劃有混合教學創新、基礎課程創新、跨域教學創新、推動教學研究等策略。

                    因應學習融入雲端系統趨勢,針對核心重點課程,修正上課型態推廣為(翻轉課程15+3)15週實體課程入3週磨課師優質的翻轉課程、以及共授課程、深化課程三種,並強化課堂實作訓練與PBL教學,108共計推動17 門深化課程,共授課程3門、翻轉課程共11門,同時搭配學校學習數據平台(Moodle 教學平台、IRS APP),讓學習結合雲端科技,更能掌控學習狀態即早追蹤。
  2. 厚植學生基礎能力
                  在厚植學生基礎能力策略中,將透過程式設計能力、強化中文能力、活化英語教學、跨域通識教育等創新等面向,做全方位的提升語言能力。
    (1
    )為學科學習之基礎本校中文課程規劃全校大一學生必修「中國文學鑑賞與創作」,並列為各系畢業門檻,使用自行編訂之教材積極投入中文教育養成。
    (2) 
    英語能力提升方面,本校已實行全校四年英語課程,並自行建立英文能力普測(EPT)系統及測驗題庫,並全面將大一80班英語數位化,課程設計必須搭配Moodle 平台裡的測驗、意見調查等功能,於課堂中即時進行實作/測驗,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並收集教學相關數據,研擬課程改善措施,繼續投入教學創新。
    (3)
    增進學生對邏輯運算思維之基本認知,並依各學系特色與學生程度,適性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自106學年度起,將必修資訊課程調整為上學期為辦公室應用、下學期為程式設計,全面將程式設計納入全校學生的畢業門檻。資訊學院下所有學生基本能力,除設定共同課程統一課綱外,還設有程式設計與微積分基本門檻會考。將程式語言與R軟體納入課程之中,培養學生程式設計知識與實作能力。管理學院將R軟體融入大一微積分、大二統計學等專業課程。本校修習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人數,已達大學部學生人數50%。
  3. 建構跨域學習環境
                   
    為持續培養人文素養、創新及創意思維等廣度知識的產業知能為必要之趨。本校彈性開課制度,並放寬輔系雙主修之學分認定,開設微型學分課程、跨院課程及跨域課程,建立各院菁英跨域學程,推動學院實質化,整合學院課程,並調整專業融合產業的課程結構,搭配PBL教學模組及實作教學。 
                  目前Moodle教學平台課程上網率達88%,登入人數已超過5,000萬人次,108年已將英語全面數位化上線,引入磨課師優質課程,建立翻轉教室,強化課堂實作訓練與PBL教學,建立完善學習數據。針對核心重點課程,修正上課型態(深碗課程15+3)15週實體課程,引入3週磨課師優質的翻轉課程,強化課堂實作訓練與PBL教學,並錄製教師上課教學以供學生課後複習,以達精熟學習的效果。
  4. 智慧機械研發人才培育
                 本校資訊學院將致力於智慧機械研發,藉由與上銀科技產學合作研發智能機器手臂,並將規劃研發陪伴機器人與智能自走車等,強化師生實務經驗,並提升本校科技部計畫、產學計畫件數及教師論文發表數,帶動本校研究與產學能量成長,學生近年參加世界機器人競賽屢獲佳績。
  5. 核心產業人才培育
                   為協助學生提早與產業接軌與培養實務操作的能力,並鼓勵學生具備有創意發想的精神,開設相關課程,或於專題實作教學中融入核心產業內容,或建構相關教學實驗室,培育國家未來關鍵人才。全校有44%參與校外實習,超過50%學生執行產業實作專題。科技部大專生件數,歷年來都名列前茅。
  6. 提升校務研究能量
          持續充實「學生學習成效資料」蒐集面向的深度與廣度,除持續蒐集與淨化各單位歷年的學生資料外,亦分析教育部「高等教育IR跨域整合資料庫」的欄位內容,使校內資料庫的資料欄位可符合高教校庫結構。此外,本校並針對外部網站進行非結構化的資料蒐集,107年度自動擷取外部交叉查榜網站之資料,匯入本校資料倉儲系統,並進行各學系分析,完成「個人申請交叉查榜系統」之建置,以利學系作為招生策略參考。
  7. 深化校務議題分析
                   聚焦於「學生學習成效」,從學生入學、在校學習至畢業流向等一連貫的時間序,進行重要議題的研究與分析。除描述性分析外,本校更深入地進行因果分析,找出關鍵影響因子,更進一步進行預測分析。奠基於此分析經驗的基礎之上,「教師」亦是本計畫所著重分析的議題面向,期望透過對於教學評量、教師教學、教師評鑑、研發能量等議題的剖析,以擬定策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學品質,並進行資源投入的分配。
  • 發展學校特色計畫成果
         國際化為銘傳大學的重要特色,本校外籍學生人數名列全國大學前茅,來自累積七十餘國的外國學生,充分積極善用三千多位的境外學生,建構國際氛圍的校園,讓銘傳大學的校園非常國際化。運用外國學生與本地學生的混合編班上課,能夠讓本地學生充分感受到不須出國,也能像在國外大學課堂上課的體驗,讓學生充分了解地球村時代的來臨,更激起學生國際觀及全球實習就業的膽識,實現本校高教深耕計畫引領學生全球就業的重要目標。近三年來本校學生出國研習進修中長期之人數,已經達到倍增的成果。為求穩健達成目標,本校建立完善大學四年英語能力養成教育,從能力檢核、教學方法、教材設計、課程規劃、諮詢輔導,再到評量檢核,透過完備的自我改善循環,持續精進本校英語能力教育。
          自新生入學起便實施英語普測,安排能力分班授課;在學四年間的英語學習,本校採用自行編製與設計的適性教材,同時彙整許多線上英語學習教材,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餘,也能充實語文能力;本校四年大學英語教育,除傳統閱讀和寫作能力外,亦重視聽力及口說能力的養成,並透過課堂由教師逐一檢視口說能力外,每學期之期中和期末考試均檢測學生的聽力,以確保學生在校所學英文,能順利應用於生活及職場之中,創造全球就業的機會。為此,本校積極鼓勵表現優異的學生,頒授出國獎勵金,實現學生赴海外見習、實習的計畫,配合國際學習交流計畫、國外校友產業及全球姐妹校簽約合作下,積極推動全球實習就業,赴海外進行為期一個月至一年的實習機會,藉以增加國際視野及全球就業競爭力,讓銘傳學子得以創造全球就業的機會。
  1. 建構國際學習環境
                   擴大推廣國際學院,設有七個全英語授課學程,吸引外籍生就讀;並配合新南向政策,設立新南向暨兩岸及境外生學院,推動新南向地區及大陸地區學位生和交流生、海外研習生以及境外學生相關事務拓展與研擬。108年度本校海外學生超過4,000位。
  2. 國際學者來台
                   推動國際學者系所交流深入化,廣邀國際學者來校開設課程或開辦講座,彼此分享、交換教學心得,並帶來國際發展趨勢及潮流,促進師生國際交流、產學間交流互動、拓展學生視野,達國際學術交流雙贏之效。108年度將舉辦18場國際學者講座,總計邀請19名學者,各學者皆擁有豐富的資歷與經驗,分享其在專業領域的實務經驗,促使本校師生得以與國內外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上的交流。
  3. 美國EMI 種子教師計畫
          透過本校美國校區與美國姐妹校賽基諾大學合作,規劃密集全英文授課與教學觀摩課程培訓,著重於教學演練與觀摩,提升本校專業課程教師之英語表達及學術英語教學知能,進而提升全英語授課之教學品質與成效,促進大學國際化之教學風氣。
  4. 擴大學生海外視野
                   每年均有1,000位以上學生進行海外交流,結合海外校友會與海外台商企業,提供學生實習機會,透過學生參與國際競賽之實際經驗回饋至課堂中改善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國際志工活動,啟發學生社會貢獻之思維。

  • 提升高教公共性計畫成果
  1. 完備弱勢生輔導機制
    (1)課業學習
                   
    本校鼓勵弱勢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推行「自學與課餘輔導」計畫,包含有「弱勢學生自學計畫」、「弱勢學生線上學業輔導社群」、「學習達人分享」、「個人讀書計畫」等各項活動。108年度參與同學學習目標達成率為88%。另外,針對本校必修課程,延請學業輔導員提供課後輔導,協助弱勢學生課業學習。
    (2)
    國際志工服務團隊
                   
    輔導弱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團隊,前進海外服務弱勢社群,進而提升個人之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等進入職場必備能力。108年度共有2個營隊分別前往尼泊爾與菲律賓進行志工服務。
  2. 募款助學機制
                   
    為協助弱勢學生安心就學,本校建立外部基金籌募及運用模式,特訂定「銘傳大學弱勢學生助學輔導基金設置、募款及運用辦法」。建立專款專戶專用,其經費運用原則依「銘傳大學弱勢學生學習成果補助實施要點」辦理,獎補助弱勢學生各項課程學習或職涯輔導。
  3. 強化師資質量
                   
    本校積極聘任優秀教師,並透過校務研究數據分析,推估未來學生數,目標逐年優化生師比。推動教師多元升等,讓認真投入教學且獲致具體成效的教師,能據此辦理升等。期盼透過教師多元升等的辦理,可讓各類型教師均獲得應有的支持。本校訂立「銘傳大學教師彈性薪資實施辦法」、「銘傳大學教學優秀人才彈性薪資辦法」、「銘傳大學服務輔導優秀人才彈性薪資辦法」,建立完備的教學評鑑與教師評鑑制度。本校106-108年共有255位教師通過教學優秀人才彈性薪資申請。
  • 善盡社會責任計畫成果
          以當前大學對社會的影響力而言,大學已不僅是知識創新的學術研究機構,更是社會創新發展原動力之所在。是故,學校教育肩負著辦學與社會責任,如何培育英才、展現辦學成效,以符應社會期待,是辦學者最重要的課題。隨著產學合作風氣之興起,校方扮演「區域貢獻大學」的角色,投入學術能量深耕在地,促進區域發展,創造區域價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銘傳大學教育理念係以追求卓越及專業的在地貢獻為宗旨,期藉由強化理論教育與實務訓練,以培育具責任感、高品德、團隊精神,以及全球視野的專業人才,俾服務國家和國際社會。本校今年恰逢辦學滿一甲子歲月,在全校教職員生精誠團結下:(一)銘傳五大校區的深根全人專業教育與完整學制,突顯全球在地化、專業化與卓越化,具體展現已在今年經〈泰晤士報〉報導已進入全球前801+獲得驗證;(二)台灣區域結盟的夥伴力量、生根地方的產業鍵結力,我們積極地由社區、城鎮到區域發展扮演關鍵的地方智庫角色,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協助區域整合,帶動中小企業及社區文化的創新發展;同時,藉由學習的過程,也讓大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凝聚對區域發展的認同,並能協助大學生尋找不同的工作可能,投入所學知識協助在地產業發展。
  1. 充實服務學習歷程
                   
    本校藉由推動「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希冀學生們能從學習如何提供服務中體驗服務的意義,進而培育學生成為兼具睿智與熱忱的世界公民,不僅具有專業、智慧、熱情,亦同時擁有社會責任感與寬闊的視野,107學年度開設24門課,修課學生數為1,633人次。
  2. 偏鄉中小學教育志工
                   
    本校教育研究所也積極推動「偏鄉教育志工」計畫,招募且培訓學生擔任偏遠地區國中小學童之學伴,透過充實服務學習歷程,讓學生擁有接納多元文化之社會人文素養,並從參與服務中獲得正向的成長經驗,實質幫助地方解決問題,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3. 資訊服務離島偏鄉,降低城鄉數位落差
                   
    推動「偏鄉數位關懷推動計畫」,邀集具有服務熱忱的學生,組成偏鄉資訊團隊,善用寒暑假期間,前進離島偏鄉地區,培養數位發展程度較需關懷的族群資訊素養與興趣,協助其能使用數位工具、進行線上自我學習等,進而豐富數位生活應用。集結資訊學院教師專長,研發資訊教材,透過簡單易懂的程式設計教學,奠定偏鄉學童程式設計基礎。
  4. 士林商圈數位行銷創新營運
          推動士林商圈數位行銷,透過創新資訊科技應用,重心聚焦於影響國際觀光發展的關鍵,建立與士林商圈的夥伴關係。目前已與13家系友及企業合作,例如:美華泰、手機王、厚生市集、旅行蹤APP、硬是要學等,協助其建立智慧型自動販賣機、Beacon廣宣訊息投放等。而在大三必修MIS課程中,也讓200多位學生實戰學習各種數位行銷設備與各種數據分析及精準行銷技能,實際參與企業數位行銷活動,為企業量身打造數位廣告內容,提供士林商圈創造新的商業契機。
  5. 樂活社區長期照護服務介入
          由本校醫管系推動桃園龜山區大同里老人長期照護,挹注經費購買照護設備,包括心電圖儀器、三高機、血氧機等生理監視器,建立一個可測量且分析各身體項目(心電圖、血氧、血壓、血糖、膽固醇)的系統,藉由系統在社區內幫助病患測量資料,並且直接儲存數據到資料庫,更容易調閱、觀看測量資料。同時配合系上師長、研究所及大學生至社區進行服務活動,目前約有50位長者受到老人照護。
  6. 永續環境行動實習與教學實踐
          推動永續環境教學實踐計畫,盤點地方資源,設計防災規劃,整合資訊建構防救災地圖。並透過校內國土減災規劃中心,媒合政府資源,進行專案環境規劃探討,安排學生大二至大四的實習課程,藉由企業防災以及地方政府的資源協助,使得學生在防災計畫規劃、執行活動上能更完善。經由各項活動的推動,使居民瞭解社區的環境及相關災害特性,就此提升居民的防災意識,凝聚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進而發展為防災社區。
  7. 推動北區旅遊創新發展
          推動桃園市龜山區旅遊創新發展計畫,目前已完成龜山區旅遊資源盤點報告書1冊、龜山深度旅遊導覽地圖1式、龜山小旅行導覽解說技巧訓練2天/60人、龜山深度旅遊推廣活動1梯次/40人、旅遊創新企業與旅遊服務創新講座論壇6場等。透過各個學員參與,投入龜山深度旅遊推廣,擴大龜山在旅遊市場上的能見度與永續發展。
  8. 加值金門在地觀光產業
          由本校觀光、傳播、設計學院結合金門分部教學與行政人力進行跨域合作,並與金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合作培育水上休憩人才。透過教育、科技及傳播等專業跨域合作發揮綜效,將教學、傳播媒體與科技應用於行銷觀光產業,提升在地中小學生與觀光從業人員英語能力,培訓地方觀光休憩產業、媒體行銷人才,為金門產業加值,使金門產業發展具備更堅實之基礎。